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楚天都市报
很多人去过黄鹤楼,
但少有人见过壁画全貌。
现在,
黄鹤楼壁画重生了!
9月13日(中秋节)对外开放。
看完之后,
你一定会喜欢,因为实在太美了。
原来6个月前,黄鹤楼第五层的壁画开始修复。这是自 1985 年以来,黄鹤楼壁画耗时最长、动工最大的一次修复。
楚天都市报记者 李辉 摄
9月11日,黄鹤楼壁画修复峻工。9月13日,修复结束,黄鹤楼第五层壁画将重新对外开放。
楚天都市报记者 李辉 摄
11日,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黄鹤楼,再次拜访了壁画作者,也是本次修复者楼家本先生,听他聊了聊,修复壁画那些事儿。
36年后,黄鹤楼壁画再次新生
楚天都市报记者 朱熙勇 摄
正面墙上3幅分别以《流逝》、《浪淘沙》、《华年》表现长江文化以及黄鹤楼兴替过程,另绕大厅一周的7幅壁画统称为《长江源流》, 既气势恢宏,又饶有灵气,大自然在眼前徐徐铺展开来。
《华年》
80年代《华年》
《流逝》
80年代《流逝》
《浪淘沙》
80年代《浪淘沙》
36年岁月侵蚀,原有壁画模糊受潮需要修复,今年3月26日,77岁的楼家本先生受邀重回武汉,为这组壁画再赋生命。
修复后的壁画,色彩更鲜艳,细节更丰富。楼家本先生为《江天浩瀚》加入了新元素,就像彩蛋,只有盯着壁画细看,才会发现。
10 幅壁画
它的生命将被读者延续
《江天浩瀚》的 10 幅壁画讲了什么故事?楚天都市报就已修复的《江天浩瀚》,请楼家本先生一一进行了解读。
壁画反映了黄鹤楼出珑之前的文化基础。
修复后(局部)楚天都市报记者 李辉 摄
长江养育了丰采照人的楚文化,黄鹤楼则是观照这文化的一个“望台”。
壁画反映了三国初建黄鹤楼的历代兴废。
中间最大幅壁画,以传统的孔雀石研制的石绿为基调,泼洒到巨大的墙面上,配合石青浓淡墨色、暖色使画面具有经过自然风化的青铜器的感觉。
再用金勾勒出长江的涡漩激流,以一泻万里磅礴气势作为华夏民族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的精神写照。
此外,是一组环绕大厅的7幅壁画《长江源流》,每段壁画由圆柱分割,表现了哺育着文化历史与思想的万里长江。
(请横屏观看)
修复后
修复后
修复后
修复后
修复后
修复后
修复后
每一幅画都不是独立的,如果心细,可以发现很多呼应的地方。
比如静美的采桑女和与海浪搏斗的船夫,比如红色的山头在两幅对立画中的呼应,比如前三幅一直连接的长江水……
楼先生强调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态度,一定要“中化洋”,而不是“洋化中”,要留住自己文化的东西。
纵观这组壁画,与黄鹤楼在建筑和历史文化上都很好融为一体,展现了中国壁画和中华文明的风采。
但正如楼先生说,“这画不是句号,是逗号。”希望每个前来观看壁画的人,能够有自己的见解,壁画完成之后,它的生命就是被读者所延续。
黄鹤楼的总设计师向欣然说,在最初的设想中,5楼壁画要透过黄鹤楼千百年来不断重建的历史,彰显出中华文明永不止息的生命力。楼家本以长江之水比喻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长河,虽然历经波折但百折不回、永远奔腾向前。这组《江天浩瀚》与黄鹤楼外的楚天、大江遥相呼应,如今经过楼家本的再次创作,让壁画与黄鹤楼都焕发出更为璀璨的光彩,情景交融的意境再次升华。
9月13日,黄鹤楼第五层的壁画重新对外开放,欢迎大家前去解读。
是时候登楼了!
有一起的吗?
来源:楚天都市报原创
记者:钟边 陈凌燕 李辉 朱熙勇 通讯员王红念 江萌
- 上一篇: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下一篇:六月烟雨入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