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自然界没有”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共有两首,“其二”以怀古为名,抒发诗人对仕途官场的厌倦之情和对田园乡居的渴望之意。癸卯岁为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陶渊明第二次出仕为官,但却发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根本无法实现,于是又重新生发出归隐的念头。作诗时,恰逢陶渊明母亲去世,他就是在为母亲守丧期间写了这首诗。
从结构上来说,诗歌前四句陈述志向,总括全章。其后十句叙写诗人从事农耕的情况和见闻。最后两句则歌以咏志。当诗人坐在田舍之中,望着一望无际的田野,想起自己仕途多舛不能如意施展才华,不由生发其思念古代先贤的念头,想要从中获取进步的动力。至圣先师孔子早就说过,“君子忧道不忧贫”,只为天下苍生的幸福平安愁苦,而绝不为自己的贫苦而忧愁。
或许是觉得世道艰难无法施行理想,或许是觉得自己对孔子的观点有特别的领悟,总之,诗人觉得先贤的遗训太高远了,自己恐怕很难做到。退而求其次,他决定长期农耕,希望可以向先师遗训靠拢。每天晨起,雨露沾襟,诗人就拿着锄头来到田间地头开始一日的耕作。虽然这比为官要辛苦许多,但他的心情却要好很多,每天总是欢颜笑语。与其他农夫见面的时候,大家也多是聊聊家常,谈谈农事,互相琢磨着天气会怎样转变,庄稼怎样才能种得更好。
从家里到田里,风光也格外不同。宽广平旷的田野上,不时有微风从远方吹来,只见麦浪翻滚,幼苗噌地长起来,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离开了官场那些烦人的束缚,不用整日埋头书写公文,也不用纠结于各种人事纠葛,他的心情格外欢畅。仿佛这平畴、远风不是自然界的东西,而是自己真的理解了先师遗训得到的回报,真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爽快。苏轼非常喜爱陶渊明的诗作,也格外欣赏“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这两句诗,曾经反复书写。
看着田间美景,诗人心情越来越好。他不由地想,且不说今年收成如何,就看眼前这一片风光,也算是没有虚度时光。在若干年后,当自己回忆起今天的日子,一定会觉得,那是令人惊讶的选择。若是没有这种选择,他怎么可能享受得到如此的快意与自由。再看看官场上那些人,真是没有人能够体会这种快乐。想当年,贤人长沮桀溺归隐农耕,孔子路过还特地让弟子子路去问道。如今自己随着节气耕种,时而忙碌,时而休闲,却再也没有贤者前来问道。诗人倒不是渴望有人前来,而是感慨自己离开那没有贤人的世界而归隐于此是多么正确的选择。
现在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碌了一天之后,就与农夫们一起扛着锄头回家。到家后,略微歇息,吃完晚饭还能够与邻家老翁对坐闲谈,一杯茶,一壶酒,足以快慰平生,谈今论古,真是畅快。发完怀古之思,诗人一声长叹,将柴门关上,决心就此长为躬耕的农夫。这一举动,不仅仅是关上一扇柴门那么简单,而是一个郑重其事的声明,即与世俗社会就此断绝关系,再不打开那扇田园之门了。
他要在这里安享余生,过着幽静恬适的生活。古人点评结尾两句,“其气象悠然,有非言语可得而形容者矣”,那其中仿佛有一诗歌说种特别的精神气度,让语言在此处失去了表达的可能性,读者看后只能喟然称叹了。清人读到此诗,赞誉陶渊明说,“后人美靖节(陶渊明死后,朋友私赠谥号“靖节先生”)曰‘不耻躬耕,不知靖节乐在躬耕也”。确实,欣赏陶渊明,不能简单地将他看作归隐诗人,他是能够真正“返璞归真”,按照自己心中所愿来过日子,并追求真正的田园之乐的诗人。
明人钟伯敬说,“幽生于朴,清出于老,高本于厚,逸原于细,此陶诗也”,又说,“胸中无此本末,旷放不来”。正是因为心中有这样的情趣和追求,才能够写成这样的诗歌。因此之故,古往今来模仿陶诗的人很多,但是写得好的却只有苏东坡等一二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