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着长达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我们的国家之所以可以越来越昌盛,朝代更迭不息,就是因为历朝历代纵然有昏君和奸臣,但他们总是少部分的存在,世上更多的是勤政爱民的君主和殚精竭虑的功臣。当然其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明主才能识得贤者,也只有真正的贤士才心甘情愿地投奔于无论何种境地的明君,只为“良禽择木而栖”的初衷。
商末周初有姜子牙,呕心沥血地助文王讨伐商纣王;春秋时期有范蠡,竭尽全力地辅佐越王勾践复国,而后却全身而退;三国时期有诸葛亮,为其君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唐朝时期有魏征,对唐太宗直言进谏、忠心耿耿。自古以来,每朝每代的功臣都为自己的事业拼搏到最后一刻,只为国家繁荣昌平,百姓安康和乐。在宋代同样出现了不少功臣,但在这些贤才之中,最受朝廷喜爱的恐怕就是韩琦了。此人接连辅佐了宋仁宗、英宗、神宗三位皇帝,直至暮年依旧坚持在自己的职位上,凭借自己一片赤诚之心为朝廷贡献一份力量。
他出生于北宋的宦官之家,本应该拥有个美好幸福的童年,奈何自小就父母双亡,只得由其长兄抚养长大,这也成就了他沉默寡言、自立自强,却又勤奋好学、有远大抱负的沉稳性格。韩琦20岁就迫不及待的想为国家效力,于是他就进京参加了科举考试,一跃就成为当年考生中的第二,中了进士。就这样,韩琦成功的踏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仕途,他开始凭借自身所学,竭尽所能地为皇上上书献计。
后来他担任了谏官一职,这更加使得他直言不讳的进谏,只要是为国家、为百姓,他韩琦就冲在第一位。恰逢当时民间天灾人祸频发,百姓人心惶惶、民不聊生,而当时的宰相和参知政事等四人竟对此事毫无应对,放任流民自生自灭。韩琦自然是看不下去,他连夜上书给皇上将其四人的无能之事一一禀报,又提出了自己的相关解决办法。他在奏折里直谏:如果皇上周围的大臣都是这些庸碌无为之辈,他日必定在朝野中惹出麻烦。转日,皇上就听从了韩琦的意见,将其四人接连罢职,从此韩琦的名声就在京城传了开来,这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片纸落去四宰执”。
他在任谏官的三年里,朝廷中的大小事他都敢直言,他按照自己的行事准则做事,绝不惧怕于朝中权贵势力。他总共上疏七十余封,他劝谏皇上要亲贤臣、远奸佞,希望皇上清楚的分辨得失,整顿朝中纲纪。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皇上也的确是位明君,在无数次面对韩琦的直言善谏,他选择纳谏和接受。由此可见,不仅是韩琦成就了宋朝的国泰民安,也是宋任宗成全了韩琦的梦想。
后逢西平王李元昊自立为王,建立西夏国,试图与宋朝对抗。随着西平王的势力越来越壮大,终于在康定元年,李元昊举兵向宋仁宗发起了进攻,此时朝廷里的大臣们,对于用兵的策略各有看法,大概分为两个阵营:韩琦主张出兵与西夏国一战,他认为战争时间一久,西夏国无论是人力物力都会不足,那时的西夏就不堪一击了;而另一边的范仲淹则是主张防守和议,等到自己国家军事准备充足时在迎接战争,也未必不可。二人各执己见,最后宋仁宗为了快速结束这场战争,采纳了韩琦的意见,派二人前去指挥。
但是再英明的人,总会有失误的时候,命运这次终于使韩琦栽倒在人生的岔路口了。他的手下将士因一场小胜仗骄傲不已,贪图胜利大意出兵,想要乘胜追击,却万万没想到中了敌军的圈套,最后战争败落。皇上大发雷霆,将韩琦和范仲淹二人降职,后来转年的九月,宋朝的军队再次败给了西夏,朝廷才不得不采取范仲淹的意见,派他前去挽救。自从上次的战争结束后,韩琦就反思自己的过错,发现范仲淹的看法十分有道理,当时理应采取守议法才对。此次仁宗派他前去边疆,他坚定的和范仲淹一同镇守边陲之地,抵死与西夏抗争。二人的做法使得当时的手下皆信服不已,名声大振,更是有“韩、范”之称流传于世。
后来,战争使得两国都是损失惨重,民心惶惶,两国最终都选择相互议和,也是对彼此的让步。战争停止后,二人皆回朝为当朝的执政大臣,众人对于其二人在边疆的功劳皆有所知,纷纷大为称赞。韩琦就是这样的被世人信服,他做事从来都是有理有据、以理服人,自己当年的选择错误就是错误,只要及时停止错误,防止酿成大错就可以了。命运的刁难并没使韩琦一蹶不振,反而使得他更加透彻的认识自己,继续往前。
有次他的表兄弟将一只玉盏送给他,此玉盏极为美丽,没有一丝的瑕疵,韩琦甚是喜爱,立即将二百两银子赏赐给了贡献之人。于是,他为了庆祝自己得到如此心爱之物,举办了一场宴会,邀请很多官员与自己分享这份喜悦,谁知当时一个上酒的下人,不小心将这个玉盏碰到了地上,竟摔得粉碎。下人立刻被吓得半死,战战兢兢的跪在地上,等着韩琦发落。可是韩琦却笑笑对他说:快起来吧,东西自然有它破碎的时候,这一切自有定数,你又何罪之有呢?自古以来,人人皆说“宰相肚里能成船”,由此可见,确有其事。
通过这件小事就能轻易得知,韩琦此人不仅为人正直,官场上直言不畏权贵,在私底下也是个宽容大量的君子,而皇上自然是慧眼识珠,得到这样的人才辅助自己,也许是三生有幸。韩琦在宋朝为官十余载,一直尽心尽力,哪怕是劝皇上立太子之事,都不厌其烦的反复再提,他真的是以朝廷为家,以天下百姓为自己的父母,设身处地的为国效力一生。敢问这样的人,都不能三朝为相、受众人敬佩,那么何人可以呢?
本文由“蹲马步聊历史”原创,蹲马步小哥在此谢谢读者的厚爱和关注。
- 上一篇:琼瑶为丈夫平鑫涛“花葬”,讣文追忆二人情感历程
- 下一篇:现代诗:寒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