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戏说归有光,有时候,痛,也是一种力量

戏说归有光,有时候,痛,也是一种力量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6-15 23:20:59
阅读:
戏说归有光,有时候,痛,也是一种力量

一传为震川,月胁开九阍。文章以载道,不与江河奔。

归有光,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宣化里人。明朝中期著名散文家、官员。

他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今之欧阳修”,他的散文被后人赞誉为“明文第一”。与唐顺之、王慎中并为“嘉靖三大家”。

他的散文主要包含了思亲怀友、关心时事以及乡曲应酬三大类。其中,在这三类中尤以思亲怀友类的最为出名,如《项脊轩志》、《寒花葬志》、《先姚事略》、《世美堂后记》、《亡儿曾孙扩志》、《亡友方思曾墓表》等等。这些散文简单朴实,文笔细腻,传神动人,平淡冲和,通过叙述一些平凡的生活琐事却使我们能感受出其人世间最平凡、最普通也最珍贵的亲情和友情。王锡爵在《明太仆寺压归公墓志铭》评价道

“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青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戏说归有光,有时候,痛,也是一种力量

他的文章被赞誉为“明文第一”,在他细腻的文笔之下,平实朴素却婉转多情,不事雕琢而有风味,其一生的辛酸经历在他的文章中娓娓道来,在不经意间打动着每一位读者。黄宗羲对其评价道:

“予读震川之文,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盖古往今来,唯此可歌可泣之精神,常留天壤。

归有光出身于一个没落的世家大族中,自幼聪慧,7岁入学堂,“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但是他的仕途生涯却十分曲折,他直至20 岁才被补为苏州府学员。一共参加6次乡试,在35 岁才得以第二名中举。然后又经历了9 次进士考试,60 岁时方才进士及第。

而在他的家庭生活方面,他出生时正值百年家族没落,八岁丧母,长子在16岁夭折,其后两个女儿也先后夭折。一生中三名妻室,前两名都过早离世。

这样的人生岂是一个“惨”字能概括的,早年丧母、中年丧妻丧子。人生的大悲归有光都经历了一遍。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文章中充满了感伤之情,读他的文章,一种天地同悲的气氛油然而生。

戏说归有光,有时候,痛,也是一种力量

归有光的文章没有长篇大论,没有华丽辞藻,他只是通过描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来勾勒出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而每个人物都注入了归有光最真挚的感情。

在《先妣事略》中

“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寥寥数语,却勾勒出一个慈母的形象,寄托自己无限的哀思与怀念。

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熟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余入自外,取食之; 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

《寒花葬志》全文也不过100余字,却通过一连串的语言将婢女的形态、神态、生动形象的刻画出来,一个天真活泼、淳朴可爱的小婢女跃然纸上。以此寄托对亡妻的怀念,以及物是人非的感伤。

绝世的文章背后往往是绝世的悲情,人生的不幸给他带来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严重打击,他也时常感叹命运的不公,感叹老天的无情,但是他却一直积极地活在世上。

生活虽愈发艰难,而他却愈发坚毅,在文学领域,他始终坚持己见,不为群言所惑,也不为文坛“巨子”所屈服,在官场领域,他虽官小位微,却一直勤勤恳恳、爱护百姓。在生活领域,他虽受尽艰难,却一直著书立作。

所以说,有时候,痛,也是一种力量,一种活下去的力量。

戏说归有光,有时候,痛,也是一种力量

少有才华 胸怀抱负

公元1507年归有光出生在昆山归氏家族,归氏在当地是百年望族,当地有“县官印不如归家信”之说,可见,归家在当地的地位。

但是,到了明中叶时期,归家逐渐没落,到了归有光祖父和父亲这一辈,无一人入仕做官。此时的归氏家族“源远而未分,口多而心异”。因此,归有光自出生后便抱着振兴家门的愿望。

归有光自幼也是聪明伶俐之人他七岁入学堂,“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十岁时写了一篇应制文《乞醢》:

故天下之理,求知欲我恒不穷,求之于物恒有尽。顺之于天恒有余,矫之于人恒不足。

在当时,归有光,“弱冠尽通六经、三史、七大家之文,及镰、洛、关、闽之说”。然而,如此早慧之人却一次次的败在了科举路上。

他14岁参加童子试,二十岁补苏州府学生员。此后,他开始了长达四十年的科举生涯。

戏说归有光,有时候,痛,也是一种力量

科举坎坷 家庭劫难

从20岁开始,归有光便一直参加科举,他前后共参加6次乡试,35岁时以第二名中举。此后他又经历了9 次进士考试,60 岁时终于进士及第。

而他在科举路上艰难行走的时候,家里却接二连三的发生意外。

首先是,他的妻子魏孺人突然病逝,魏孺人是光禄寺典簿魏痒的女儿,而魏孺人的伯父魏校就是归有光的老师。在魏孺去世后,魏孺人的陪嫁丫鬟寒花成为入室婢女,并生下了两个女儿,但是,刚满周岁的女儿不幸夭折,其后第二个女儿也夭折了,而他的入室婢女寒花也相继病逝。

嘉靖十四年,归有光又迎娶了王孺人为妻,王孺人又生下一个女儿,但是可爱乖巧的小女儿又不幸的夭折了。

这时候,归有光把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长子身上。归有光的长子自幼聪慧,颇有归有光的才志,深受归有光的喜爱。

然而,不幸的是,长子在16岁时再次不幸去世。三年后,王孺人逝世。嘉靖三十一年,继配费孺人来归。

嘉靖四十四年,六十岁已经是花甲老人的归有光终于考中三甲进士。

归有光在科举路上接二连三的遭受着精神上与心理上的双重打击,但是,他却一直在前行。

惟九经诸史,先圣贤所传,少而习焉老而弥专,皆吾心之固然,是以乐之不知其岁年。

归有光自己也明白科举浪费了他太多的时间,但是,他只能以“吾心之固然”来勉励自己。

虽说这时,科举频遭失败,但归有光在世上的文名却日益增长,在嘉靖十九年考中举人时,归有光得到了主试江南的考官张治的赞赏,称赞他的文章是:“贾(谊)、董(仲舒)再生”

日后,他迁居于嘉定安亭上,读书讲学。

“是时名重天下,虽岭海穷徼,皆知读先生文。”

此外,在当时,归有光所提倡的是学习唐宋散文,反对盲目仿古,他与“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派相对立。认为应当继承唐宋散文的自然流畅,文从字顺的传统。在当时,写文讥讽后七子之一的王世贞,把王世贞讥之为“妄庸巨子”,当时的王世贞在文坛上受人追捧,不可一世,而归有光还只是一个独抱遗经于荒江虚市之间的“老举子”。

戏说归有光,有时候,痛,也是一种力量

六十方中 晚年结局

公元1565年,六十岁的归有光第九次参加会试时终于中了个三甲进士。此时的归有光虽然已步入花甲,但那个为国为民的心却没有变老。但是,因为归有光是三甲出身,只能到僻远的长兴当知县。

长兴地处山区,长期没有知县,大小事务都由胥吏把持,豪门大族勾结官府为非作歹,监狱里关满了无辜的百姓,盗贼公行,民间鸡犬不宁。当时有人劝归有光不要去上任,以待更换,但他却毅然前往。

他到长兴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兴办学校;第二件事是整治恶吏,平反冤狱。史书上记载道:

“天子牧养小民,宜求所疾苦,而不当过自言重,令间阎之意不得自通故用古教化法其民,每听讼引儿童妇案前,刺刺吴语,各得其情,事有可解者,立解之,不具狱。”

在长兴的短短两年时间内,归有光深受百姓爱戴,但是这召来当地豪强、大吏的不满。

公元1568年,六十三岁的归有光终因得罪豪强和上官,而被调任顺德府通判,管理马政。对于这实升暗贬的调动,归有光非常愤慨,他曾气愤地说:

“号称三辅近,不异湘水投。”

并连上两疏要求辞官,但被朝廷公卿扣压不能上达。归有光抵任顺德后,筑土室一间,整日躲在其中,读书自娱,过起了闭门读书的“吏隐”生活,以表对朝廷的不满。

归有光虽然对迁升顺德通判大为不满,但一到任上却还是兢兢业业,为政勤勉。他利用马政通判的清闲,搜集史料,修了一部完备的《马政志》。

公元1570年,归有光被首辅李春芳看重,命令其纂修《世宗实录》,身列文学侍从之位。归有光仕途晚达,十分兴奋,但是在职仅一年,便身染重病。

公元1571年病逝,时年六十六岁。

戏说归有光,有时候,痛,也是一种力量

总结

归有光的一生一是“惨”,一是“痛”。命运的悲惨,内心的痛苦是归有光一生的写照。

有时候,痛苦也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摧毁一个人,也可以强大一个人,而归有光便是后者。

面对着人生的各种苦难,各种折磨,归有光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也没有低下自己的头颅,而是大步向前,一往无前的像着希望出发。他这一生可以说他“惨”,但绝不能说他失败。在顶着丧妻之痛、丧子之痛的压力下,他能够成为明代文坛一颗永远闪耀的巨星,这背后是惊人的毅力,顽强的精神以及一种近乎疯魔的执念。

当我们读他的散文的时候,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他不幸的生平遭遇以及他的心酸人生。

他的散文有伤情,有温情,而更多地则是悲情。写文章对于他来说是一种灵魂的寄托,更是一种精神的折磨,他的一生就仿佛被黑雾所笼罩,即使是他绝世的文章在其中也是暗淡无光的,而当他走出这个迷雾的时候便是他逝去的时候。但在逝去之前,该做的做了,该看的看了,死而无憾矣。

总之,一个人,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生活中的痛苦、生活中的不幸、生活中的折磨都决定了我们内心不得不强大,否则,怎么去看尽这世间的繁华景象。

参考资料:《项脊之光 归震川传》陈益著

《归有光散文研究》尚振艳

《归有光研究》贝京

《人生寄一世 奄忽若飙尘 归有光散文的悲剧意蕴》闫静

《归有光全集》

相关推荐

  • 戏说归有光,有时候,痛,也是一种力量

    归有光简介,归有光,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他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今之欧阳修”,他的散文被后人赞誉为“明文第一”。

    诗词赏析
  • 无事时心能静,有事时心能定

    谈笑靖,是的,如果我们心静了,就无须真正远离喧嚣,无须真正远离纷扰,不管身在何处,都能寻得桃源入口,头枕清风,尽享人生美丽风景。

    文章阅读
  • 归园田居:过一种向往的生活

    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有几个人不向往呢?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佛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心所欲,安静美好。在网络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让我们一起慢下来。欣赏美好风景,守望一片田野。自己动手一块菜园,捉虫施肥,浇水耕地,鸡鸭遍地。

    诗词赏析
  • 10首农家诗词:田间稻谷黄,秋收正当时

    归园田居其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转眼已是深秋,漫步田野,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摆动,如同掀起层层金浪。每年的这个时节,对于庄稼人来说,都是疲惫又开心的,一季硕果,终于丰收了。人人都爱丰收,一如金秋的颜色,充满希望。细细道来,它究竟好在哪里呢?快跟随诗词君的脚步,一起走进诗词中看一看吧!

    诗词赏析
  • 美到窒息!这场“旅行”刷爆朋友圈:念一抹女儿绿,在梅雨潭等你

    梅雨潭,1924年2月朱自清先生的一篇《绿》让一抹“温州绿”闻名遐迩那是青山掩映下仙岩梅雨潭的绿山之绿,水之绿融合成作家笔下“离合的神光”形象地被称为“女儿绿”为纪念朱自清诞辰120周年一场环保公益重温名著之旅在旖旎的景色中华丽开始绿满罗山今天上午,“跟着名著去旅行,主播带你感受《绿》”

    佳句赏析
  • 白居易最穷时写的诗,短短40字写出中年人最想要的生活,句句温情

    赠内人,不过在后世的传颂中这句诗句却被很多人错误理解,觉得这句话的意思是贫寒的夫妻生活会更不顺遂,让人感觉到悲哀。

    美文欣赏
  • 十首暖心诗词:做一个温暖的人,与美好同行

    赠范晔,生活难免会有高低浮沉,岁月总会有寒来暑往。一个人在尘世中行走,无论多么坚强,都会有孤单无助的时候。林语堂说:“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在诗人的笔下,生活的点滴皆美。

    美文欣赏
  • 陶桃:喜迎国庆诗词四首

    国庆诗歌,陶桃(喜迎国庆诗词四首)一、《国庆抒怀》万山欢呼四海笑中华神龙冲云霄喜迎建国七十年人间奇迹多创造山河大地披锦绣福滿人间乐陶陶治国理政中国梦一带一路凯旋遥2019年9月27曰于北京二、七律.

    诗词赏析
  • 张岱,明代成就最高的文学家

    张岱简介,张岱(1597~1680),号陶庵,浙江绍兴人,明代成就最高的文学家,最擅散文。满清入关后,入山著书以终。清兵南下后,张岱深感国破家亡的沉痛和悲愤,“披发入山”,表示对满清的不满与抗议,尽管布衣素食,甚至到了“断炊”地步,也不后悔。

    美文欣赏
  • 郭沫若才华横溢,文学上早已至巅峰,私生活却让人不忍直视

    郭沫若,而就是这般才华横溢的郭沫若,在文学领域已经走上了巅峰,却在感情领域更加顺风顺水,郭沫若的一生,辜负过四名女子的殷切期待。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