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经过一年的展陈提升改造,位于北京什刹海西海北岸的郭守敬纪念馆重新对公众开放。这座以世界知名的中国古代科学家郭守敬命名的纪念馆曾经名不见经传,年接待客流量仅有3万多人次。然而,在重新开馆后的头一个月,郭守敬纪念馆迎来了近1.2万人次的参观游客。目前,郭守敬博物馆已开馆两个月,累计接待游客人数超过15000人次。
作为西城区引入专业化社会力量承担博物馆日常开放运营的试点,这座曾经的“冷门小馆”如何获得了活力?带着问题,记者采访了纪念馆运营团队的负责人——“耳朵里的博物馆”创始人、郭守敬纪念馆执行馆长张鹏。
“冷门小馆”重张首月超万人参观
为服务北京大运河文化带的整体建设、服务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郭守敬纪念馆启动了展陈改造提升工程,该工程也被纳入北京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点项目。经过一年多的改造,去年底,郭守敬纪念馆重新对公众开放了。“曾经的郭守敬纪念馆,是一个年接待客流量在3万多人次的‘小馆’。而如今,重新开馆的头一个月,我们累计接待观众11888人次,与2015年同期的 1567人次相比,同比增长658%。”
“平均每天有400到500名观众到馆参观,峰值时我们每天接待1200人左右。相对我们的展馆面积来说,峰值已经接近接待饱和状态。”是什么让这个曾经的“冷门小馆”重新红火起来呢?走进郭守敬纪念馆的展厅,或许就会得到答案。郭守敬纪念馆的基本展陈以《世界名人郭守敬·世界遗产大运河》为主题,用四个展厅的展览内容生动地展现了郭守敬在元大都水利建设中的重要贡献以及京杭大运河贯通的画卷,并展示了郭守敬在中国古代天文、水利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其中,不仅有历史图片、文物模型,还有视频和沙盘等直观的展陈元素,观众从中可以了解到北京城市水系变化,以及京杭大运河的演变发展和历史风貌等。
“事实上,从纪念馆改陈的过程中,我们就已经介入了。在许多细节上,展览的设计和施工方都充分考量到了我们在后期运营中的需要,根据我们的建议进行了调整。”张鹏举了一个很“小”的例子,因为纪念馆的主体目标受众是青少年和周边社区的中老年群体,所以展厅内展柜的高度都比原先有所降低。此外,许多展区也都采用开放式的展示形式。“这是为了让我们的展览内容可以更好地与观众形成交流和互动。由此,在运营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开放式沙盘内的小模型有时会被小观众带走,但我觉得观众的体验要比克服这些困难重要得多。”
重新开放之际,郭守敬纪念馆全面提升了服务效能。在坚持免费参观的基础上,纪念馆面向观众提供语音导览、微信导览、预约讲解等多种参观导览服务,尤其是通过配备专门的学习手册和音频讲解等服务,面向青少年群体讲述好展览内容。“我们有一个7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在纪念馆上岗服务,平均每天上下午各有一场专场讲解,到了周末场次安排就更多了。”与此同时,在周末及元旦等假期里,郭守敬纪念馆还推出了专家公益导赏、亲子教育体验等活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就积聚起了一大批关注郭守敬纪念馆各项活动的忠实观众。
开发“延伸服务”助力纪念馆“自我造血”
社会力量为郭守敬纪念馆带来的新活力不仅体现在展厅里。“除了保证正常的开放之外,我们着重要做的,就是博物馆的各项‘延伸服务’,其中教育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方面。”张鹏透露,今年内,郭守敬纪念馆计划跟10所中小学校建立校馆合作,“纪念馆的流动展览和公益讲座走进学校,在部分学校选拔培训‘小志愿者’队伍,除了在学校为同学和老师们讲述大运河的故事,也可以走进纪念馆,为更多的观众们服务。”
目前,郭守敬纪念馆还在开发相关课程,并计划在西城区的几所学校进行试点。“我们的课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发中,主题主要围绕三方面,一是介绍郭守敬的科学成就;二是围绕积水潭和元大都,介绍北京城的城市规划,特别是水利水系规划;三是对京杭大运河的介绍。”寒假将至,张鹏打算在春节之后,新学期开始之际就将这件事“推”出去。
此外,张鹏和团队还着手为孩子们筹划设计开发一套关于介绍北京水系及京杭大运河的知识读本。“正在着手制作的这个低龄版读物,是一本面向3到6岁幼儿的图画书。虽然我们的纪念馆不‘进’幼儿园,但我希望纪念馆承载的知识能以图书阅读的形式送到孩子们手中。”
立足教育的出发点,张鹏和他的团队还计划开展一些有偿的“延伸服务”。比如:基于郭守敬纪念馆展陈内容,可以开拓“游学”服务项目,“带着有需要的观众去看昌平白浮泉、通州大运河博物馆,甚至还可走得更远。”
张鹏告诉记者,重新开馆一个多月来,工作人员对来馆参观的客流进行了分析,“每天开馆后9点到10点,一般来参观的是遛弯儿的大爷大妈;到了10点到11点左右,附近小区里‘遛孩子’的爷爷奶奶多起来;午饭时间,周边企业的职工喜欢利用午休时间过来转转;到了下午,来馆参观的外地、外国游客多起来。”张鹏说,基于这个特点,他希望以后的郭守敬纪念馆除了成为展览展陈场所、青少年教育基地,还可以变成周边社区的“会客厅”,用以凝结大家的文化需求,成为一个文化交往的场所。
张鹏说,不管是文创的开发销售,还是课程培训,抑或开发游学项目,都是纪念馆在满足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之余,面向公众的深层次需求,提供的分层次服务。他希望这些立足教育的有偿服务能够帮助郭守敬纪念馆完成“自我造血”。“自我循环”,“期待在三年之后,通过我们团队的努力,郭守敬纪念馆能够实现自我运转,负担自身全部的运营费用。”张鹏认为,将专业社会力量引入公共服务领域的意义正在于此,“它激发出团队的生命力,用‘有偿’的部分,保证‘公益’的部分继续开展,健康地活下去。”
为小微博物馆社会化运营提供可靠样本
“郭守敬纪念馆重新开馆之后带来的‘新生’与社会化运营的推动效应是有密切关系的。”作为知名博物馆教育公共平台——“耳朵里的博物馆”的创始人,张鹏拥有一支十分专业、成熟的内容生产和开发运营团队。“通过我们的平台,30多万用户知道了郭守敬纪念馆。而我们在亲子家庭群体中影响力,也为纪念馆的宣传和普及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
张鹏从事博物馆教育已经16年,从国家博物馆为人熟知的“明星志愿者”——朋朋哥哥,到后来的青少年博物馆教育推广的领头人,在博物馆的发展方面可谓是感触良多。“2015年颁布的《博物馆条例》将教育职能摆在了博物馆功能的第一位。如果你问我博物馆里什么最重要,我认为既不是‘明星文物’,也不是浩瀚的馆藏,而是‘人’。没有‘人气儿’的博物馆,就是文物的‘大仓库’。”在全国5100多家博物馆中,这种缺乏“人气儿”的现象突出体现在绝大多数小微博物馆身上。
张鹏希望,自己的团队作为首家介入博物馆运营的社会力量,能为社会力量在助力博物馆,尤其是小微博物馆发展方面提供可靠案例。他希望越来越多的专业社会力量涌现出来,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小微博物馆的开放运营中来,“这些团队能有更好的内容生产能力、用户分析能力和组织能力,从而激发小微博物馆内在的活力,让中国的5000多家博物馆都‘生龙活虎’起来。”
张鹏透露,三年之内,将通过分析团队自身的样本案例,完成一份“小微博物馆社会化运营白皮书”,“通过我们自身的例子,告诉政府和其他有志于此的社会团队,在博物馆建设、运营中,如何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孙乐琪
流程编辑:孙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