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 一起来读这 9 首诗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 一起来读这 9 首诗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6-30 10:37:16
阅读:

诗词九首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

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

遭此两重阳?

诗词赏析

在唐宋时代,九月十日被称为“小重阳”,诗人从这一角度入手,说菊花在大小重阳两天内连续遇到人们的登高、宴饮,两次遭到采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作者以醉浇愁,朦胧中,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这个朝廷“逐臣”,他痛苦地发问:菊花为什么要遭到“两重阳”的重创?对于赏菊的人们来说,重阳节的欢乐情绪言犹未尽,所以九月十日还要继续宴饮;但菊花作为一种生命的个体,却要忍受两遭采撷之苦。诗人以其极为敏感、幽微的灵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场上,发现了这一诗意的空间。实际上,诗人是借菊花之苦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极度苦闷。借叹菊花,而感慨自己被馋离京、流放夜郎的坎坷与不幸,正见其愁怀难以排解。此诗语虽平淡,内涵却十分深沉。主要表现了作者一生屡遭挫败和打击,而在节日里所引发的忧伤情绪。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 一起来读这 9 首诗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

蜀中九日

诗词赏析

北雁南飞本是自然现象,而王勃偏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加在它身上,怪罪鸿雁,我想北归不得,你却奈何非要从北方飞来,平添我北归不能的愁思。这一问虽然毫无道理,却在强烈的对比中烘托了真挚的感情,将思乡的愁绪推向了高峰。诗人将其怀乡之情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借无情之景来抒发自己内心深沉的情感,开启了唐人绝句寓情于景的先河。

这首诗的抒情手法亦变化多端,第一句用“望乡台”一词突出了诗人乡心之切;第二句以客中送客更突出了在异乡的孤独感;第三句直抒胸中之苦,感情强烈;第四句却委婉别致,借景抒情,以鸿雁的不知南中之苦来反衬自己的思乡之情,这样反复地抒发更是突出了乡愁之浓烈。语言简洁亦是这首诗较大的特色,用了近似日常的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北地来”,显得浅近亲切,这也是这首诗流传广泛的原因之一。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 一起来读这 9 首诗

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何必独霑衣。

诗词赏析

首联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颈联与颔联手法相同,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想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同时也表达了及时行乐之意。尾联承上“登临恨落晖”意,诗人用齐景公牛山泣涕之事进一步安慰自己。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像“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就不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以齐景公的反例作结,表现了这种旷怀中包含着一种苦涩。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 一起来读这 9 首诗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诗词赏析

依某种文体原有的内容辞句改写成另一种体裁,叫隐括。此词,即隐括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一诗。

作者重阳结伴登高,兴之所至,于是挥洒笔墨,隐括杜牧诗而成此词。江水,云影,鸿雁,空翠,烟霏,紫萸,黄菊,作者眼中之大自然,无往而非“四时行焉,万物生焉”,“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一片生机旺然之境界。

而重阳佳节,结伴登高,返归自然,开口一笑,酩酊一醉,自己性情之舒展,亦皆充满“乐山”“乐水”,“乐以忘忧”的意趣。作者“胸次之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见于言外”《论语集注》。作者词中,已非杜牧诗中一般人生情感的境界,而是这位儒家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朱熹此词赞美自然,赞美人生,抒发性情哲思,贵在深入浅出,出以优美高远的意境和清畅豪爽的格调,故深含理趣而不堕庸俗。

此词属隐括体,贵在以故推新,艺术造诣与杜牧原诗各有千秋。宋词宋诗,都不乏这种以故为新的艺术特色。这,实际上又是善于继承并创新的整个宋代文化精神的一个体现。朱熹此词,隐喻着这一文化背景。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 一起来读这 9 首诗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九月九日眺山川,

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

万里同悲鸿雁天。

诗词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写诗人在旅途中过重阳,登高远望所见所感,抒发浓浓的思归的情怀。

首句点明题旨: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远望。九月九日重阳节,自古以来就有登高的习俗。游子在外,都难免思乡思归,登高远望时,当然会遥望古乡的山川。这一句非常恰切地写出了游子此时此地的望乡动态。 最后两句写诗人远在他乡的高山上,和大家一起喝着节日的菊花酒,而这里与故乡身隔万里,只能伤心地望着鸿雁飞向南天。

重阳登高喝菊花酒是习俗,饮酒是叙事,而游子此时思归,难免多饮几杯,借以消乡愁,这就是事中寓情;饮酒消乡愁,叙事中寄寓了乡愁之情。“鸿雁天”是写景,是鸿雁南飞之景,而诗人是范阳人,雁南飞而反衬人不能北归,这就是景中含情了。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 一起来读这 9 首诗

满园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

白头翁入少年场。

重阳席上赋白菊

诗词赏析

白居易这首《重阳席上赋白菊》诗写得新颖而别致,词约而意丰。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题为“赋白菊”,诗开头却先道满园的菊花都是金黄色。“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这是用陪衬的手法,使下句中那白色的“孤丛”更为突出,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那一点红色也就更加显目了。“满”“郁”与“孤”两相对照,白菊更为引入注目。“色似霜”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白菊皎洁的色彩。

更妙的是后两句:“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诗人由花联想到人,联想到歌酒席上的情景,比喻自然贴切,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是由于诗人随时留心观察生活,故能迅速从现实生活中来选取材料,作出具体而生动的比喻。这一比喻紧扣题意,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结句“白头翁人少年场”,颇有情趣。白菊虽是“孤丛”,好似“白头翁”,但是却与众“少年”在一起,并不觉孤寂、苍老,仍然充满青春活力。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 一起来读这 9 首诗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天边金掌露成霜。

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

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

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

清歌莫断肠。

诗词赏析

此词写于汴京,是重阳佳节宴饮之作。表达凄凉的人生感怀。其中饱含备尝坎坷沧桑之意,全词写情波澜起伏,步步深化,由空灵而入厚重,音节从和婉到悠扬,适应感情的变化,整首词的意境是悲凉凄冷的。

上片写景生情。秋雁南飞,主人情长,引起思乡之情,正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作者词风不求以峻峭胜,故第二句即接以闲淡的笔调。白露为霜,天上的长条云彩中飞出排成一字的雁队,云影似乎也随之延长了。这两句意象绵妙,满怀悲凉,为全词奠定了秋气瑟瑟的基调。

下片抒发感慨。因自己的孤高的性格,而仕途失意,想以狂醉来排遣忧愁,然而却是“断肠”。词之结句,竟体空灵,包含着万般无奈而聊作旷达的深沉苦楚,极尽回旋曲折、一咏三叹之妙纵观全词,尽管作者那种披肝沥胆的真挚一如既往,但在经历了许多风尘磨折之后,悲凉已压倒缠绵;虽然还有镂刻不灭的回忆,可是已经害怕回忆了。

晏几道生性耿直,不趋炎附势、不同流合污,故一生抑郁不得志。这首词,写景洗练,写情起伏跌宕,很好地表达了他失意的感慨。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 一起来读这 9 首诗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廖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重阳

诗词赏析

词以极富哲理的警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开篇,起势突兀,气势恢宏。“今又重阳”是“岁岁重阳”的递进反复,年年都有重阳节,看似不变,其实也在变,各不相同:如今又逢佳节,此地别有一番风光。

词作者是怀着欣悦之情来品味重阳佳景的。黄花装点了战地的重阳,重阳的战地因此更显得美丽。“分外香”三字写出赏菊人此时此地的感受。人逢喜事精神爽,胜利可喜,黄花也显得异常美丽。

诗人的感情、战士的气质决定了他的审美选择:“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天朗气清,江澄水碧;满山彩霞,遍野云锦,一望无际,铺向天边,这瑰丽的景色难道不“胜似春光”么?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 一起来读这 9 首诗

风波·重阳

与客携壶上翠微,

江涵秋影雁初飞,

尘世难逢开口笑,

年少,

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

云峤,

登临不用怨斜晖。

古往今来谁不老

多少,

牛山何必更沾衣。

诗词赏析

上片,以景入情,描叙登高赏菊,饮酒言欢的情景。开头两句点明“上翠微”的行踪,描绘“江涵秋影”与“雁初飞”的两幅画面。触景生情,便迅速推出“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的三句人生箴言。趁着这大好的年华、大好的秋光大笑,插黄花。上片即花生情,也为过渡到下片暗示了一笔。

下片,由即花生情进入到写以酒助兴。写把酒临风,喝个痛快是为了酬谢佳节。登山临水,同样也是为了酬谢佳节。即使夕阳快落山了,也用不着愁怨。夕阳是自然界中“无限好”的景致,自然人生“夕阳”也应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直言人的衰老死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杜牧含蓄地说人生“只如此”,而苏轼则直言不讳人生“谁不老”。尤其词的最后引齐景公泣牛山的故事,传情达意,精炼入微,可谓妙笔。

全词,以景入情,即景生情。苏轼虽然感叹世事多艰,但是不消沉,不伤感,充分显示了苏轼对世事、人生短暂的恬淡达观的胸襟。

本文整理自网络

欢迎留言分享你读到的重阳诗歌

中国诗歌网

相关推荐

  •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 一起来读这 9 首诗

    关于重阳的诗句,诗词九首重阳节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诗词赏析▼在唐宋时代,九月十日被称为“小重阳”,诗人从这一角度入手,说菊花在大小重阳两天内连续遇到人们的登高、宴饮,两次遭到采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

    诗词赏析
  • 关于重阳节的27首古诗词,熟读1首,这个节就不白过!

    关于重阳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念,“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的乡愁,“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的豁达…

    诗词赏析
  • “满城风雨”的景象让诗人诗兴大发,被人打断仅留下一句诗

    满城风雨,北宋时期,有位叫谢无逸的人,因为惦念好友潘大临,就写信去问候,并问他近来是不是又作了什么新诗,可让自己一饱眼福。

    佳句赏析
  • 今日重阳:最全重阳节习俗,值得收藏与转发

    关于重阳节,重阳,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它与除夕、清明、端午、中元、冬至是中国传统祭祖的六大节日。提到重阳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王维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不过,关于重阳节的真正来历、习俗和禁忌,你又知道多少呢?

    诗词赏析
  • 重阳节诗七首

    关于重阳的诗句,重阳节诗七首文/关志高一深秋又见菊花黄枫叶渐红度重阳五颜六色多彩日九九登高寿绵长二中华美德万古流岁岁年年又重九同君共饮重阳醉旧梦陈年故乡酒三九九归一又重阳登高远眺望故乡万水千山思乡远茶浓酒香动柔肠四邀友同欢共重阳吟诗唱晚嗅菊香开怀痛饮吉祥酒岁岁年年九九长五九九重阳夜变凉情思万缕月

    诗词赏析
  • 30首重阳节诗词,其中有你的牵挂吗?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古人怎么过重阳#?30首重阳诗词或许能给你答案】明天就是重阳节,这个传统佳节自古就是人们登高望远、饮酒赏菊、思乡抒怀的日子。

    诗词赏析
  • 重阳节经典古诗词大全!78首描写关于重阳节的古诗词

    关于重阳的诗句,今天是我国传统佳节“重阳节”。在这一天,古人有佩戴茱萸、喝菊花酒、登高等习俗,也留下了很多诗词名句。关于重阳节的诗词,除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之外,你还知道重阳节哪些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重阳节经典古诗词大全。

    诗词赏析
  • 古人怎么过重阳?30首重阳诗词给你答案

    关于重阳的诗句,今天重阳,这个传统佳节自古就是人们登高望远、饮酒赏菊、思乡抒怀的日子。“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念、“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的寂寞、“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的潇洒……30首重阳节诗词,其中有你的牵挂吗?

    诗词赏析
  • 重阳节在当代的内涵与意义

    关于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民众生活中的一个大节,自古就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的习俗。在中国的传统中,农历三月三,亲朋好友一起外出踏青;到了农历九月九则是外出辞青。重阳节的时候天气适宜,不冷不热,正是辞青的好日子。

    诗词赏析
  • 重阳节的传说

    关于重阳节,家人团聚 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快到了,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重阳的传说吧: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 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戴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