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过完国庆小长假,最后一天又和重阳节重合。可谓双节临门。
10月1日刚刚举办的“国庆70周年大阅兵”让我们见证了祖国的强大与兴盛。“国庆”这两个字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熟悉的、深刻的、意义重大的。
可是有关“重阳节”的历史渊源,很多人就不一定那么了解了。
今天俺张小飞就带你去体味一下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关重阳节的故事。
重阳节是中国传承了千百年的传统节日。古人常常在这一天登高、望远、赏菊,庆祝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诗中的山东,不是现在的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是王维的家乡。这首诗表达了王维在异乡,在重阳节这天,非常思念家乡的父老兄弟。
在民间,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茱萸节。重阳节与登高、茱萸的关系,最早出现在《续齐谐记》的故事中:
东汉时期的豫州汝南,有个人名叫桓景。他和一家人安分守己的过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汝河两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夺走了不少人的性命。
桓景听长辈们说过,汝河里住了一个瘟魔,每年都会出来散布瘟疫,危害人间。为了替乡民除害,桓景打听到东南山中住了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他就决定前去拜访。
费长房就给了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让他练习降妖的法门。有一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过来对他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说完,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桓景载回汝南去了。
桓景回到家乡,到了九月九那天,他就带着全村老小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分给每人一片,让瘟魔不敢近前。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说是可以避瘟疫。安排妥当后,他就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村中,等着斩杀瘟魔。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
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人们就把九月九日登高、饮酒、佩戴茱萸,作为避祸的习俗,一代代的传到今天。
古人认为九是阳数,九月初九有两个阳数,所以这一天就叫“重阳节”。
“重阳节”延续到今天,随着现代都市人生活的变化,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政府将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和谐地结合起来,使这一传统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新式节日。
“古诗不用背,读完故事自然会!”
今天我还要分享给你一个“小绝招”,让你不但理解了每首古诗的内涵,还能把考试考的棒棒哒。
这招就叫——“记忆提取”。
最近,我们在“诗词大冒险”活动中,了解了很多古诗背后的小故事,对诗词的理解比之前更深刻了。
但千万不要大意,不要以为只要了解了故事,就真的背下古诗词了。你还需要不断的通过“记忆提取”,将这首诗词烂熟于心。
方法是:你可以把这首诗,讲给你的父母、朋友、同学听。每讲一遍,这首诗就被你记忆提取了一次,直到被你讲的滚瓜烂熟了,这首诗你就再也忘不掉了。
古诗词,死记硬背太可惜了!
来和张小飞一起“诗词大冒险”吧,带你穿越唐宋,重新认识古诗词,约吗?
- 上一篇:观音菩萨有三个生日,你知道吗
- 下一篇:古风同题诗《中秋》三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