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帝王教科书:《韩非子》

帝王教科书:《韩非子》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3-18 10:20:16
阅读:

中国古代的君子们,最担心的就是发生政变之类的夺权事件。一旦发生政变,对于皇帝而言,不仅是失去权力那么简单,很多时候是性命堪忧!怎么才能避免呢?早在大一统王朝出现之前,有人已经准备一本帝王教科书,它就是《韩非子》。

帝王教科书:《韩非子》

早在先秦的时候,出了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名叫韩非子,一般都把归于法家。他曾经有一篇文章,名叫《八奸》,就是告诉帝王,你们一定要小心八种人。他称之为“八奸”:一曰同床,也就是睡在身边的人,也就是老婆孩子。二曰在旁,也就是国君的近侍。三曰父兄,也就是国君的兄弟叔伯之类的。一般看来,这些人都是最亲近的人,而在韩非看来这些人都是国君最危险的人。可我们看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对于君主而言最危险的人也的确是这些人。原因很简单,权力已经将人性扭曲。在赤裸裸的权力面前什么亲情、友情、爱情都是靠不住的。

帝王教科书:《韩非子》

四曰养殃:为君主服务的人,宫女、宦官等人。宦官专权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原因很简单,在皇帝的眼里,宦官是最可爱的人。一般的官员为什么会贪污呢?无非是要包养女人,包养女人以后自然会有孩子,为了养孩子就需要更多的钱。而宦官没有性的需求,也就不会有子女,他们要更多的钱没用,只需要吃饱就行了,多么大公无私啊!于是就对宦官充分信任,于是就出现了宦官专权的现象。宦官是寄生在专制皇权上的一个毒瘤。而且,只要是有专制权力的存在,就会有君主身边弄权的现象发生,不管这样的人是否被阉割。

帝王教科书:《韩非子》

五曰:民萌。也就是获得了民心的人。从专制君主的立场出发,并不是很喜欢清官的。因为这样的人受到百姓的拥护,而专制君主看来,百姓应该只拥护自己而不是其他的任何人。

六曰:流行。也就是一群鼓吹无用学说的人。在专制君主看起来,学者是一群很危险的人。所谓知识越多越反动。专制的时代里只需要一种学问,也就是论证该如何效忠皇帝,皇帝是多么的伟大,皇帝拯救了天下的黎民。任何异端的学说都在被消灭之列,所以才会有焚书坑儒。其实焚书肯儒只是牛刀小试而已,后来的文字狱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明史案,比如大义觉迷案,比如名教罪人案。

七曰:威强。也就是私人武装。专制的皇帝明白政权与武装之间的关系。所以,任何人拥有武装都是一件危险的事。中华民族本来也是有尚武之风的,但在专制者看起来整天舞刀弄枪是非常危险的。后来别说拥有私人武装了,私人拥有武器都是不允许的。专制统治者的武装首先是用来镇压人民的,其次才是保卫他们的专制国家。

帝王教科书:《韩非子》

八曰:四方。也就是里通外国的人。在专制统治者的眼里,没有任何人值得信任。他们是真正怀疑一切的人。这样的人生也真是毫无价值的。

那么该如何避免这八种人发挥其不利的作用呢?韩非子在《十过》篇里提出了十条措施。

第一,明说以诱避过。也就是反复地训导臣下,使他们明白效忠君主的好处和不忠的下场。

第二对于大臣要“以三节持之”。也就是对大臣的三种具体手段:1、以其妻子孩子作为人质。2、提供高官厚禄。3、严格考核和严格惩罚。要牢牢地掌握臣下的命运,使他们除了效忠君主没有任何可以富贵的来源。使大臣不愿也不敢背叛君主。

帝王教科书:《韩非子》

第三,不使大臣结党营私。在专制君主看起来臣下最好是一盘散沙,任何组织起来的力量都是可怕的。而且在专制君主的眼里,结党,必然营私。在专制的时代里,人民不可能有结社的自由。比如东汉的党锢事件,对正义力量的打击借口就是结党。当时汉灵帝也不明白什么是结党,宦官就告诉他说,结党就是谋反,于是汉灵帝大怒,立即展开了疯狂镇压。

第四,疑诏诡使。也就是挑拨臣下的关系,使他们互相怀疑。同时利用各种权谋对臣下进行监督。也就是搞一些阴谋。历代帝王都是深谙此道的。

帝王教科书:《韩非子》

雍正皇帝画像

第五,心藏而不露。作为皇帝一定要保密,否则臣下是不敢对你有真话的。雍正就知道这个道理,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按照规定当时三品以上的官员都可以直接给皇帝上密折。而且皇帝也可以直接批准某些低级的官员有上密折的权力。这样的密折不经过正常的公文渠道传送,而是由上奏者本人密封后由专人直接送达皇帝。皇帝在阅读并批示以后,会将皇帝的批示直接送达上奏者本人,皇帝的批示用红笔,称朱批。之后收回,由大内专门保管。

第六,故弄玄虚刺探真情。

帝王教科书:《韩非子》

第七,要求臣子以效忠皇帝为唯一标准,一定要做到不以是非为标准,而以皇帝的意志为标准。你只要顺着皇帝,纵然是贪点,皇帝也是容忍的。

第八,怀疑一切。皇帝的性格都是多疑的。其典型代表就朱元璋。在他的眼里,没有任何人是值得信任的。

帝王教科书:《韩非子》

第九,易视以改其泽。也就是尽量做到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观察。所以,在专制的时代里,特务政治总是大行其道。洪武年间特务政治空前猖獗。朱元璋要求臣僚对自己绝对忠诚,时常采用特务手段来对臣下进行侦察。洪武初年就有检校之职,其主要任务就是到京城的大街小巷、各个衙门中进行特务侦察。朱元璋曾经说过:“有此数人,譬如恶犬,则人怕。”不过检校并不是专门的机构,后来朱元璋又设立了专门的特务机构——锦衣卫。这一机构就是专门负责侍卫、缉捕、侦察、刑狱之事。它的权力凌驾于刑部和大理寺之上,是一个军事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掌握。锦衣卫所设的监狱叫诏狱,也就是由皇帝批准逮捕入狱。洪武后期的许多大狱都是由锦衣卫来负责审理的。蓝玉案就是由锦衣卫首先告发的。朱元璋还经常在朝堂之上杖责大臣,称为廷杖,重的往往就直接打死了。而廷杖就是由锦衣卫来执行的。

帝王教科书:《韩非子》

第十,杀。皇帝从来不慈善家,不要指望皇帝会心慈手软。汉武帝时淮南、衡山大狱株连了几万人,当时全国也不过几千万而已。朱元璋更是大开杀戒。胡惟庸案、蓝玉案、空印案和郭桓案。究竟杀了多少人,恐怕是一个永远也搞不清楚的谜了。而且皇帝杀人的理由是不用问的。不要以为自己无罪就不会被杀。韩非说:“赏之誉之不劝,罚之毁之不畏,四者加焉不变,则除之。”也就是皇帝认为不能控制的人必杀不可。而且在杀人的时候,一定不能手软。韩非说:“忍不制则下上,下不除则大诛。”所以,不要指望皇帝会怜悯。到后来杀人都已经成了一门艺术。古代的专制统治就是这样靠恐怖和暴力来维系的。

后世的帝王,嘴巴上都说自己是孔夫子的信徒,其实他们都是韩非子的学生。他们也都在尽力加强权力,避免政变的出现。虽说具体的措施可能各有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大体上还是韩非子所讲过的这些内容。

相关推荐

  • 帝王教科书:《韩非子》

    韩非子,中国古代的君子们,最担心的就是发生政变之类的夺权事件。一旦发生政变,对于皇帝而言,不仅是失去权力那么简单,很多时候是性命堪忧!

    诗词赏析
  • 《韩非子》论信用

    韩非子说,韩非是战国时代法家代表人物,他认为以法治国首先一定要讲信用,他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说:“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即,只有在小事上讲信用,才能够在大事上建立起信用,所以明君要在遵守信用上逐步积累声望。赏罚不讲信用,禁令就无法推行。

    诗词赏析
  • 韩非有《说难》之叹 唐太宗魏征善始难善终

    韩非子说难,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的故事曾被世人所称道,并传为千古美谈。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诗词赏析
  • 内幕解密:李斯和韩非子是什么关系?

    韩非子,以”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告诫自己,千万不要活得像蝼蚁般卑微,生与死都操纵在别人的手里,所以他以”如鼠人生“的人生时刻告诫自己,如。

    诗词赏析
  • 读韩非子(14):内储说上七术1(君驭臣的七术之一)

    韩非子说林上,君主驾驭臣下有七种方法:一、众端参观端:头绪,参:参验,通过相互参考比照而审验。韩非讲了两点:一是观听而不审验,就不了解情况;二是信息渠道狭窄从而偏听则会被臣下蒙蔽。

    诗词赏析
  • 法家集大成者韩非,为何死于秦国?秦始皇:行其法而毁其人,秦也

    韩非子简介,由商鞅到韩非,秦国有个怪现象:秦国因秦法越来越强,但推行秦法之人却大多不得善终。荀子开儒家先河,开创了“性恶论”,认为人生下来不是善的,而是恶的,需要通过后天接受教育,规范言行。

    诗词赏析
  • 韩非子智慧第一,遇上秦始皇,为何连命都没保住?

    韩非子,韩非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融为一体,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提出君主专制下的中央集权制度。

    诗词赏析
  • 《韩非子 说难》:游说为何这么难?

    韩非子说,《韩非子》开篇讲到"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亦当死。"就是说作为臣子必须对君主忠诚,并且对于君主的劝谏一定要恰当,不然就不是一个好的臣子,所以忠诚正直的臣子有治国安邦的良策必须用恰当的方式来告诉君主推行。

    诗词赏析
  • 读《韩非子》——惠子说邹君

    韩非子说林上,田驷欺邹君,邹君将使人杀之。”君曰:“我必杀之”。——《说林》上[译文]田驷欺骗了邹国国君,邹君将要派人去杀他。

    诗词赏析
  • 《韩非子》10句传世金言,超精辟有哲理,启迪人生!

    韩非子说难,《韩非子》是法家经典著作,其中有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和经典名句,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给人以智慧的启迪。——《韩非子·喻老》智慧就像眼睛一样,能够看到百步之外的事物,但却无法看到自己的睫毛。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