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是朱熹讲学避祸时所作,庆元二年,他为了躲避权臣韩侂胄的迫害,与门人来到新城福山双林寺的武夷堂讲学,在此期间,曾应友人之约到附近的山村讲学,并创作了《观书有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相传朱熹离村之后,村民为了表达对这位大儒的仰慕之情,把村名改为“源头村”,民国时期,还曾在当地设“活水乡”以纪念朱熹。
朱熹是中国思想史上极其重要的人物,作为一代大儒,我们难免会觉得他是一个端庄严肃、不苟言笑的人。事实上,朱熹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儒者,也是一位富于才情的诗人。他给后人留下了不少清新自然、悠长隽永的佳作。《观书有感》就是这样的一首作品,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小山村中平平常常的事物,但却有穿透历史的独特魅力,这与朱熹宏阔的文化器局是密不可分的。
“半亩方塘一鉴开”,朱熹在山村里读书,兴味正浓。他悠然自得地抬头一看,眼前是一方半亩大小的池塘。这本是最平凡不过的景象,在中国南方的村落中,这样的池塘随处可见。但到了朱熹的笔下,它却独有一种深刻的寓意。在朱熹眼中,“方塘”最大的特点是清澈,他用了一个比喻,那就是“鉴”,也就是镜子。在文学的角度上,这个譬喻并不出奇,但在理学的思想体系中,它却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在儒家看来,人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要面对种种诱惑与干扰,而君子的道德修养就是要不被外境所惑,清晰明了地把握生命的方向,也就是孔子说的“知者不惑”。这种境界仿佛一面明镜,它能够照见人间的各种事物,而不落一丝一毫的灰尘。“圣人之心如明镜止水,物来不乱,物去不留”,便是这层含义。
看着眼前的池塘,朱熹体会到内心世界的清晰明朗,便犹如明镜一般。镜子虽小,却能照进整个天地。因此,这区区半亩的方塘,竟也有了湖海般的气象——“天光云影共徘徊”。尽管它小,却能倒映出长天无垠、云影悠悠。在这里,美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观赏事物的心灵境界。写这首诗时,朱熹正处在人生的逆境,他在小山村中读书讲学,不过是为了避祸而已。尽管如此,他的内心世界却是充实而自信的,在他胸中包含着人间万象,惦念着天下苍生。正因为这种博大的胸襟,眼前这方小小的池塘,却也吞吐着宇宙万象。
在明镜般的池塘中,蕴含着君子清明澄澈的人格境界。这种人格境界又是如何实现的呢?朱熹借着写池塘,进一步发出了追问:“问渠那得清如许”——此处的“渠”是当时的口语,是“它”的意思,朱熹用口语入诗,起到了清新易懂的效果——池塘为什么会这般清澈呢?“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自问自答,原来是源头为它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活水啊!
在这里,“源头活水”又是一个意蕴深长的譬喻。圣人之心如明镜,固然令人向往,但如何能够实现这种境界呢?如何让圣人的高度与自己当下的人生相契合呢?这恐怕是更值得深思的问题。朱熹借着眼前的一池清水,把这个奥秘一语道破:池塘想要保持清澈,要从源头不断注入活水。我们想要达到清明澄澈的君子人格,也要有自己的“源头活水”;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要有一种生命中的“支持系统”。一方面,生命要有“源头”,有一个精神家园,它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这个“源头”是理想、是信念、是责任,一个有着坚定信念的人,他的人生是旺盛不息、永不厌倦的。一方面,“源头”流淌出来的是“活水”——生命动力不是死板的教条,不是刚硬的原则,而是一种活泼泼的、富有趣味与弹性的智慧!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他的人生不是枯涩的、不是无聊的,而是兴致勃勃的,充满着生命的热忱。
那么,这种“源头活水”又该从哪里获取呢?朱熹有没有告诉我们?让我们把注意力回到诗歌的题目——《观书有感》。答案就在这里!“源头活水”在书中寻得,这里的“书”指的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经典。在经典中,蕴含着中国古人博大的胸襟、仁爱的精神、坚定的节操、高蹈的道义以及惊人的智慧,体现出古圣先贤浩瀚磅礴的人格境界。可以说,传统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源头活水,它能够给每一个炎黄子孙提供精神的滋养。这首诗题为《观书有感》,却只字不谈读书,但最终又在思想的层面回到经典,可谓用意深长。
在《观书有感》中,朱熹用清新、朴素的语言描绘山村中的小小“方塘”,从而寄寓深厚的人生哲理,引人深思。这是朱熹诗作的一个重要特点,他还有另一首名作《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字面上是在写明媚的春光,诗中说的“泗水”是在山东中部,这是当年孔子讲学传道的地方。但问题在于,南宋时北方国土已经被金人所占领,朱熹不曾北上,怎么能到“泗水”去“寻芳”呢?实际上,“泗水”暗指孔门,指的是孔子的儒学,“寻芳”也不是寻花,而是探寻圣人的大道。泗水寻芳就是要到孔子那里去寻找真理。“东风”是春风,在传统文化中,根据五行相配的思想,东方为木,于四季为春,于道德为仁,“东风”象征的是仁爱,这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爱犹如春风般亲切温暖,令人昂扬向上。一旦发现了“东风”的本来面貌,便会领略到“仁道”的境界。在仁道的关怀下,一个人能够找到生命的意义,能够给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带来真实的关怀与温暖,能够为社会做出方方面面的贡献。这样的生命是丰厚的,是“万紫千红”的,无论他处在什么环境中、做什么事情,都能给世界带来无尽的春意!
我们看到,这两首诗的艺术特点与精神内涵非常相似。把握住诗意与哲理的结合,便把握了朱熹诗歌创作的根本特点。事实上,古代很多理学家都愿意在诗歌中寄托哲理,但一般来说鲜有佳作——一旦文学成为了哲学的附庸,便限制了性灵与情感的发挥。在这个群体中,朱熹属于特例,他的诗作是富于审美价值的。某种意义上,这种文学的意趣与性情,正是朱熹心中“活水”的写照。
- 上一篇:念奴娇 观音山两首兼对下联并解
- 下一篇:100首描写重阳节的诗词,希望大家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