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韩非的一生概述 秦王为得韩非子不惜一战

韩非的一生概述 秦王为得韩非子不惜一战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3-22 10:53:12
阅读:

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国君为了得到一个人才,不惜发动一场战争。这位战争的发动者就是秦始皇,而值得秦始皇发动战争以求的人物便是韩非

韩非又被尊称为韩非子,《史记·韩非传》中这样记述韩非其人“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这段文字大体上较准确而明晰地为后人展示了韩非及其学术地位。

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集大成式的著名代表。他虽“为人口吃”,不善言谈,不长道说,但却极会笔撰著文,著述观点鲜明,文章写得洋洋洒洒,感情激越,笔锋犀利。

司马迁说:与韩非同为荀子学生的李斯非常老实地承认“自以为不如非”。李斯其人决非常人也,他曾官拜秦国宰相,智高才富,他“自以为不如非”,不是一般的客套谦逊,李斯的自我评价只能表明韩非卓越的才能及更为深邃的思想。

韩国贵公子

韩非是韩国的一位公子,他的生年已不能详考,因为与秦朝丞相李斯是同学,大约生于公元前280年,死于公元前233年。这是一个血雨腥风的时代,战争为 英雄人物施展抱负提供了许多机遇。军事家在战场上驰骋厮杀,斗勇斗智;政治家策划于密室,摇笔弄舌;外交策士穿梭于各国之间,纵横捭阖。

韩非生于贵族世家,政治起点很高。他喜欢研究刑名法术之学,也曾钻研过黄老南面之术,抱负不凡。他曾拜著名儒家大师荀况为师,与后来做了秦王朝丞相的李 斯一道学习,相互切磋。但是,他却没有继承荀子的儒家思想传统,而是受到法家的影响,继承研究、综合了法家思想的精华,成为他那个时代法家的杰出代表人 物。有人说,“韩非的全部思想理论师承商鞅是十分明显的”,他十分强调治国必须奉法,说:“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时至韩非青年时代,秦国已相当强大,而韩国已衰弱得一塌糊涂。当时“韩侍秦三十余年,出则为扦敝,入则为席荐”,韩国在强大的秦国面前“与郡县无异也”(《韩非子·存韩》)。

他或者由于和韩王有宗室的关系,或者由于在韩国王宫担任了一定职位,对于韩国的前途非常忧虑。他见韩国不断被削弱,数次书谏韩王,但韩王不能用,于是退而著书。

韩国为什么落到如此地步呢?韩非认为,韩国的失败与衰落源自于内政不修。当时的韩国政治尽为“重人”所把持,所谓“重人”就是那些“无令而擅为,方法以 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孤愤的人”。而这些“当涂”之人之所以能操纵国家大事,任意胡作非为,是因为他们得到国主君王的宠信。国主君王宠信“当涂”之人, 听奸臣之浮说,不权事实,国家势必日益衰微。针对这种情况,韩非子主张为了国家之强大、为了“人主(君王)”的利益,国主君王一定要具有识别忠奸的能力。 否则,必不可免地会出现“朋党比周以蔽主”、破坏富国强兵的局面。

在“重人”当道的情势下,是非混淆、黑白颠倒,有功的人不得好报,常常是“无宅容身,身死田夺”;而无功者却得意万千,“择宅而受之,择田而食之”。

韩非以极大的胆略、敏锐的睿智大力倡导法术之学,他说:“不惧乱主闇上之患祸”,目的在于“立法术,设度数,所以利民便众庶之道也”。

但是,胸怀治国雄才大略的韩非在韩国却无用武之地,韩王始终没有采纳韩非的主张与法术。身为王室成员的韩非,在此境遇下,只能徒发“孤愤”“说难”之叹。

退而著书

韩非认为,韩王不能以法治国,不能以权势驾御群臣,不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去求人任贤,反而重用那些徒有虚名的人祸害国家。他认为儒士以文乱法,侠者以武犯 禁,对国家有害的人反而博得了好的名声,在战场上拼死拼活厮杀的将士没有得到应得的爵禄。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为此,他写了《孤愤》、《五蠹》、《内 外储》、《说林》、《说难》等文章。

人才争夺战

韩非的著作传到了秦国,秦王赢政读了之后十分赞赏,感叹说:“我要是能见到这个人,和他交个朋友,死而无憾。”正好李斯在他身边,立即回答说:“这是韩非所著。”

秦王立即派兵攻打韩国,战争的唯一要求就是要得到韩非。韩非对于韩国来说是无足轻重的,在大兵压境之下,他便被拱手送给了秦王。

秦王得到了韩非高兴极了。然而渴求得到的东西,一旦真正到了手,就不觉得那么珍贵了。韩非并没有立即得到重用。

韩非之死

李斯与韩非是同学,自认为才能不及韩非,担心自己在秦国的地位受到威胁。姚贾是秦王的宠臣,对于韩非也十分不满。

因为韩非曾直言不讳地批评他不该贿赂燕、赵、吴、楚,浪费国家的财物,并嘲笑他出身卑贱。

李斯、姚贾联合起来,他们在秦王面前诋毁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现:在大王想吞并诸侯,韩非是要维护韩国的,不会真正帮助秦国,这是人之常情。大王不用韩非,准备把他长期留在秦国,然后让他回去,这是自己为自己留下祸患,不如借故把他杀掉。”

秦王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派了一个官吏借故把韩非关进监狱。李斯借此机会,派人给韩非送去了毒药,逼迫其自杀。韩非想见到秦王,当面提出申诉,但由于李斯、姚贾从中作梗,无法实现。等到秦王悔悟不该如此处置韩非时,韩非已经自杀了。

韩非的命运,和商鞅、吴起两个法家先驱人物一样是个悲剧,法术被采用,自身却惨死。

一生总结

作为韩国的公子,韩非在秦国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纵观韩非一生,他未握过权柄,没有留下辉煌的政治业绩,以屈辱结束了生命;但另一方面,他为后世留下十余 万言的理论思想、治国方略,这些理论思想及治国方略被人认为熠熠闪光、掷地有声。而记载和凝结这些理论思想与治国方略的《韩非子》则被奉为帝王之书。

因为,《韩非子》这部书被秦王读到心里去了。赢政实践了韩非的理论,并将他的“法术势”思想挥洒得淋漓尽致,终于建立了统一的秦王朝,完成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宏伟霸业。

韩非是以立言而不朽于历史的!

在他的著作《韩非子》中,春秋以来的法家思想得到了高度融合和创造性发展,《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里程碑式集大成之作。在这里,韩非展开其天才的思想翅 膀,他告诫帝王应该怎样,不该怎样。韩非指出,帝王的各种言行应该围绕一个宗旨,那就是治国安邦平天下,一个国君,大到天子,小到诸侯,根本目的就在于使 自己雄踞君王之位,抓紧权柄不动摇,避免身亡国灭,完成不朽霸业。

韩非的一生概述 秦王为得韩非子不惜一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