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世忠、岳飞都是南宋名将,他们在战场上“被矢如棘”,鏖战大半生。论战功,他们都用一次次的胜利护卫了南宋半壁江山;在抗金问题上,他们的坚决如出一辙,始终不改。
然而,同样身处宋高宗的猜忌之下,同样要面对奸相秦桧的翻云覆雨,岳飞在风波亭含冤而死,韩世忠最终却得以全身而退、悠游乡间。
是什么原因导致两人的结局如此不同呢?
对高宗,勤王护驾有私恩
对南宋江山来说,韩世忠、岳飞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勇击金军,都可谓居功至伟。但对宋高宗而言,此二人却有明显的亲疏之别。他对韩世忠更为倚重和亲近,因为韩世忠对他不仅有“劝进”之功,还屡屡在危难关头救下了他的命。
宋高宗对韩世忠的好感可以追溯到他还是康王的时候。靖康二年(1127年),韩世忠率领部队前往济州力劝康王赵构即位,还顺手和进犯的金军打了一仗,帮赵构解了济州之围。
帝位刚坐稳,宋高宗眼皮子底下又发生了苗刘兵变。在从各地涌来的勤王部队中,韩世忠率军冲在最前面。激战中,叛军因占据地理优势,打得韩世忠的部队被迫后撤。韩世忠弃马操戈向前,并对将士下了死命令:“今日当以死报国,面不被数矢者皆斩。”最后,叛军被打得夺路而逃。
宋高宗见到韩世忠,拉着他的手边哭边诉说满心委屈:“中军吴湛之前在逆贼面前表现最积极了,但他现在还留在我身边,你能先把他杀了吗?”韩世忠马上去见吴湛,握着他的手同他讲话的时候,硬生生将其中指掰断,之后斩首示众。
高宗下诏授韩世忠为武胜军节度使、御营左军都统制。之后,韩世忠追击逆贼,擒获苗刘二人,高宗亲手书写“忠勇”二字,镶在旗上,赐给韩世忠,从此对他更加信赖倚重。
对社稷,抗击金军有战功
抗击金军是韩世忠戎马生涯中最重要的事业,他指挥的几次著名战役,不仅让金军闻风丧胆,也让南宋国祚得以存续。
建炎三年(1129年),金军南下渡过长江,临安被破,高宗慌忙逃往浙东。韩世忠向高宗自请留在长江边上截击回撤的金兵,决心拼死一战。当时,各地屯守之军皆大败。韩世忠的留下,不仅把自己放置在金军进攻的危险之中,也让宋高宗的跑路安心了许多。
当时韩世忠率军直趋镇江,切断金军退路。金军误入黄天荡,韩世忠封锁住唯一入江水道,与金兵展开厮杀,大败金军。其后又命士兵用铁索大钩钩沉敌船,金军屡次突围无望。不得已完颜宗弼向韩世忠表示愿买路渡江,献出在江南掠夺的全部财物,韩世忠严词拒绝。在宋军追击下,完颜宗弼只能再次哀求借道。韩世忠说:“还我两宫,复我疆土,则可以相全。”之后,完颜宗弼听人献计,一夜之间开凿河渠三十里才得以渡江逃走。
这一战,在黄天荡,韩世忠用八千多人围困号称十万的金军达48天之久,并险些活捉完颜宗弼。其间高宗前后共六次赐手札给韩世忠,重赏其军功。这次战役虽然最终失败,但打击了金军气焰,也鼓舞了南宋军民的士气。韩世忠本人也获得了极高的声誉,“知国有人,天下诵之”。
绍兴四年(1134年),金人与刘豫合兵南侵。韩世忠利用朝廷派魏良臣使金之际,传递宋军退兵的假情报,实则引大军屯驻大仪,布下多处埋伏。金人听说韩世忠撤退,引兵前来,却正中埋伏,最后被宋军大败。
捷报传来,高宗赞到:“世忠忠勇,朕知其必成功。”有大臣说:“自建炎以来,将士未尝与金人迎敌一战,今世忠连捷以挫其锋,厥功不细。”时人都认为这一战当推中兴武功第一。
韩世忠领兵三万驻守楚州十余年。因为他的镇守,金人不敢轻易南下,江南的局势也稍稍安定。
对同僚,进退适度有情商
韩世忠战功卓著,宋高宗又视其为左膀右臂。但他很清醒自己毕竟是武将,军功再大也大不过宋朝开国以来重文轻武的祖宗家法,皇帝再倚重自己也得注意拿捏分寸。于是,他在朝堂上知进知退,充分展现了自己的高情商。
首先,不该管的不管,不该说的不说。高宗在迎回二帝、立嗣这些问题上的态度难以辨明,而且这也不是武将的分内之事,所以韩世忠在和高宗的问答中从不涉及相关话题,高宗自然对他心无芥蒂。
第二,服从命令,主动示弱。绍兴十一年(1141年),岳飞、韩世忠、张俊三大将同时被罢去兵权。之后朝廷又将韩世忠军中所积存的百万缗钱、九十万石米、十五座酒库收归国有。韩世忠都平静接受。
因为抗金立场,秦桧和韩世忠矛盾颇深。收了兵权,秦桧第一个打击的对象就是韩世忠。他命张俊、岳飞巡视韩世忠的军队,并授意他们搜罗证据进行构陷。岳飞派人秘密送信给韩世忠,叫他小心提防。
韩世忠虽然对秦桧不满,但也知道关键时刻必须服软。得到岳飞密报后,韩世忠抛下军队,独自一人迅速入宫向高宗伏地自明。
高宗看着眼前这位功勋卓著的老将,挽着在他在枪林弹雨中只剩四指的双手,连连安慰:“安有是?”最后在高宗干预下,韩世忠免受陷害。
第三,坚守底线,不辱人格。面对秦桧的构陷,韩世忠及时向皇帝服软才得以免祸。但是在抗金问题上,他的态度自始至终都十分坚决。
韩世忠曾接连数十次上奏章言抗金之事,言辞“皆慷慨激切,且请单骑诣阙面奏”。听说金使南来,他又四次上疏,对宋高宗说:“(和议)不可许,愿举兵决战,兵势最严重处,臣当请之。”高宗不听,他便自作主张设下伏兵,打算把金使杀掉。
秦桧权倾天下,很多人攀缘附会,而韩世忠却不惧和秦桧正面硬刚,甚至“抗疏言桧误国”。岳飞蒙冤受难时,举朝无一人敢过问,只有韩世忠当面诘问秦桧。秦桧以“莫须有”回应。韩世忠愤然说道:“‘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秦桧又想借机给他安个罪名,但宋高宗“格其奏不下”,又一次保护了韩世忠。
对后世,家国天下有忠勇
韩世忠在朝堂上进退有度,也明白此时急流勇退才是明智的选择。
绍兴十一年(1141年),韩世忠拜枢密使后,接连上书要求辞职。宋高宗批准后,他痛痛快快地告老还乡去了。回到老家,韩世忠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事。日常活动就是 “跨驴携酒,从一二奚童,纵游西湖以自乐”。昔日手下将领想见他都难徇踪迹。除此之外,他还醉心买房买地,购买姬妾。所以时不时会有一些关于他贪污腐化的消息传到宋高宗和秦桧的耳朵里。宋高宗看到他不问世事,反而对他多加照拂;秦桧看到他安于享受,也不再非要将他置于死地。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韩世忠身患重病,高宗诏令御医前去治疗。昔日手下的将领、官吏前来探视时面露戚戚之色。韩世忠却说:“我出身平民,历经百战得到王公之位。又有上天保佑,让我能够保全尸首,诸君还为我悲哀什么呢?”当年八月,韩世忠病死,时年62岁。临终前韩世忠曾告诫家人:“吾名世忠,汝曹毋讳‘忠’字,讳而不言,是忘忠也。”
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韩世忠虽然心灰意冷,不得已寄情山水,但是他心中的“家、国、忠、义”四个字从未消失。从个人安身立命的角度看,韩世忠确实比岳飞幸运,但是眼看家国难安,忠义难全,一腔抱负却只能在风月间挥霍,作为一代武将,又何来幸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