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记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达维德·扬库的抗战故事(组图)- 新闻

记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达维德·扬库的抗战故事(组图)- 新闻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6-10 07:02:08
阅读:

记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达维德·扬库的抗战故事(组图)- 新闻

扬库医生1939年在中国(照片由达妮娅·扬库提供)

国际在线报道:罗马尼亚Titruviu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了由罗马尼亚的白求恩式医生达维德·扬库(David Iancu)的女儿塔妮娅整理而成的《达维德·扬库: 1937-1945在中国-西班牙前线9年的日子》一书。这本书以日记形式,详细记录了二战时期一批国际纵队的医生奔赴西班牙和中国反法西斯战争战场,冒着生命危险,救死扶伤的真实故事。

出生工人家庭

达维德·扬库于1910年4月15日生于罗马尼亚东北部文化名城雅西。母亲是裁缝,父亲是木工。1916年33岁的父亲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英雄牺牲在罗马尼亚西部战场。1929年扬库中学毕业考进雅西医学院。他大学时期就加入左派学生组织,随后加入共青团,参加工人运动,关心和了解欧洲局势。1936年大学毕业取得外科博士学位,在家乡开设了一家私人诊所。

扬库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出生的欧洲许多年轻人一样,不满意当时的社会制度,梦想寻找理想的社会制度。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法西斯处于上升势头,危及到整个欧洲。西班牙佛朗哥军政府背叛西班牙共和制,引发内战。欧美各国数以万计的热血青年, 踊跃参加国际纵队,前往西班牙声援革命共和军。扬库医生同其他400多名罗马尼亚志愿者一起也参加了国际纵队,投身到支援西班牙人民的斗争中。

秘密进入西班牙

1937年4月15日,扬库乘火车离开首都布加勒斯特,以进修名义去法国。抵达巴黎几天后,扬库同其他25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志愿者一起,以美国旅游者身份乘火车到里昂,然后改乘大巴抵达靠近奥地利边境的一个山区小村庄。一天法国警察突然要检查他们的护照,可是他们多数人竟没有护照,少数有的也不是美国护照。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在一名法国共产党代表的帮助下,乘上了了一辆大巴紧急转移到由法共控制的另一个小镇阿列斯,然后又向南来到靠近西班牙边境的小镇佩皮尼昂。警察封锁了所有通向西班牙的关卡路口,以防志愿者进入西班牙。在一个没有月亮的黑夜里,志愿者们留下了全部行李,跟随一名法共指派的向导,冒着生命危险爬过法西边界的比利牛斯山,黎明时分进入西班牙,同先期到达的其他国际志愿者会合。

在西班牙战场出生入死

进入西班牙后,他们乘火车经巴塞罗那,来到国际纵队总部所在地阿尔巴塞特。在这里接受短期培训后被分配到国际纵队在各地建立的医院或医疗队。扬库先后被分配到第13国际纵队布埃伊峰医院下属铁路医疗站和第18集团军医疗站,负责接收、急救和转移从前线运来的伤员。1937年12月初,扬库和他的医疗队又来到特鲁埃尔山区前线。在寒冷的冬天里,这些国际志愿者还没有领到冬衣,都穿着单薄的夏装,病房不够,他们把伤员安置在屋里,自己却睡在屋外雪地里。

他们随同西班牙共和军转战西部和北部战场,常常冒着德、意法西斯支持的佛朗哥军队的飞机和大炮的轰炸,高唱着国际歌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救治和转运伤员。在战火中他们见缝插针学习西班牙语,并能看懂当地报纸,这样他们了解到卢沟桥七七事变和中国人民奋起抗战的消息。在中世纪小镇比克医院工作时,罗马尼亚皮肤科医生布库尔·柯列然在附近的莫亚医院工作。这样扬库和柯列然两位来自罗马尼亚的医生首次相遇,结成朋友。这里的党组织很健全,组织生活很严肃,国际纵队的战士们常常对伤病员开展政治教育。扬库还兼任比克地区党委组织工作,经常到附近农村指导开展工作,出墙报,分发西共党报《劳动报》。

撤离西班牙被投入法国集中营

1938年秋,西班牙共和政府失利,国际纵队决定撤离西班牙。1939年2月,作为巴尔干纵队长的扬库大夫冒着法西斯飞机轰炸,率领志愿者向法国边界撤退,他们含着泪水,依依不舍地离开为之献出青春和热血的西班牙。进入法国后,法国当局没收了他们的武器,宪兵把他们驱赶到地中海海边的圣西普里安集中营,后被转移到山区戈尔斯集中营。关押期间条件恶劣,但他们对自由却充满信心,扬库同柯列然一起开设了医务所,为各国难友治病医疗。扬库他们还从秘密收到的法共《人道报》和一台简陋的收音机里了解到的欧洲和世界形势,编辑、印刷《解放》报,每期印制三份,一份送莫斯科共产国际,一份送巴黎法共,另一份留在集中营传阅并存档。他们关注中国抗战形势,曾编辑出版过一期声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特刊。

到中国去支援抗战

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南京血醒大屠杀的消息震惊了整个世界。1939年6月,国际纵队志愿者得知中国红十字代表到访集中营,了解到处于抗战中的中国军队缺医少药,急需国际支援后,他们强烈希望到中国抗日前线去。当时法国政府也正想摆脱这些国际志愿者带来的麻烦,同意他们离开集中营,条件是不能留在法国。罗政府也不接受这些曾在西班牙共和军服务的志愿者回国。这样扬库等响应英国援华医疗委员会号召,参加国际援华医疗队。从集中营释放后,扬库同保加利亚医生甘杨道、奥地利医生富华德、德国医生贝尔和顾泰尔等一起乘火车向北,经巴黎到迪耶普,乘船渡过英吉利海峡到达英国。英国共产党人把他们接到伦敦,然后到伯明瀚,参加当地进步人士为支援中国人民抗战的募捐活动,用募捐来的钱购买药品和医疗器械带到中国。

扬库在回忆录中说,来自罗马尼亚、德国、奥地利、波兰、保加利亚、捷克、匈牙利、苏联等欧洲8个国家的20多名医生,获得共产国际同意后,分四批去中国。

扬库、甘杨道、富华德、贝尔和顾泰尔等一起乘火车到利物浦,并于1939年8月5日登上一艘名叫“安尼亚斯”的客货轮。到了法国马赛港又有一批医生,包括波兰的傅拉都、陶维德、甘理安和夫人甘曼妮、戎格曼和夫人、捷克的柯理格、匈牙利的沈恩、苏联的何乐经和罗马尼亚的柯列然等上了船。轮船在海上航行了6个星期,于9月13日抵达香港,受到当地媒体的热情欢迎。香港记者搞不清他们的国籍,就把他们统称为“西班牙医生”,因为他们都来自西班牙。

参加宋庆龄宴请

到香港几天后他们应邀参加了保卫中国同盟会长宋庆龄女士的宴请。宋在香港成立了保卫中国同盟组织,通过该组织帮助抗战中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宋向他们介绍了中国的抗战状况和世界形势。宴会结束时,应宋庆龄的邀请,参加者用自己的母语合唱了《国际歌》,他们深信中国人民一定会取得抗战的胜利。

由于日本侵占了大陆的许多地方,无法直接从香港到广州,只能绕道去中国大陆。这样“西班牙医生”们带着医疗设备走海路从香港到达越南海防,再转陆经广西柳州、南宁,于1939年10月16日到达贵阳附近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所在地图云关。

留在国民党军队工作

来到中国的国际志愿者都想到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中工作,但由于蒋介石国民党的阻扰,他们的愿望未能实现。等待几个月后,他们被分配到中、南部的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等省级地方部队医院服务,负责救治军队和当地百姓的伤病员,防治传染病,培训医务人员,普及医疗卫生知识等工作。

他们乘卡车离开了图云关,几天后到达湖南长沙附近,依依不舍地分手,各自奔赴工作点。下车后扬库步行近两个星期到达设在秀水的四川省军队第30师医院。医院院长是一个上了年纪的校级军官,部下有一个经过简单医学培训的军官班。这里见到的一切令他大失所望:几间破烂不堪的农民房子里住着几个军官,临时搭建的木板房里躺着伤病员;官兵抽大烟,军官殴打士兵,士兵为军官洗衣做饭;疟疾,斑疹伤寒, 霍乱等传染病肆虐,许多士兵染上疥疮......。为医治皮肤病,扬库用一个大缸土法配制硫醚消毒液,每天亲自给他们全身涂刷一遍,几天后就把疥疮治好了。

会见中共代表周恩来

1940年夏,扬库同波兰医生傅拉都和匈牙利医生沈恩一起,作为援华医生代表,到重庆会见中共代表周恩来,提出到共产党军队服务的请求。周恩来向他们阐述了国共合作的复杂形势和暂时去不了的原因,说无论在哪里工作,他们都是为中国人民抗战服务,是对中国人民的宝贵支持。傅拉都和沈恩立即理解了周恩来的话,而杨库的脑子却一时转不过弯来。他想,“与其在反动派军队中工作,不如回国去算了。”于是他写信给罗共中央要求回国。在等待罗共回信的日子里,他在重庆阅读报纸和医学专业书籍,同中共代表处的王炳南结成朋友,经常在一起讨论国际问题和中国形势。不久他收到了罗共总书记特拉戈诺夫签署的回信。信中说,“目前不是讨论回国问题的时候”,要求他“尊重中共安排”。这样他才安下了心。

1940年10月,扬库和他的医疗队先后被分配到宜昌前线、江西北部和湖南的部队医院工作。为改善伤病员的生活条件,他们用当地盛产的竹子制作病床,稻草做成床垫。有一天富华德医生得了肺充血。扬库受部队派遣,只身一人翻山越岭,北渡长江,走了整整三天到达富华德所在的医院为他治病。

当时“西班牙医生”同欧洲通信很困难,国外信件送到图云关后,很难到达他们所在的部队。而外文报纸更是没有。从英国来华的轮船上扬库已开始学习汉语。在此基础上,他到中国后继续见缝插针学习汉语,能认识3000来个汉字。这样他能读懂中文报纸,把一些重要新闻翻译成西班牙文,通过邮局发给分散在各地的国际援华医生。

1941年初他们又回到图云关,遇见新四军军长叶挻将军和陈毅政委。他们到这里是为自己的部队寻求医生和医疗设备方面的支持。可是红十字会会长不放人,蒋介石不让任何医生去北方新四军营地,叶挻和陈毅两位将军只能空手而回。

1941年6月23日从报上获息希特勒德国向苏联发动进攻。“西班牙医生”经协商决定参加苏联红军,去消灭法西斯,保卫苏联,解放他们的国家。经周恩来同意,他们派代表到重庆向苏联大使提交了一封信,信件转到莫斯科,几个星期后收到回信说,“苏联政府认为,他们在中国的工作也是对反法西斯战争的支持,因为中国军队抵抗并牵制了希特勒盟军 - 日本的很大一部分军事力量。”于是他们决定为保卫苏联基金捐款,扬库捐出了自已全部积蓄,有好几百美元。

在云南边境地区工作

1942年初,日本侵略军占领了整个印度支那。扬库被分配到云南省同越南和缅甸接壤的蒙自山区部队工作,在这里他们又建起一所医院,还搭起一个简陋的手术室。

在云南,他们接触并了解到当地苗、纳西、藏等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和习惯。这些地区的老百姓生活虽贫苦,但对国际援华医生却很热情,他们卸下自家的大门让他们当床睡,用稀饭、烤红薯、花生米和自家酿制的白酒招待他们。

这里的卫生状况很差,没有消毒条件,“西班牙医生”就通过煮开水产生蒸汽来消毒医疗用具,用烙铁熨烫来消毒病号服。每次从医疗室出来都要仔细检查衣服,以免携带病菌受感染。但最终扬库还是感染上了斑疹伤寒,高烧两周不退,人消瘦了,头发大量脱落,常常呓语,病情危急。德国医生贝尔从很远的地方赶来为他精心治疗,扬库医疗队的一名中国女护士为他精心护理。这样扬库的病情才逐步好转,身体得到康复。

在扬库医生离开中国前,他所属的部队向他颁发了一枚金质奖章,以表彰他为中国军民防病治病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到缅甸丛林里参加抗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决定参战,加入反法西斯联盟。日本侵略军很快占领了欧美在亚洲的殖民地,1942年12月, 经周恩来同意, 在中国红十字会的安排下,扬库同贝尔、富华德、顾泰尔、傅拉都、柯理格、陶维德和何乐经等医生一起,随同中国部队乘坐一架美国运输飞机离开中国,飞越喜马拉雅山,当天抵达印度北部,后经加尔各答 来到设在比哈尔省蓝姆迦村的中国军队训练中心。经过几个月的培训,扬库通过考试取得了汽车和坦克车驾驶执照,之后他们进入缅甸北部的丛林参加抗日战斗,为当地军队服务,同时与中国共产党保持着联系。

日本投降后,“西班牙医生”于1945年10月乘美国飞机回到欧洲,然后各自返回自己国家。1946年1月扬库回到了布加勒斯特,完成了支援中国人民抗日任务。1947年12月,扬库同24岁的护士玛丽娅·葛隆伯戈结婚,先后生下安卡-里娅、塔妮娅、娜迪娅 和安德列等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历史还以清白,名誉得到恢复

回国后,扬库被任命为罗国防部卫生局副局长,上校军衔。1952年初,因去西班牙被无辜怀疑为“冒险分子”,而接受审查,被降职后调到克拉约瓦警备司令部工作。三年后部分恢复名誉,回到首都,在布加勒斯特医学院学习核医学,1958年到莫斯科进修放射性同位素。1959年4月,扬库又因被怀疑在“中国抗战期间为国民党蒋介石服务”,被解除军内职务。好在曾任周恩来秘书的中国驻埃及大使陈家康为他写去了书面证明,“杨库于1939年同西班牙国际纵队一批医生来华援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来华后他们要求到十八集团军(前红军)去,由于当时条件不许可没有去成,因而留在国民党军队中工作,在华期间经常同我们保持联系。”这样扬库的这段历史才被还以清白,名誉得到恢复。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罗马尼亚白求恩的功绩

1972年10月,受时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王炳南会长的邀请,扬库夫妇和柯列然夫妇一起来到中国访问,参观了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亲眼目睹了这些地方发生的巨大变化。

1979年4月,扬库夫妇再次应邀访华,同老朋友王炳南再次见面。

1990年5月9日,扬库医生因心脏病逝世,享年80岁。

胡锦涛主席2004年6月访罗时,扬库的女儿塔妮娅应邀到罗马尼亚总统府参加会见,并受到胡锦涛主席的访华邀请。不久,塔妮娅兄妹四人应邀到中国访问,受到国务委员唐家璇,全国友协会长陈昊苏的亲切接见和宴请。

2005年9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举行, 扬库的女儿塔妮娅女士和柯列然医生夫人柯婧璞应邀到北京参加庆祝活动,并接受了作者本人的采访,讲述了两位共产主义战士在中国的抗战历程。(作者:骆东泉 罗中友协副会长)

记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达维德·扬库的抗战故事(组图)- 新闻

1942年秋扬库医生同他医疗队的中国护士合影留念(照片由达妮娅·扬库提供)

记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达维德·扬库的抗战故事(组图)- 新闻

1940.4.21扬库医生所在的15师红十字医院卫生队在江西北部战区合影纪念抗战三周年(照片由达妮娅·扬库提供)

记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达维德·扬库的抗战故事(组图)- 新闻

1979年王柄南在北京亲切会见扬库医生(照片由达妮娅·扬库提供)

记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达维德·扬库的抗战故事(组图)- 新闻

扬库医生为一中国病人做手术

记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达维德·扬库的抗战故事(组图)- 新闻

中国部队授予扬库医生金质奖章,以表彰他所作出的杰出贡献(照片由达妮娅·扬库提供)

记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达维德·扬库的抗战故事(组图)- 新闻

2004年友协会长陈昊苏亲切会见扬库医生子女(照片由达妮娅·扬库提供)

相关推荐

  • 记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达维德·扬库的抗战故事(组图)- 新闻

    国际共产主义,扬库医生1939年在中国(照片由达妮娅·扬库提供) 国际在线报道:罗马尼亚Titruviu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了由罗马尼亚的白求恩式医生达维德·扬库(David Iancu)的女儿塔妮娅整理而成的《达维德·扬库: 1937-1945在中国-西班牙前线9年的日子》一书。

    诗词赏析
  • 纪念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诞辰129周年

    国际共产主义,129年前的今天诺尔曼·白求恩同志,诞生于加拿大格雷文赫斯特城的一个牧师家庭。白求恩同志怀着对中国人民的诚挚感情和对正义事业的坚决支持,1938年1月,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诗词赏析
  • 游洋楼丨傅莱旧居 • 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国际共产主义,傅莱旧居位于和平区云南路48号。他先后在天津德美医院、马大夫医院任职,一边从事抗日救援的工作,一边四处寻机参加八路军。

    诗词赏析
  • 共产国际:那段尘封的红色历史,在满洲里还能找到印记

    国际共产主义,对于大部分80后甚至部分70后来说,“共产国际”都是一个陌生字眼了。所以,有必要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共产国际”:共产国际又名第三国际,1919年3月在列宁领导下于莫斯科成立,那时俄国无产阶级已经革命成功,建立苏维埃政府。第三国际本名“共产国际”,区别于第二国际的本名“工人国际”。

    诗词赏析
  • 读有所思"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粗读浅谈

    靡不有初,下民之辟, 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使用了“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一古典名句,让我不禁好奇查到出处即:《诗经·大雅·荡》。

    佳句赏析
  • 张作相儿子贼有骨气,不满扣押张学良,拒绝蒋介石封官!

    张廷枢,作为奉系二号人物的张作相,在张作霖死后,把一把手的位置给了张学良。当一切无可挽回后,张作相选择了隐居,一生拒绝做汉奸。张作相有9个儿子和11个女儿,次子最有作为,不满老蒋扣押张学良,拒绝其许诺的高官。晚年张作相张作相 在1881年2月9日生于今辽宁义县杂木林子村。

    美文欣赏
  • 这才是真正的邓颖超纪念周恩来的全文《海棠依旧》

    海棠依旧,海棠依旧作者:邓颖超主播:温晓萍春天到了,百花竞放,西花厅的海棠花又盛开了。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这个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就爱上了海棠花,也就爱上了这个院落,选定这个院落,到这个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

    诗词赏析
  • 张志和故居

    张志和简介,张志和故居,位于四川省邛崃市临邛镇城东“天下居”。1912年入北京陆军预备学校;1914年入保定陆军

    美文欣赏
  • 周恩来提议拍摄的电影、90年前的泥瓦匠证书……都将亮相上海这座“世界级”博物馆

    真如寺,世界技能博物馆建设是我国申办世界技能大赛的一项庄严承诺,博物馆将于2021年9月上海世界技能大赛举办期间同步建成,旨在展示国际技能发展历史和最新潮流,推进世界技能合作与交流,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成世界技能组织的重要分支机构,同时也将成为世界技能展示中心、国际技能合作交流平台、国际青

    美文欣赏
  • 毛主席经常熬夜,一生“按月亮办事”,原因却是这个

    周世钊,1957年5月6日,清晨4时30分,在北京伏罗希洛夫下榻处,毛泽东前来送行。伏罗希洛夫是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来中国访问了20天,即将离开中国去印度尼西亚访问。“20天来你累了吧?节目可能紧了一些,你是不是没有休息好?”毛泽东关心地问。

    美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