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鬼谷子》里《捭阖第一》篇第一节第一句。
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因知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鬼谷子》里《忤合第六》第一节。
圣人之在天地间也,和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文岸觉得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圣人之在天地间也,意思是圣人就生活在天与地之间,就是生活在人间,就是和普通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样。换个说法,圣人也像普通大众一样,生活在这个人世间。
为众生之先。解释了为什么这圣人这么厉害,因为他们比大众最先发现了事物的发展规律。
反过来理解,鬼谷子想表达的是,如果我们像圣人一样,做个有心人,通过观察去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这个角度来说,发现规律的这个有心人,也可以说是圣人。
文岸在思考,为什么鬼谷子会在《忤合第六》篇里,又再次写道:“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
是不是怕后人,或是读鬼谷子的鬼谷子爱好者不明白,再次进行说明与解释呢?
对此文岸反复多次重复读《忤合第六》篇里这句: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因知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当读完,反过来思考,明白这当中的意思。
立身,与儒家修身也是一个意思,就是做人。
御世,处世,包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内。
人活一世,必须学会做人处世。前人的做人处世方法,会影响就着后人。这是为众生之先,反过来就是因为圣人的先人一步,进而可以指导后人,但不仅仅只是做人处世这个方面。
就像鬼谷子是一名大导演,让你男一号,或是女一号,来演圣人(说的就是你,不要东张东西望了,来上台试镜。别笑,别不信,圣人,也有女圣人。赶紧的,各部门准备......)。
导演鬼谷子这时会跟你讲戏,你要想象自己就是圣人,必须要觉得自己就是圣人,圣人是怎么做人处世的,以这个思想,按你的理解来想象圣人说话语气,肢体动作是怎么样的,用你的表演诠释圣人。
后来有个笨小孩,悟到了这一点,坚持几十年一日的修行,他先设定一个小目标,一心只想成为圣人。
笨小孩自己鼓励自己,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笨小孩自始至终认为,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笨小孩坚持一生的至理名言是:不为圣贤, 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个笨小孩便是曾国藩,一个有灵魂有体温有意思的圣人。
曾国藩一生的励志故事,在告诉世人,有梦想就要大胆去追,努力去实现。
而鬼谷子同样的也认为,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始终要觉得自己就是圣人,要以圣人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去大胆追梦。
回到解读《鬼谷子》里《忤合第六》第一节鬼谷子原文:
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因知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文岸解读为:所以啊,那些圣人(高才能,高品德,或是某个专业(领域)能力突出的能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做人处世,立足社会,有效地控管世事(治理天下,管理公司),对百姓施行教化(在取得一定影响力后施行教化)来使自己的声名传扬,显示于外,真正造成影响力。
要做到以上这些,这些最高能人,必须顺应着人、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点,找到合适时机,找到合适合作的对象,再观察天时合适不合适,顺应了解的情况多与少,斟酌从中得到的利益与损失,得失是持续增加还是持续减少。
以忤合的规律,预先判断未来大致的发展趋势,再根据事物的形势变化而转变自己的决策,或是促进事物向有利的方面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