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寒食节」,最广为人知的要数苏轼的《寒食帖》,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 人生之叹。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由于世人对苏东坡的喜爱,稍微对历史有所涉猎的人对这篇贴都有所耳闻。然而对于古人最重要的节日「寒食节」却知之甚少,今天就给诸位分享一下「寒食节」这个古老而富有深意的节日。
「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在农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寒食节」相关故事
最广为人谈论的「寒食节」的来历是跟介子推有关的,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 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 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也有人称“屈子死,遂端午;子推死,遂清明(寒食)。”
「寒食节」真实来源与发展
起源
「寒食节」其实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在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和山火,于是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过一段时间之后(史料记载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地方长达数月)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此后这一习俗延续两千多年。
春秋时期
传说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而下令设定的「寒食节」。从这个传说可以看出,当时已经有「寒食节」,并且在小范围内流行。
魏晋时期
据《后汉书》讲,最初的「寒食节」时间很长,最长的105天,最短的也要近1个月。「寒食节」期间不得生火,只能生食,对人的健康不利。于是有了魏武帝曹操取消「寒食节」,据《阴罚令》记载:“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长时间吃寒食确实对身体不好,特别在人均寿命很短的古代。
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于是「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华夏的共同风俗习惯。
清初改革
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法沿袭汤若望,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
「寒食节」与清明节
历史上,寒食清明两节相近,唐代玄宗时期,清明寒食一起放假的习俗正式以官方文书的形式确定了下来。宋元时期,「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所取代,祭祀先祖的习俗自然也一并被清明节所继承了。于是人民只知道有清明节而对「寒食节」知之甚少。
「寒食节」习俗
禁火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苏轼的《望江南 超然台作》中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说的就是寒食之后诗人煮茶的行为。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比如唐玄宗让宫廷「寒食节」禁火三日,自己却跑到郊外行宫做饭去了。
拜祖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玄宗规定在「寒食节」扫墓。《新唐书》记载:“开元敕寒食上墓”,这说明唐代已经由官方规定将「寒食节」定为扫墓的日期。唐代是我国各地墓祭风俗融合时期,沿袭清明墓祭风俗,并扩大到全国各地。
在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
所以祭祖本来跟清明节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饮食
现在江浙沪清明节附近流行的“青团”就跟「寒食节」有很大关系。寒食食品五花八门,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食物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
插柳
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踏春
踏春我们更多称为踏青,盛兴于唐宋,后代也都有延续。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不得不说春天踏青确实是个好的放松活动。
咏诗
「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苏轼的《寒食帖》名震天下。据查,仅《全唐诗》就有唐玄宗、张说、杜甫、韩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诗词三百余首,宋金元词曲也有一百余首。
秋千
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后来慢慢传到民间,成为一大娱乐活动。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蹴球
现代足球的先祖,始盛于唐代,据《州府元龟》载:“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节」帝御麒殿之东亭,观武臣及勋戚子弟会球,兼赐宰臣宴馔。”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图》。
「寒食节」的意义
自秦汉一统之后,很多的古典节日都是根据儒家的思想来解释说明的,「寒食节」慢慢延伸出祭祖、踏青等活动,其中蕴含的忠孝廉洁的儒家思想理念。
「寒食节」祭祖跟清明节祭祖的区别
「寒食节」祭祀先祖的习俗一般是墓祭,纪念家中逝去长辈的墓祭。唐朝文化大融合也开始祭祀一些庙了。
而清明节更多是庙祭,如孔庙,万世之师表;如武侯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鲁迅故居,我以我血荐轩辕;如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等。清明庙祭,是对华夏人族先祖的敬重,见贤思齐,效法先古圣贤。后来「寒食节」合并到清明节了,所以就一起都祭祀了。
「寒食节」的知识今天就讲到这里了,下次当别人提起「寒食节」的时候你可是不要再一头雾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