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媒体看商城】《河南日报》:青山不老写新篇 “黄柏山精神”征文结硕果

【媒体看商城】《河南日报》:青山不老写新篇 “黄柏山精神”征文结硕果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19-12-09 23:06:28
阅读:

2018年5月21日,本报在一版重磅推出长篇通讯《青山不老》,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报道的主角就是大别山腹地的信阳商城县黄柏山林场。

63年来,黄柏山人以场为家,接续奋斗,以“绿了青山白了头,献了青春献子孙”的无私奉献精神,三代植绿一座山,夫妻同护一片林,父子兄妹齐上阵,宁可人下岗不让树下岗,孕育出全省森林覆盖率最高、集中连片人工林面积最大、林相最好、活立木蓄积量最多的国有林场。黄柏山林场的美丽嬗变、华丽转身,是一本坚守初心的生动教材,是一部保护生态的风雨传奇,是一曲绿色发展的奋进乐章。

7月27日,宁静的大山迎来一次特殊的颁奖典礼。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文学爱好者,在“黄柏山精神”征文大赛中脱颖而出,他们以情为纸,以感为笔,再次唱响敢干、苦干、实干、巧干的“黄柏山精神”。 

【媒体看商城】《河南日报》:青山不老写新篇 “黄柏山精神”征文结硕果

黄柏山精神征文颁奖仪式

据介绍,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宣传和弘扬黄柏山精神,2018年9月起,商城县委宣传部、黄柏山林场、商城县文联举办了“黄柏山精神”征文大赛活动。组委会从700余件参赛作品中,最终评选出特等奖作品1名,一等奖作品2名,二等奖作品10名,三等奖作品20名,优秀奖作品29名。优秀作品将结集出版。

【媒体看商城】《河南日报》:青山不老写新篇 “黄柏山精神”征文结硕果


【媒体看商城】《河南日报》:青山不老写新篇 “黄柏山精神”征文结硕果


 黄柏山展览馆里,展示了河南日报2018年5月21日《青山不老》的报道。

  新闻链接:

“黄柏山精神”征文大赛评选结果

特等奖作品

248 号作品《黄柏随想》(散文) 余凌宏

一等奖作品

603号作品 《黄柏山精神,或草木的修辞》(诗歌) 张芝豪

387号作品《 一座山的风花雪月 》(散文) 李梅

二等奖 作品

167号作品《脊梁赋》(诗歌) 冯金彦

047号作品《捡漏》(散文) 沈靖

117号作品《黄柏山精神之歌》(诗歌) 林杰荣

507号作品《风景背后风景线》(散文) 雷咸魁

489号作品《在黄柏山,选择心灵的守望和飞翔》(诗歌)蒋戈天

563号作品《守望》(散文) 丁大成

150号作品《结缘黄柏山》(散文) 乔克清

448号作品《仰望黄柏山的精神海拔》(散文) 王冰

306号作品《黄柏山,邂逅两棵树和一个人》(散文) 何永康

055号作品《群峦深处黄柏山》(散文) 喻国强

三等奖作品

462号作品《在黄柏山,一个守林人的诗》(诗歌) 马冬生

141号作品《在生态黄柏山森林深呼吸》(散文) 苏要文

006号作品《微冰雕里的黄柏山》(散文) 李阳波

037号作品《黄柏山韵》(散文) 陈浩

336号作品《黄柏山:绿色丝绸,英雄气概或华美诗章》(诗歌)王超

318号作品 《黄柏山境界在景象中纵横》(诗歌)王祥林

178号作品《黄柏山山水课里有美学》(诗歌)王爱民

049号作品 《种下一座青山》(诗歌)肖忠兰

012号作品 《黄柏山新貌》(诗歌)杨康

263号作品《大山上的行走或树的坚韧》(诗歌)康湘民

071号作品 《黄柏山精神的比喻或象征》(诗歌)罗燕廷

380号作品 《爷爷的手相 父亲的面相》(诗歌)田洪元

220号作品 《黄柏山的弯月》(故事)刘昌国

567号作品 《三月黄柏山》(散文)王亚运

202号作品《不老的传奇》(散文)丁迎新

470号作品《我与黄柏山割舍不了的亲情》(散文)张绍金

145号作品《当黄柏山重新将万物悬起》(诗歌)徐俊

605号作品《黄柏山礼赞》(散文)黄阔登

009号作品《大山的脊梁》(诗歌)熊伟生

297号作品《家在绿水青山中》(散文)乐祥涛

特等奖作品《黄柏随想》(散文)

黄 柏 随 想

余凌宏

向昔,雩娄南乡,崇山峻岭间黄檗丛生,尝以黄檗山称谓。然,为避“天下三黄檗”之虞,且“檗”、“柏”相通,后名黄柏山。这也许是当地人质本的聪慧与大度,终为“有别于他山”,千回百转,尽显丰姿,却也闻名遐迩。关于商城黄柏山的“前世今生”,文人雅士备述详尽,读之自可领略山水风情与文史轶趣。敬畏之余,总觉得那是片神奇的山野,而流连景致未必就能了然于心,也是一种悠然的纠结,恰能作些考量或探究。

黄檗只生于灵秀山林,其树婆娑多姿,性味苦寒,皮特花奇,堪大材而入药,居山野而俊逸。但,也正是其功用的广泛性(外皮可入药,中栓层宜做软木塞,树干坚硬,是枪托的首选之材),虽处密林山野,却非“无何有之乡”,屡遭过度砍伐,鲜有大株存活。所幸黄柏山尚有几株百年黄檗。佛教在魏晋即传中土,衍生出几多派系,其中的临济宗始创于唐代,祖庭却在两地,福建福清与江西宜丰皆有黄檗山宗寺,但的确都与希运宗师有关,且谥号为“断际禅师”的一代高僧,竟以“黄檗希运”为别号,可见黄檗之非凡,故曰“天下两黄檗”。如是而言,黄檗之于希运,近乎菩提之于佛主,自当玄妙。一言一蔽之,彼黄檗此黄柏皆称一物,灵动幻化,巧遇机缘,遂为佛家的伽蓝之所。还有一点要提及,此“三地”同处“北纬三十度”线附近,自然演绎出名山大川的神秘与深海大漠的诡异。学者们断言,这与地球的内部机制有关。虽难解深奥,以愚迷盖之,一如挂在树上的苹果,其上半部异常靓丽多彩,天地灵气所致否?前些年,央视《北纬三十度线》剧组,未涉足黄柏山,的确是各自的遗憾。

曾几何时,一位僧人在黄柏山报恩寺前,栽下两棵银杏,日月轮转,沧桑经年,千余载过往,愈显挺拔郁秀,生机蛊然,实为镇山之物。中国现存的佛家名寺宗庙,大多兴建于魏晋唐代,就其规制而言,北魏时期的气势恢宏,法力彰显,几大“石窟”可为佐证。而唐代寺宇山门内敛,虚怀若谷,如法门寺、慈恩寺及少林寺皆如是。“报恩寺”或其前身的渊源,当早于唐代,因它有开阔的山门,这可从两棵银杏树的间距看出端倪。无念禅师兴建“法眼寺”时,已是宋明时期的佛性禅意了。宗寺总与名山为伍,悟道常倚玄冥天机。“伽蓝之内,花果蔚茂,芳草蔓合,嘉木被庭”…“野兽穴于荒阶,山鸟巢于庭树,游儿牧竖踯躅于九逵,农夫耕稼艺黍于双阙”。这近似于黄柏山的景致写照。

大别明珠,黄柏之山。幽远而清古,空灵且神秘。逶迤多姿彰其形,人文深厚显其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相传“黄花天子”在此败于官军,气数使然?而作为“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形胜之地,却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历史,也许这要看如何理解“非亲勿居”的古训。“观阵山”与“五里山”也算是黄柏山的余脉,且近在咫尺,当年“黄花天子”与杨腊红鏖战黄柏,观阵山是中军大帐,故而得名,然竖子终难成名,仅只留下凄美的传说。“千里跃进大别山”后,刘邓的“前指”曾设在五里山,运筹帷幄,决战千里。逐鹿中原,彪炳千秋。所以,历史人物的个人魅力是一方面,而事态运势与人心向背,又是另一方面。大别山映带吴楚,指顾四方,任谁都要据之。这个地理人文优势毕竟溯古源今。

黄柏山森林公园,的确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没有土地的裸露,更没有空气的污染。植被绿茵可人,峰峦起伏柔美,给人以恬静舒适的温馨。即使是奇峰断崖,也多有瀑布水帘妆饰,不至让人感到视觉震撼的威逼。不妨再宏观的认识一下,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位地理学家在中国地图上,将黑龙江的黑河与云南的腾冲画了一道连线,同时指出:西北侧贫脊,东南侧富庶。这便是著名的“胡焕庸线”——自然科学家一旦关注社会经济,视角独特,切中要害。以拙见推之,如若再沿与此线相交的“北纬三十度线”东行,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多为中国的富庶宜居之地,黄柏山赫然在列。旅游景区的自然风光,当要具备相应的审美形式诸元,既是奇丽和谐的生态平衡,亦显物竞天择的个性张扬。所以,天下景致各不同,其行旅价值也各异。有的去处只适于即兴浏览或激情体验,而有的地方则要潜心感悟与细致研修,黄柏山无疑属后者。自然美的情趣总会存留在人们的意念定势之中,而劳动创造与求真尽善的物化才是美的本质。

绵延的群岭,林木葱郁,纵横逶迤,云山共为一天地。所处的周遭,千沟万壑,植被多姿,人景映照两相宜。狮子峰一带的景物,不知存在了几千万载?但若没有玻璃栈道和全息观景台,则断然没有全新的视角,定难有悬崖峭壁上的“凌波微步”,也难以在雾里云间捕捉“云宫迅音”的高妙。

作为大别山的腹地,因景致的清秀旖旎,自然给人以乾坤挪移的神秘,也有季节错位的疑惑。山下芳菲已尽,山中百花争妍。城中喧嚣燥热,林间清幽温润。秋风未扫落叶,朔气已然山林。即便是在大雪封山的冬季,大山也不全在沉默之中,这里有生机的萌动与韶华的蜇伏,枯枝落叶的寂灭,化为另一种形式的重生;黄柏山的松竹杉柏繁茂,远望之蔚然,近观之巍然,以此形成森林公园的主调,自不待言。仅论山油茶的神奇,此树生于高山坡地,乱石岗峦也无惧,能从崖石缝里傲视群株,枝叶繁茂,青翠素荣。虬曲苍劲的根部倾诉着生存的艰难,玉树临风的姿态却昭示着傲然风骨,这颇有深意。它的果实会在枝上孕育一年,待来年的花蕾绽放时,才“瓜熟蒂落”。如是,油茶树一年四季都会盎然奋发,精彩纷呈,而茶油成为养生珍品,也实至名归。

黄柏山的夜值得领悟,暮色垂幻,沟壑迷茫。近山融融,远岭悠悠。览物之情万般,感怀之意各异。松涛深沉,竹音曼妙,情怀几经变幻?昼夜更替,阴阳交织,人生几多维艰?月撒清辉,峰峦叠嶂迷幻,溪流缠绵多情。清风出岫,山岚飘渺无形,气韵灵动有致。幽渺寂静,安谧未必绝无声,鸟鸣更显林之深。往夕,明代思想家李贽,世称“叛经逆道”者,其实是思想活跃,但其后期在“花谭书院”的书论文著,却是中庸循理,缘由何在?今夕,黄柏山景区辟有“中国作协创作基地”,奚以之为?

以前山里人的可贵之处,在于顺其自然,从来不搞规横生产。依山傍水盖房,随冲就坡造田。秋狩冬猎,春耕夏收,即使进山打柴,也只砍枯枝败株。山中多养黄牛,这倒不以为奇,奇在放养方式。农闲时成群的放置于山间,十天半月不闻不问,有用时凭着脖上的铜铃寻之。禁猎前,山里人也下“套子”,必先标出警示,以免误伤人畜,但若是猎到了孕兽幼崽,定会放生。这里人居住分散,但也息息相关,谁家杀猪了,五里八山的都来分肉吃,记在帐上,“推磨”返还。这是何等淳朴的风土民情,其间也许蕴含着某种天机密码!是故,山里的规矩井然,且是那种与生俱来的自我约束,也正是山之魂水之魄的昭示。否则,怎会留下这片神奇的净土!黄柏山人,多为务林人,六十年前,筚路褴褛,以啟山林。如今看到的景区道路,堪称蜿蜒平坦,也是森林公园的妆点,但它当时的功用,只是林场的生产便道,且都是手挖肩挑修就的,这又是怎样的苦干实干?山里人成天钻山沟,似乎没见过什么世面,但他们最懂得登高远望的道理,有了见识,自然也会敢干巧干。

黄柏山辟为景区之后,名声鹊起,游人如织。有一点令人感叹,万千游客,山林行旅,这里竟然还是一尘不染!其中当有圣界使人虔诚的因素,也有环保意识的强化,更是黄柏山人固有的对大山的敬畏与爱恋。就理念而言,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状态,黄柏山森林公园,正彰显着人与自然两相契合的曼妙。

常能见到黄柏山的卓然风姿,真想一睹它的精神颜容。古言圣主明时,日月光华。只有时代观念的更新,党委政府的引领,才有地域文化的升华。大山挺起脊梁,溪流不舍昼夜。黄柏山最早的一代务林人,艰苦创业,呕心沥血,他们虽大都长眠于地下,冥冥沟壑之间,仍弥留着拓荒者执着而深情的守望;随后的中生代,几经磨砺,初心不改。舍小我之得失,重大山之清秀,终使场区的林木储量与树种品类,成为同行业的翘楚;当代的黄柏山人,凭着“一套好班子”,带出“一支好队伍”,苦心明志,胸怀大局,整合资源,互利双赢,聚集四海英才,笑迎八方来客。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或曰,黄柏山是华丽转身,那也必得是天生丽质,华茂春松,看你如何重新妆扮。即使凤凰涅槃,那更须义无返顾,勇敢担当,否则哪有质的升华。正是黄柏巍巍,仁厚昭然,灌河泱泱,智善悠长。

倘若行旅,不妨远足。踏莽苍而涉溪,适岗峦及山巅,处云雾以沾衣,任思绪之神游。万象缤纷,虚实相间,与其说你去过黄柏山,不如说你感悟着黄柏山。那片神奇的山林,是今人的流连,是子孙的福分,也是生态文明的示范,愿黄柏山精神世代相传。

一等奖作品《黄柏山精神,或草木的修辞》(诗歌)

黄柏山精神,或草木的修辞

张芝豪

1

一棵树在黄柏山遣词造句,它纵横的根须

攥紧了风声与晚归的鸟鸣

岩石嶙峋,一棵树胸怀苍凉

守候四季,一棵树写下的笔划如此遒劲

横平竖直

在黄柏山,一棵树是水杉、松树、银杏

一棵树也是我脉络相连的姊妹和兄弟

一棵树是一个人,他在大山里行走

像石头一样缄默,像轻风一般喧哗

在春天里返青,一棵树是他挺拔的背影

一棵树细数枝头上的星光,等待花开

我知道,一棵树的体内是春天的子籽

仿佛词语,在黄柏山发芽

2

一棵树、一座山,或一群人,谁是谁的偏旁

谁又是谁草木蓊郁的前世或今世

在黄柏山,我放下尘世的喧嚣

学会倾听,像一棵草倾听草尖上的落日

一朵野花倾听它体内的灯盏

与铃声。而一棵树,总是怀抱苍翠与阴凉

倾听陡峭的岁月,被枝条一笔带过

波澜不惊

林场人由远而近的背影,和踏响的跫音

是一座大山的回声

被一支笔倾听,在一页纸笺上青翠欲滴

3

绿了青山白了头,献了青春献子孙。这不是什么

豪言壮语,这是黄柏山人用生命写下的誓言

和座右铭

是三代植绿一座山

是夫妻同护一片林

是父子兄妹齐上阵

是春天染绿了荒山,是流年润色了韶华

是扎根于大山深处,用梦想拔节的传奇

封山育林,清除杂灌,在黄柏山

谁像水杉林一样挺拔和葳蕤

谁像黄山松,或立或卧于山崖与乱石

又是谁,像一丛紫荆花与杜鹃

这纷至沓来的花朵,是他吐蕊的心事

4

在黄柏山,草木葱茏,风声浩荡

一棵树旁逸斜出

题跋春天的时光

森林旅游,森林康养,一片树叶儿的

负氧离子,鲜活了一枚

活色生香的词语

此起彼伏的鸟鸣,叫空了一座山的宁静

揣在怀里的芳菲

是我绵延起伏的呼吸

用一棵树,为一座山立碑

它扦插的乡愁

像春天,郁郁葱葱,漫无边际

一等奖作品《 一座山的风花雪月 》(散文)

一座山的风花雪月

李梅

像三两粒种子,我们被风携带着,进入黄柏山。晨雾还未散去,在一重一重的山间,也在山头和山腰缭绕,若隐若现,美丽如谜。阳光一路相随,云成五彩,在远山后堆叠成山的形状,层云与山峦相伴,云是另一重山,千峰如翠,绵延在大别山腹地,作为一粒种子是幸福的。

这里要感谢黄柏山里的风,一座山里的风与众不同,让入山的人觉得安宁,并渴望继续深入。风在几千公顷的黄柏山森林公园来来回回,风里带着苍翠的绿意,带着大山里野茶的香,带着一缕缕农家炊烟的袅袅之意,带着灌河水氤氲的湿气,风牵引着你在山水之间,在盘旋的山路上起伏寻觅。

入山即为安。人行走在山水之间,好似一粒遇见土壤的种子,希望可以落地生长,又好像是静默而又灵动的音符,是长卷的水墨上散落的一滴,我们安静地行走,偶尔也会驻足停歇,背依大山,等待一朵云停在头顶。

以风为媒,山光水色尽览,从大瀑布到滴翠湖,从法眼寺到大峡谷,就这样假想自己是一粒种子,在山水之间穿行,在风的衣襟里停歇,天气晴好,风也格外地清新和温暖,一粒种子撷取了天地的精华,撷取了这里的温度、湿度和天然的环境,在春日的这一天,选择落在黄柏山,完成一次精神的生长。

一粒种子遇见黄柏山是幸福的。这是养在深闺的黄柏山,山明水秀,层峰叠翠,溪流瀑布,祥云蓝天,无论是鬼斧神工的九峰尖、万丈崖瀑布旁,还是李贽书院旁和无念湖畔,哪里不是一粒种子安身的风水宝地,在黄柏山里,无论是遇见息影塔前的五百年历史的古松,还是塔右前方一株古麻栎,千亩竹园里苍翠的毛竹,或者是法眼寺前一株千年的古银杏,还是迎客松、摇钱树等古树名木,你都不必惊慌。

在这片覆盖率极高、植被丰富,景观遍布的山间林场,你将成为几千种植物中的一员,你将备受呵护,安心幸福。然而,一粒种子怎样才能真正来到这里安身立命,以至于成为我们眼前的修竹密林,成为我们眼前的大美山麓,如风一样不知疲倦地携带树种到这里的神秘人是谁,他们是怎样如“像风的手抚摸着你”的圣母一般,将生命带到这片曾经的荒芜之地?

昔日黄柏山,曾经裸露荒芜,经历战火,饱受砍伐之苦,大小几十座山峰,目之所及,一片空无。时光倒回1956年,时值深秋,第一代护林人跋山涉水、餐风露宿,从造就黄柏山第一片人工杉木林开始,他们和社员们肩挑背抗,忍饥挨饿,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从一片林到另一片林,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为了心中的绿植梦想,坚守了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时光艰涩,物质匮乏,精神永恒。

是的,将我们送入山里的是这清新的山风,是风的低吟,是风的抚慰,而将第一粒树种带入这山里的,是这些无私无畏的护林人,山风仍有歇脚时,而他们倾心守护山林,坚持不懈,年长日久,如今他们已是风烛残年,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矢志不渝的初心,如这簌簌风声,在山间盘旋歌吟。

黄柏山有美丽的颜色,那不仅仅是在秋日,层林尽染,树木深浅错落,形成天然的水墨画,也不仅仅是古银杏一身金黄的衣衫以及落地金黄的裙裾,更不仅仅是阳光洒在滴翠湖上粼粼的波光,如钻石和星星一般闪耀,黄柏山在幽险曲折之外,有她独特的美丽山色。

即使如此勾勒,你可能还会想到日落时候的霞光,在黄柏山的傍晚,落霞一丝一缕,变化多端,如同热烈的诗行,或是霞光万丈,色泽明媚,美丽如绸,或者宽阔辽远,像是波澜壮阔的海洋,你只觉得目光被紧紧地攫取,那是黄柏山给来者的回眸和笑意,给安歇在山里的人的灵魂诗卷。

这些都是美丽的颜色,是险峻适度、幽艳有余的黄柏山别样的精致,但有一些美丽,在春日的山间,给你不同的惊喜,那是黄柏山的山花,是大别山腹地别有的烂漫。别着急,在山水之间,一样是云如絮白,天是均匀而难以复制的蓝色,云朵惬意自由,如自然的画师着水墨在蓝底的纸上缓缓点染,天、云、山、树、瀑、石、水,一层又一层,构成自然的天然叙事。

就在这样自然的山水叙事之间,你有时会遇兰草花,这时,你经过山里的那些风里的香气便有了来处,兰花生在草丛,或者山涧旁边,或者马尾松下,野生的大别山幽兰,天性淡雅,空谷留香,成为黄柏山里最为朴素的所在,幽居山野,她们素心细叶,默默无闻,但自成芬芳,格外精神。

更有好看的映山红,如果是在四月入山,你会遇到她们,遇到那些独特的身影,一丛独放,在山间兀自喜悦,或者许多株成簇,片片火红,更有漫山遍野时,映山红在山峰之间、山坳处、山顶上,令来者驻足赞叹,有时一株花临水照影,有的一枝欢笑,与巨石刚柔并济。

我想到这些山花,想到她们有美丽的颜色,源于一张老照片,那是一张护林人的旧照,照片上是两位年轻女子,一位身着淡粉上衣,浅色裤子,她背倚一棵松树,正在笔记本上认真地记录着什么,她身材窈窕,面容姣好,素雅宛若这山里的兰花,另一位女子身着红色上衣,咖色裤子,正用工具测量一棵树,端庄朴素,上衣的颜色恰巧就是映山红的颜色。

这是两名女护林员,她们正值青春,隐入山林,没有图文并茂的介绍,我并不知晓她们是谁,为何选择呵护一座山,守候一棵棵树,这只是她们最为普通的工作瞬间,和她们要日日穿越荆棘,翻越山脉一样平常,终年与大树花草为伴,也与丛林、松鼠为伴,直至栖守在这山间,成为这山里的一株兰,一丛映山红。

她们是这山间芬芳的花朵,也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嫣然女子,是这山林的守护女神,有一种美丽,树木知道,森林知道,大山知道。

我们去山里寻找一些雪,我相信冬天可以看到一座山的灵魂,如同人拂去了尘埃,卸去了华丽的服饰,一座山在冬天素净而理性。沿着一条河流入山,水弯弯绕绕地经过我们流向远方,它的源头在山里吗?会是一片洁净的雪花吗?转眼已是冬日,仍然是风携带种子一样的盘旋而至,时间是在傍晚,隐约可见一些炊烟的诗意,四季更迭,山静默着,待你再来,无论是数年一次的重访,还是春去冬来的探望,从不辜负。

初雪未落,山色清晰,一些水流写满眷恋。我们先是去看滴翠湖,滴翠湖半山环抱,安静泰然,如天空留缀在大地上的一块水滴样的翡翠,她清秀自然,玉质一般,又像是半弯的月亮,藏在大地的心里,从滴翠湖出来,遇着几个安徽金寨的山民,这才想起黄柏山在鄂豫皖交界的地方,三地交互,珍藏着一座山。

后寻铜锣潭迷了路,想起七八年前去过那里,也没有觉得特别遗憾,倒觉得另有一番蜿蜒别致。山中景观遍布,未必次次走马观花,后折至大瀑布,沿着山路向上走,便听见水流淙淙,继续向上,便看见一道水从高处流淌下来,起初很细,突然宽阔,瀑布全石为底,水面以下是整块的巨石,水流倾泻而下,在潭中积聚后,又曲折成为细流,沿着我们来时的路流向远方。

在瀑布旁边小坐,隔着竹叶和树丛可以听到水声喧响,感觉如在幕后,如隔雨帘,一道长长的水流,以水的方式叙事和抒情,以水的细腻讲述山的高耸,林的故事。如果是在早晨,山顶会有阳光,从高山顶处照耀下来,水面明亮如同宝石,整个山谷有阳光自成的光芒之瀑,人可以整个沐浴其中,但此时我更近地想到月光,夜幕即将降临,月色如果笼罩,山的景物沉睡,山顶上方的月亮醒着,半弯皎洁,是山的眼睛。如果人乘水滑道从高处而下,如坐月亮船,摇曳流畅,月光如水,人在月光的流泻之中,如牛奶一般丝柔。

并没有月亮如期而至,我们在夜色中缓缓下山,而恰在此时,初雪降落,山静如空。雪从天空,从山顶,从高树,慢慢地落下,山路上渐渐有了一些白色,如此雪落继续,再过一些时间,整个黄柏山在雪的覆盖之下,一片圣洁。最为皎洁的月光和最为纯净的山雪是什么样子,我们不得而知,也无福得享,匆匆经过山里,经过一些风景,终是痕迹浅显,而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在山里的人,他们安然度过那些水一样的月光和那些寂静无声的雪夜,才会知道山的秉性,山的仁厚和山的幽秘。

雪落黄柏山,四围环山的法眼寺,在雪中隔绝了尘世,是一处安宁的所在,环山起伏如同莲花的花瓣,雪落莲花,寺如在蕊中,这里是护林开始的地方,寺前的无念湖在雪中无声,时间在寒暑易节中缓缓流逝。

入山一日或者几日,我们感慨如入圣境,氧气充足,庆幸得入桃源,而一代又一代人坚守在山里,守护着这层层山,重重林,度过黑夜里的月光和冬日里的冰雪,是青春和生命的折叠,是一座山的幸运,是一些人和黄柏山旷日持久、忠贞不渝的爱恋。

与山相守的一生是沉静的、坚实的,也是高耸的、峻拔的,用一生的时间,去读懂这山上的每一株树,用一生的时间和一座山的历史与文化息息相通,这样一生的静谧和璀璨,本身就是喧嚣现世里的一座无法攀越的精神山峰!白雪覆盖了一切,而覆盖不住他们无闻的名字和经年守望的初心,也许你不知道他们是谁,但这雪里的每一棵树,每一丛荆棘都在无声地讲述他们的故事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