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自古富庶,柳永的这首《望海潮》,竟不是真心夸赞杭州?
只有走出去看看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你才能真正感受到它们的美丽,近来在我们身边也掀起了旅游热潮,大家都趁着十一、五一小长假出游,既让自己的身心得到了放松,也开阔了自己的眼界,确实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但是在笔者看来,我们对于大多数地方而言,都只是千万过客中的一个,短时间的停留也很难体会到当地的民风。所以笔者觉得旅游就应该静下心来体会其中的乐趣,用最短的时间去体会更多的风景。
众多旅游胜地中,杭州无疑是最夺人眼球的一个,西湖之美,令无数人向往,更是有各类影视剧为其加持,所以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在古代也有很多人游杭州,还流传下来了一篇篇绝世佳作,甚至有些皇帝也微服出访过杭州,在民间留下了一段段风流韵事,至今也广为流传。
今天笔者想给大家分享的就是一首描写杭州美景的佳作,他的作者就是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柳永,但是创作这首词的时候,柳永一改自己之前的婉约风格,落笔大气磅礴。
原文如下: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词开篇就点题,从杭州所处的地理位置写出其重要性,“三吴都会”可见其历史的悠久,后面紧接着写出了钱塘的繁华,其中“自古”二字就写出了其繁华历史的厚重之感,因为钱塘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塞,其繁华程度自然不言而喻。词人用这两个字力度很大,侧重写出了其历史悠久。
后面紧接着就是描述具体的繁华景象,“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描绘的是大街小巷的场景,同时勾勒出了日常生活的画面。“参差十万人家”写出了人数之多,古时候人口比较少,十万人已不是一个小数目,虽然作者此处可能是虚写,但是其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写出人数众多,或许这就是它繁华的基础,因为有了人才会迎来发展。
“云树”“怒涛”就表明作者已经将自己的视线从市区移到了郊外,这两句话以及后面的“天堑无涯”都描绘出了钱塘江景色的壮观。甚至都看不到和天边相接的地方,可见其景色的壮阔。最后再将视线拉回近处,只见街市上摆的珠宝琳琅满目,快要迷花作者的双眼了,家家户户都是罗绮,好一幅豪奢的画卷。
下片作者着重介绍了西湖的景色,“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放在现在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美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人们自然是欢乐的。所以作者后文写到“羌管弄晴”,整个画面都是欢快的栖息,就连钓鱼的老人和采莲姑娘都忍不住笑出了声来,好一个国泰民安的好地方。
最后作者写了官兵出游的场景,从而侧面烘托出为官者十分受百姓爱戴,这也正是因为他们为百姓们做了不少贡献,其实作者借此夸赞自己的同僚。还说自己希望将这样美好的场景做成一幅画,然后献给朝廷(不得不说有一点拍马屁的感觉了)。
其实在创作这首词的时候,柳永的仕途并不是那么顺利,很难想象他可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出这么美好的诗。当时柳永一直在外漂泊,想要找一个机会得到晋升。此时的他来到了杭州,并且听说自己的老朋友孙何正在这儿做官,于是他想拜会一下自己这位老朋友。但是作为一介布衣的柳永是不可能见到孙何的,于是他就想了一个法子。
没错,他写下了这首词,并将它交给了自己结识的一个歌女,希望她可以在孙何的面前,将这首词演唱出来。前面我们说这首词就是夸赞杭州的繁荣,而作为当地的地方官,听到这样的词曲自然会好奇作词人是谁。
柳永的目的达到了,但是孙何从歌女那儿知道答案后,只是简简单单的听柳永吃了一顿饭,然后就把柳永打发了。所以这样看来,这首词柳永夸赞杭州之美是出于其他原因也说不定呢?当然杭州的美是我们不可置否的,只不过诗人当时的心境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