又到了一年最冷的时候,各地被皑皑大雪覆盖。
江雪、边塞雪、天山雪、八月飞雪……
冬天,在唐诗中是一个什么世界呢?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为心声。
这首诗传达的心声是什么?孤傲还是孤独?
应该是孤独,尽管孤独之中也有高傲。
孤独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心理状态,一般人体验不了,尤其是传统社会的中国人。
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就是农业民族,传统社会则是人情社会。普通人求团圆,喜欢四世同堂,天伦之乐;读书人求闻达(闻读如问),希望扬名立万,光宗耀祖。孤独,怎么可以?
所以,孤独是没有的,只有孤单。
孤单很可怜,叫“孤苦伶仃”。
孤傲不可取,叫“孤芳自赏”。
能够体验孤独的,大约只有诗人。
诗人从来就是也永远都是单独的个体,集体写诗就像集体做梦一样荒唐可笑。
但,能不能体验是一回事,体验之后能不能表达却是另一回事,而且表达的重要性并不亚于体验。
不能或没有高超之表达的体验是没有艺术价值的,尽管仍然值得尊重。
可以说,正是表达,使诗人成其为诗人。
在这方面,柳宗元堪称高手,这首诗则堪称极品。
表面上看,这诗不过画了幅“寒江独钓图”而已:白雪皑皑的山间江上,一位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渔翁坐在小船上钓鱼,倒也是诗情画意。然而这诗这画的背景,却是千山无鸟鸣,万径无人迹的绝灭之境,便更显得那舟是孤舟,钓是独钓。
何况大雪天,鱼们都在水底冬眠,渔翁能做什么呢?
也只能钓得寒江雪。
雪,洁白无瑕,晶莹剔透,正是高冷气质的象征。
所以,寒江独钓便既是享受孤独,也是证明自己。
没错,那正是诗人宁可孑然一身离群索居四顾茫然,也绝不肯同流合污的内心写照。
也许正因为此,柳宗元才用了“绝”“灭”“雪”这三个入声字来做这首诗的韵脚。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这首诗,与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异曲同工。
没错,同样是边塞,也同样有月亮、音乐、军营和雪。
但,李益的雪其实是沙,高适却真是写雪。
而且非常洁净。
洁净是因为人迹罕至。事实上,也只是在那些空寂辽阔的北国旷野,才可能有那么纯粹的雪原,哪怕那雪仅有薄薄的一层,或者不过是冬去春来时的残雪。当然,也无论是在东北或者西域。
雪净胡天,其实是胡天雪净。
在这样洁净的雪野牧马而归,该是怎样的心情?
何况皎洁的月光还有如水银泻地。
羌笛却在戍楼间响起来了,演奏的是《梅花落》。
这是笛曲的代表作,李白的《黄鹤楼闻笛》就说: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高适的“借问梅花何处落”也一样,都是巧妙地利用了《梅花落》的曲名,把笛声说成是漫天飞舞之落梅的花片。
只不过,李白是故意用惊诧的口吻表示对乐曲的欣赏:五月的江城怎么会有梅花落地呢?高适却要表现情感的传达和共鸣:风吹一夜满关山。
这跟李益的“一夜征人尽望乡”是同样的意境。
不同的是,高适诉诸听觉,李益更有画面感。
李益的是微电影,高适的是奏鸣曲。
实际上高适这首诗有不同的版本和标题,目前这个版本的问题是与七绝的格律不合。如果要合格律,应该改成这样:
月明羌笛戍楼间,雪净胡天牧马还。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其实,这样恐怕更好。
诗,是不一定要按照时间先后来叙事的。
但这是题外话。
此外,也有人把诗中的“雪净”理解为冰雪消融已尽。这当然也不是不可以。毕竟,春季正好放牧,天山则长年积雪。乍暖还寒时节,春寒料峭之中,牧歌或许会有羌笛的味道。
只不过,那是另一种感觉和情调。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跟王翰的《凉州词》一样,这首诗也是战士的歌。
不过,通篇不见他们的身影。
看得见的,只有莽莽大山,皑皑白雪,猎猎军旗。
听得见的,则只有北风呼啸,笛声嘹亮。
那是极为恶劣的气候条件。天山脚下寒风肆虐,吹裂了湖畔的冻土,吹折了梧桐的枝叶。这个时候,恐怕就连云也不能优哉游哉自由自在,要么被吹得无影无踪,要么就冻成冰块了。
然而笛声却在雪山响起。
寻声望去,又见杆杆红旗雄鹰般飞上冰峰。
战士的风采,战士的精神,已不言而喻。
红旗直上天山雪,其实是直上雪山。说成直上天山雪,应该有两个原因。首先,这首诗押的是仄声韵,而且是入声。入声的特点是短促急迫,铿锵有力。用来写边塞军情,更为悲壮凌厉。更何况红旗之所到,以及战士的脚下,不正是天山的雪吗?
也许,这就叫传神。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还是要读岑参。
岑参是长期生活在西北边塞的诗人,与高适并为唐代边塞诗的绝代双骄,文学史上甚至有这样一种说法:
李白是诗仙。
杜甫是诗圣。
王维是诗佛。
岑参是诗雄。
的确,岑参的边塞诗总是雄奇。比如写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号称热海的伊塞克湖,就是这样说的: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又如写安西四镇的北庭: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相比之下,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要算温婉。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是实言相告。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鼓舞欢欣。
没错,八月飞雪已经让人惊奇,风摧白草更是让人恐惧。我们知道,白草就是芨芨草。作为西北的植物,它原本坚忍不拔,却被卷地而来的北风吹折,可见风势之猛,之烈,之强劲。
诗人却满心欢喜。他说,没想到啊没想到,入秋季节忽然春风浩荡,一夜之间就吹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
梨花或者雪花在怒吼的狂风之中上下翻腾,纷纷扬扬零零散散地穿过珠帘,进入帐内打湿了罗幕。
结果是什么呢?对不起,狐皮大衣也不暖和,丝绵被子也嫌单薄,将军的角弓拉不开弦,都护的铁甲冰冷难着。
武判官却要启程回京了。
军令如山倒,顾不上天气好坏,能做的只有饯行。这时,茫茫瀚海千里冰封,浩浩长空密布阴云。雪倒是停了,因为就连蕴含着雨雪的云都被冻结,凝成一团,结果更显得压抑和惨淡。
酒宴也简单,所奏之乐亦不过胡琴、琵琶与羌笛。这羌笛应该并不怨杨柳,那琵琶也不在马上相催。反倒是散席的时候,凝固的浓云开始解冻,又纷纷扬扬地下起雪来,落满辕门。
此刻正是日暮时分。辕门外,风掣红旗冻不翻。
很难确定这时风力的大小。实际上在平时,即便微风也能卷起那旗帜。相反,皑皑白雪的背景下一杆红旗巍然不动,鹅毛大雪在几乎凝固的空气中静悄悄纷纷飘落,可能更有画面感。
远行人真正动身应该在第二天早晨。经过日夜大雪,哪怕放晴也是雪满天山路。送别到东门的人们,看到的则是这样的景象: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如果拍电影,这是一个空镜头。
既然是空镜头,那就尽在不言中。
- 上一篇:终生难忘的36首诗词,尽显中国诗词巅峰之美
- 下一篇:现代诗|又来一场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