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归有光背后的三个女人

归有光背后的三个女人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6-21 06:13:11
阅读:

“衣锦还乡”打一人名。无疑,答案是归有光。

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明代著名散文家、古文家。字熙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他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更是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

归有光背后的三个女人

名垂青史者多坎坷,归有光也不例外,他一生仕途不顺,中了举人之后,八次参加会试,均落第。于是迁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

归有光晚年也曾入仕,但是他被后人记住的,却是其散文。明末清初思想家曾评价说,(归有光)以真切细腻的笔触,记述家庭生活,蕴藉典雅,如清邀之色,一唱三叹,意趣感人。

这其中,真挚情感的来源,就是田间乡里与家庭琐事。

的确,家庭对归有光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他背后的三个女人,前后相继,给了他温柔的陪伴,做了他坚定的脊梁。

祖母:吾孙当匡复家业

祖母对归有光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少年归有光人生志向的确立上。

归有光出生于苏州府太仓州昆山县宣化一个日趋衰败的大家族中。其祖母也是出身于世家大族的女子,祖上在朝中做官。

可是,树倒猢狲散,归氏家族到了归有光父亲一代,就只是当时的一个穷酸书生。振兴家族的希望,就此全部落在归有光身上。

幸运的是,归有光在读书方面颇有天分,他九岁能成文章,十岁时就写出了洋洋千余言的《乞醯论》,十一、二岁“已慨然有志古人”,十四岁应童子试,二十岁考取头名。

可是,他连连参加乡试却屡次落第。归有光本身性格内向,不善交往,接连惨败,让他压力甚大,终日埋头书房项脊轩中读书写字、少与人往来。

归有光的祖母看到孙子如此努力,爱才与惜才等矛盾心情丛生。

有一次,老夫人轻轻走到项脊轩,她推开门,看着用功读书的孙子,于是幽默地来了一句:“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

祖母这是在问孙子:我的孙儿啊,好久不看到你了,你怎么整天在书房里也不说话,倒很像一个闺中的女孩子了?她借此戏谑话语,委婉劝慰孙儿注意劳逸结合。

归有光背后的三个女人

孙子的努力,祖母看在眼里。在伏案的归有光身上,祖母仿佛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她不禁自言自语道:“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项脊轩志》)。

接着,老夫人拿来了太祖爷在世时上朝用的象笏,郑重地放到归有光面前:“他日汝当用之!”(《项脊轩志》)。祖母对孙子的殷殷期盼,可见一斑。

归有光一生读书无数,八次参加会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但是当看到祖母年迈的身影与殷切之盼望,归有光这样一个内心细腻的男人怎么会忍心拂去老人心意。

于是他一次次踏上考场,为了自己,为了祖母,为了家族。虽说没能在考场赢得头彩,但归有光在作品中却将祖母慈祥仁爱、鼓励儿孙奋进之形象,永久定格。

母亲:身教胜于言教

归有光的母亲可以说是旧时代贤惠、善良、擅持家、孝公婆的女性代表,但也是悲惨的封建礼教牺牲品。

她一生生育8个子女,归有光排行老二。但这8个子女中,有一个生下就死了,还有一个只活了半年。所以她对家中的老妪说:“吾为多子苦”(《先妣事略》)。

于是,老妪给归有光的母亲吃了两个生田螺避孕,可怜无知少妇,一口吞下后便声音喑哑,不能说话,不久便去世了。

这位好心却犯下大错的老妪,是归家的乳娘,归有光的母亲在世时,对她非常不错。

《项脊轩志》中记载,老妪曾与归有光一同回忆其母亲。“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回忆到这里,归有光和乳母相视而泣。

归有光8岁丧母,母亲去世的时候连画像都没有。于是家中的长辈请来画工,照着几个子女的眼睛、鼻子、嘴巴,画出了归有光母亲的画像。

可虽然只养育了归有光短短八年,但是这母子相依的短暂温馨时光,对归有光的为人处事却产生了终身影响。

归有光背后的三个女人

《先妣事略》中记载,归有光的母亲娘家在吴家桥附近,其父亲是太学生。这一家族在吴家桥一带很有势力,但是全族人却多为人谦和,注重简易朴实的生活,当地的百姓都对其甚为好评。

这样的家风影响了归有光的母亲。每次娘家送来的鱼、蟹、糕饼,归家上上下下不分主仆,均可分到。

此外,虽出身富贵,但归有光的母亲却丝毫不娇气,万事多事事躬亲。比如她带着孩子回家,总是手中活儿不停。搓麻捻线,打扫卫生,样样在行。虽娘家本就富裕,但是她常常带着婢子把碳屑做成碳团,晒在台阶上。

母亲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子女,宽厚、勤劳、节俭是最基本的美德。

而母亲在归有光进学堂之后,更是严格要求。她不允许孩子一天不去上学,哪怕天气恶劣;她也经常到了半夜还陪着子女背诵《孝经》,必须背到没有一字错漏。

从小由母亲陪着读书的严谨治学态度,对后来归有光读书、应考、为官产生了巨大影响。虽然他在晚年才入仕,但是为官一任,竟也为当地水利等方面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发妻:夫唱妇随神仙侣

归有光的发妻魏氏是名儒魏校的侄女,她嫁给归有光时,归家家道中落,穷困潦倒,但是魏氏却从不在意。

可以说,魏氏的到来,给归有光带来了一生中难得的幸福时光,那是初恋般甜蜜的感觉。

《项脊轩志》中记载,魏氏和归有光在项脊轩中“或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夫妻琴瑟和鸣,互搓文学,一坐一站,一问一答,一颦一笑。

这样的甜蜜时光,即便在妻子去世后多年,归有光依然记忆犹新。魏氏回娘家,也会给闺中姐妹讲起家中甜蜜的生活。“阁子”(项脊轩)虽小,里面却是两夫妻的全世界。

可造化弄人,不久魏氏早逝。“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经年后只剩归有光独自一人回忆过往,枇杷树已经亭亭如盖,可惜物是人非,当年那个初嫁少妇,如今已化为尘土,怎叫人不悲痛呢?

归有光背后的三个女人

不可否认,对于归有光的文学才华,向来存在争议,有人批评其文字仿佛总是局限在“家”这个狭小的空间内,视野似乎有限。但如果我们细读这些家庭背后的温暖故事,却发现,不是格局不大,只因爱之刻骨,让这个男人无处可逃。

归有光背后的三个女人

作者:朱玮

转载请注明来自凯风清韵(ID:kaiwind-qingyun)

投稿邮箱:kaiwind123@sina.com

一经采用支付丰厚稿酬

我们在这里 · 静静等着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