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张掖、银武威、玉酒泉”,说起历史上有名的河西四郡之一的酒泉,就不得不提出产于酒泉的夜光杯。甘肃省肃州区在历史上曾称为酒泉郡,也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酒泉夜光杯是一种琢玉而成的名贵饮酒器皿。当把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会闪闪发亮,夜光杯由此而得名。
传统工艺品酒泉“夜光杯”历史悠久,享誉国内外,早在周穆王时,西域曾向朝廷献“夜光常满杯”。据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中的《凤麟洲》记载:“周穆王时,西胡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这就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酒泉就出产夜光杯,而且是稀世之宝。酒泉"夜光杯"采用优良的祁连山玉精雕细琢而成,纹饰天然,杯薄如纸,光亮似镜,内外平滑,玉色透明鲜亮,用其斟酒,甘味香甜,日久不变,尤为月光下对饮,杯内明若水,似有奇异光彩。
唐代诗人王翰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诗句。一首凉州词道出了酒泉夜光杯的精美绝伦和男儿出征的壮志。
祁连山终年白雪皑皑,高远神秘,凛然不可侵犯。制作夜光杯的祁连玉就来自海拔三四千米以上的祁连山上,玉呈墨绿色,制成杯盏,苍翠欲滴,即使在炎炎夏日也让人顿生冰凉之感。受交通限制,祁连玉的开采外运至今仍十分困难,供应到市场上的玉料非常有限;制作玉杯,玉料的利用率通常只有60%左右,因此夜光杯的产量很有限,珍贵自不必说。
“酒泉夜光杯”造型独特,式样精巧,分传统夜光杯和仿古夜光杯两大类,其色黑赛乌漆,白如羊脂,墨绿似翠,纹饰天然,杯薄如纸,光亮似镜,内外平滑,玉色透明鲜亮,用其斟酒,甘味香甜,日久不变,尤为月光下对饮,杯内明若水,似有奇异光彩,因而自古就有"酒泛夜光杯"这佳传。
酒泉夜光杯的制作要经过28道复杂的工序,工艺复杂,制作精良。首先要选料,选上乘的好料,祁连山老山窝子的料最为上乘。根据酒杯的尺寸,将料切成不同规格的形状,制成圆柱体,再按一定尺寸切下做毛坯,毛坯的制作需5道工序。制作的毛坯经过切削,粗磨外型,夜光杯的初型就已形成,初型的制作要经过4道工序,然后是掏膛,掏膛需5道工序。
此道工序完成后,夜光杯基本成形,剩余就是细磨、冲、碾、拓、抛光、烫腊等14道工序,最后用马尾网打磨,即制成晶莹剔透的夜光杯。制作的酒杯要求杯薄如纸,高矮、粗细、薄厚、颜色一样,表面光滑细腻。
如今酒泉夜光杯不仅作为酒具,而且作为礼品馈赠亲友,经过艺人们的不断创新,现在已经开发出茶具,还有真正能发光的夜光杯。
嘉峪关的艺人刘宗学和他的团队并未满足做传统夜光杯,研发的天域发光夜光杯比传统夜光杯更具传奇色彩,该夜光杯在经过定形、打磨、抛光等30多道手工工艺后,能够吸收阳光、灯光等外来光源,存储后发光成为真正的“夜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