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首最凄惨的战争古诗词,字字泣血,惊心动魄
一、白骨半随河水去,黄云犹傍郡城低。
出自唐·李嘉《宋州东登望题武陵驿》。黄云,指浮于空中的沙尘。犹,还。此乃通过战场惨象的描写而直观地反映战争的残酷性。前句写白骨随水流的景象,表现的是已过去的战争场面的触目惊心;后句写黄云压城的景象,表现的是未来战争逼人的压抑感。“白骨”对“黄云”,黄白相对,天地相映,由此传达出一种凄凉充溢天地之间的意蕴。“河水去”对“郡城低”,则是以暂时的平静预示着更残酷的战争即将发生。
二、白骨高于太行雪,血飞迸作汾流紫。
出自明·王世贞《过长平作长平行》。汾,指汾河。流,指河水。战死者的白骨就像皑皑白雪,堆积如山,高过太行山;战士的鲜血迸飞,将汾河之水都染紫了。此以比喻与夸张修辞法写战场上尸骨如山、血流成河的惨状,让人为之骨折心惊、不寒而栗。
三、白骨似沙沙似雪,将军休上望乡台。
出自宋·张舜民《西征回途中二绝》之一。此以白骨比沙之白,又以沙比雪之白,层层设喻,遂将白骨、沙、雪融为一体,从而扩张了原有的意象范围,将“白骨蔽于野”的边塞惨象淋漓尽致地展露出来,令人不寒而栗。由此,再逼出下一句“将军休上望乡台”。面对士兵的累累白骨,将军望乡良心何安?何以面对将士们的亲人?由此,再把将军难以言表的悲哀之情推到极点。
四、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
出自唐·沈彬《吊边人》。犹,还。此言将士早已战死边塞,家人尚不知情的悲惨情状。诗句以“白骨枯”、“沙上草”、“寄寒衣”三个细节描写,不但突出了战死者的悲哀,更凸显了战死者家人的悲哀,读之不禁让人生出无限的感伤。
五、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出自汉·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健少,年轻男子。此言战争对人民生活的严重影响:年轻男子都集中到边境作战,战死了,他们的妻子便成了寡妇;幸存下来,不得回家,他们的妻子也形同守活寡。
兵寝星芒落,战解月轮空。
六、出自隋·杨素《出塞二首》之一。兵寝,兵器休息,指战争结束。星芒,星光。落,落下、照射大地。战解,战争结束。月轮空,指月圆。刀枪入库,星光灿烂照大地;战马卸鞍,一轮明月圆又亮。此写战争结束、和平降临后美好的夜景,表达的是对和平生活的喜悦之情。
七、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村郭萧条,城对着夕阳道。
出自清·孔尚任《桃花扇·余韵》。残军,指残败之军。垒,堡垒。壕,战壕。郭,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泛指城池。此以“残军”、“废垒”、“瘦马”、“空壕”、“夕阳”五个具有悲哀色彩与意象的词语,形象地再现了一幅战后城乡萧条、颓败的图景,抒发了作者在山河破碎、国破家亡后的深切悲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