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欧阳修诗中的宜昌,原来是这样……

欧阳修诗中的宜昌,原来是这样……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19-12-04 18:27:07
阅读:
欧阳修诗中的宜昌,原来是这样……

欧阳修山水诗《夷陵九咏》通考

文|欧阳运森

本文由三峡广电公众号首发

欧阳修诗中的宜昌,原来是这样……

据同治三年(1864)《东湖县志·杂录志(上)》载:欧阳修有《夷陵九咏》:一、《三游洞》;二、《下牢溪》;三、《虾蟆碚》;四、《劳停驿》;五、《龙溪》;六、《黄溪夜泊》;七、《黄牛峡祠》;八、《松门》;九、《下牢津》。

欧阳修诗中的宜昌,原来是这样……

欧阳修石雕像

一咏:三游洞

漾戢泝清川,舍舟缘翠岭。

探奇冒层嶮,因以穷人境。

弄舟终日爱云山,徒见青苍杳霭间。

谁知一室烟霞里,乳窦云腴凝石髓。

苍崖一径横查渡,翠壁千寻当户起。

昔人心赏为谁留,人去山阿迹更幽。

青萝绿桂何岑寂,山鸟嘐嘐不。

松鸣涧底自生风,月出林间来照席。

仙境难寻复易迷,山回路转几人知。

惟应洞口春花落,流出岩前百丈溪。

欧阳修诗中的宜昌,原来是这样……

三游洞位于宜昌城区西北7公里长江西陵峡的峡口处的山崖上。2006年5月25日,三游洞摩崖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游洞地势险峻,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呈不规则长方体,洞深约30米,宽约23米,高约9米,地质上是因地下水沿岩层岩面不断渗透溶蚀,并经塌陷而形成的石灰岩溶洞。它的地层地质年代为寒武纪,距今约五亿至六亿年,洞中岩石褶皱起伏,断裂纵横,千姿百态,有似圆若方的钟乳石柱三根,垂直平行横列,将洞隔成相通的前后两室:前室明旷,诗文满壁;后室幽奥,旁有耳洞,可通于外。后室顶部空圆若悬钟,以石投击,其声如钟,石子落地,其响如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

欧阳修诗中的宜昌,原来是这样……

三游洞景色奇丽,曾被古人喻为“幻境”。历代途经夷陵(宜昌)的文人骚客,大都到此一游,并吟诗、作赋、写文、绘画,题记写景抒怀,以楷、隶、行、草各种书法形式,镌刻于石壁之上。今洞内外尚存有宋代欧阳修题记、明代重刻之《三游洞序》等各种壁刻和碑文40余件,是古代留下的宝贵文化史料。

三游洞前,是清澈碧透的下牢溪,水石相击,飞珠溅玉。沿洞旁小路登上山顶的可至迁移复建于此的至喜亭,在三游洞西眺,可见大江雄姿。在那峰峦叠嶂之中,长江像一把利斧,辟开一线通道,直泻西陵峡口,激流咆哮,破门而出,流经三游洞旁,则水势转平,江面豁然开阔,呈现险夷交替之奇观。

二咏:下牢溪

隔谷闻溪声,寻溪度横岭。

清流涵白石,静见千峰影。

岩花无时歇,翠栢郁何整。

安能恋潺湲,俯仰弄云景。

欧阳修诗中的宜昌,原来是这样……

下牢溪位于宜昌市夷陵区西陵峡北岸,发源于宜昌市夷陵区牛坪垭,自北向南流经柏木坪、白马岭、覃家庙、姜家庙,至三游洞注入长江,全长26.7公里。下牢溪溪水清澈见底,碧澄如玉,蜿蜒曲折入层峦叠嶂之中。溪的两岸奇峰竟秀,翠林藏莺,繁花戏蝶,飞泉鸣琴,一步一景,幽静美妙,秀丽动人。

三咏:虾蟆碚

石溜吐阴岩,泉声满空谷。

能邀弄泉客,系舸留岩腹。

阴精分月窟,水味标《茶录》。

共约试春芽,枪旗几时绿。

欧阳修诗中的宜昌,原来是这样……

虾蟆,亦称蟾蜍,俗称蛤蟆。虾蟆碚在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境内的灯影峡,江边原有一尊大石豁然挺立,好似一只张口吐舌、睁眼鼓腮的虾蟆。奇怪的是虾蟆背后岩石中有一股泉水四季长流,水味甘甜。泉水从虾蟆后面的岩石中浸透而出,又从虾蟆口中流入江水中。用此水烹茶,茶香;用此水酿酒,酒醇。据同治三年《东湖县志·山川》载,虾蟆碚在县西五十里扇子峡,伏绝壁下,临江南岸,大数丈。

最早认可虾蟆碚泉水品质优良的是唐代茶圣陆羽。他在《茶经》中写道:“陕州(“陕”通“峡”,峡州之地,今宜昌市夷陵区)扇子山有石突然,泄水独清冷,状如龟形,俗云蛤蟆口水第四。”景祐四年,欧阳修写有《虾蟆碚》诗。苏辙、陆游、张之洞亦有同名诗作。范成大在《吴船录》中,对虾蟆碚有记载。

清朝嘉庆十四年(1809年),时任国史馆篡修的陶澍(是年32岁)担任四川乡试副主考,他对虾蟆碚记录比较详尽。清同治三年(1864年)《东湖县志》载:“虾蟆泉,在虾蟆碚,其色清,其味美,即陆羽品水味,所谓天下第四泉也。”可惜的是,在峡江航道整治中,虾蟆碚作为障碍被炸除。如今,遗址在石牌风景区内,仅有虾蟆碚后之洞穴,泉水尚存。

四咏:劳停驿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欧阳修诗中的宜昌,原来是这样……

无论是按照宜昌方言,还是现在的拼音,“劳”与“牢”均同语。劳停驿是古时朝廷设在下牢溪入长江口的一个驿站,应该在杜甫《春夜峡州田侍御长史津亭留宴》诗所描写的地方。

五咏:龙溪

潺潺出乱峰,演漾绿萝风。

浅濑寒难涉,危槎路不通。

朝云起潭侧,飞雨遍江中。

更欲寻源去,山深不可穷。

欧阳修诗中的宜昌,原来是这样……

龙溪,有说无考,笔者认为,即位于宜昌市夷陵区黄花镇境内的古龙溪,距宜昌城区约23公里。古龙溪属于黄柏河东支,黄柏河东支发源于夷陵区樟村坪乡的黑良山,全长126公里。西支发源于夷陵区的武郎寨,全长70公里。东西两条支流在夷陵区黄花场附近汇合成干流,长32公里,经夷陵区小溪塔街道注入长江。

黄柏河东支段黄花镇境内称古为龙溪,今称古龙溪,全程12公里,有九滩十八弯。龙溪滩多浪急,洞穴幽绝,泉流飘悬,风景俊秀,天然溶洞古龙宫千姿百态,景色绝奇,珍稀树木中华纹木虬劲苍翠。

景祐三年(1036年)冬,欧阳修到龙溪畔的龙兴寺游览观光,写有《龙兴寺小饮呈表臣元珍》诗一首。凡是到过龙兴寺的人都知道,龙兴寺三面环水,背靠青山。既然龙兴寺被古龙溪环抱着,那么游人要到龙兴寺,就只能乘舟,或过桥(古代是否有桥不可考,如今只有枯水季节才不用乘舟,有滚水坝可行),才能抵达。欧阳修咏龙溪的诗歌作品,正是对古龙溪历史的真实写照。

六咏:黄溪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

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

殊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

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

有说无考,笔者认为即今之黄柏河。古人称溪,今人称河。黄柏河发源于夷陵区内的黑良山,于葛洲坝电厂大坝上游注入长江。

七咏:黄陵庙

大川虽有神,淫祀亦其俗。

石马系祠门,山鸦噪丛木。

潭潭村鼓隔溪闻,楚巫歌舞送迎神。

画船百丈山前路,上滩下峡长来去。

江水东流不暂停,黄牛千古长如故。

峡山侵天起青嶂,崖崩路绝无由上。

黄牛不下江头饮,行人惟向舟中望。

朝朝暮暮见黄牛,徒使行人过此愁。

山高更远望犹见,不是黄牛滞客舟。

欧阳修诗中的宜昌,原来是这样……

黄陵庙古称黄牛庙、黄牛祠,又称黄牛灵应庙,欧阳修称其为黄牛峡祠。黄陵庙位于西陵峡中三斗坪镇黄牛岩下九龙山麓的一块台地上。黄陵庙是长江三峡地区保存较好的唯一一座以纪念大禹开江治水为主体的古代建筑群。这里保存有大量珍贵的有关长江三峡特大水文遗迹和实物资料,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里可称谓长江三峡地区水位变化的资料库。这些资料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水文依据。

黄陵庙,始建于汉(也有说建于春秋时期的),是劳动人民为纪念神牛助禹开江治水而兴建的,故原名为黄牛庙。此庙气势雄伟,古色古香,背倚高山,面临大江,无论是逆水上行,还是顺水下驶,远远便可尽收眼底。独特的位置、美妙的传说、悠久的历史,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黄陵庙早就成为宜昌一处名胜和三峡的一处佳景。

黄陵庙是三峡地区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195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黄陵庙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为了更好地保护黄陵庙,原宜昌县(现为宜昌市夷陵区)政府1977年正式成立了黄陵庙文物管理处。

游览黄陵庙,铎铎风铃似乎是在诉说长江1870年的那场大水,巍巍禹王殿,似乎在告诉你,新一代大禹根治长江洪水,实现“高峡出平湖”的宏伟壮举。

八咏:松门溪

岛屿松门数里长,悬崖对起碧峰双。

可怜胜境当穷塞,翻使留人恋此邦。

乱石惊滩喧醉枕,浅沙明月入船窗。

因游始觉南来远,行尽荆江见蜀江。

源于点军区土城乡戴家沟,流经罗家溪、松门溪、平善坝,在张家河汇入长江。全长21.3公里,流域面积32.4平方公里。两岸的山崖苍翠欲滴,山峰云烟缭绕,一派桃园胜景。

九咏:下牢津

依依下牢口,古戍郁嵯峨。

入峡江渐曲,转滩山更多。

白沙飞白鸟,青障合青萝。

迁客初经此,愁词作楚歌。

下牢津即下牢溪流入长江处的江边渡口,所以又称之为下牢口,下牢戍(戍,屯兵之处),这里有六朝军垒遗址。

版权归作者所有

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主编:李瑜(北美宜昌同乡会会长)责编:刘慧艳(三峡广电)

编辑:佳一

三峡广电整理发布

欧阳修诗中的宜昌,原来是这样……

相关推荐

  • 欧阳修诗中的宜昌,原来是这样……

    黄陵庙,据同治三年《东湖县志·杂录志。下牢津即下牢溪流入长江处的江边渡口,所以又称之为下牢口,下牢戍,这里有六朝军垒遗址。

    诗词赏析
  • 诗歌|祖国啊,我是你九百六十万分之一

    祖国诗歌,祖国啊,我是一条一条从荒原走来的小土路晴天,黄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但我绝对不是你的过眼云烟祖国啊,我是一块一块长满青苔的土地从前,生长过野蛮过去,疯长过饥寒但我绝不是你最痛的灾难祖国啊,我是一架一架吱嘎吱嘎的旧水车车过五千年文明车过五千年硝烟但我绝不是

    美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