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游说君主?
《韩非子 说难》中重点讲述了游说君主的困难,那么为什么要游说君主呢?游说君主的目的是什么呢?
我们不妨把《说难》这一篇放在整本书中去看待。《韩非子》开篇讲到"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亦当死,"就是说作为臣子必须对君主忠诚,并且对于君主的劝谏一定要恰当,不然就不是一个好的臣子,所以忠诚正直的臣子有治国安邦的良策必须用恰当的方式来告诉君主推行。
君主的周边围绕的并不都是忠诚的臣子,还有其他臣子。这些大臣中有和君主同憎恶的佞臣,也有受到君主孤喜爱的幸臣,还有君主的亲戚,也就是宗室。君主的宠爱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人都得到君主的宠爱,而这些大臣为保护占有的宠幸就要阻挡其他人来分享君主的宠幸,于是忠直之士和当权的大臣们就有了不调解的矛盾。《韩非子》孤愤中讲到:"智法之士与当涂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为顺利的劝说君主实行决策,就必须对游说君主,避开当涂之人的干扰。
游说君主有什么困难呢?
了解游说对象的心理。韩非子在《说难》开篇便提到:"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就是说游说或者劝说君主必须了解君主(游说对象)的心理。如果君主想要的利益,却拿名义去游说他,这是注定不会成功的;君主想要名声,却拿利益去劝说他,也是不会成功的。公孙鞅入秦,一说秦孝公帝道不能用,二说王道不能用,三说以霸道强国之术,秦孝公大悦,以商鞅的才智,说人也需要两次试探,才能了解君主的想法,说服君主,所以说游说君主必须逐步试探君主,了解君主的心理,否则即使再好的主意,也不会被使用。
不要触及游说对象的暗角。所谓暗角,就是不想让其他人知道的事。如果把游说对象不想表现出来的想法指出来,只能被视作小聪明,甚至会引来游说对象的反感,即韩非子所谓:"语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三国时期,田丰劝袁绍不要急于南下和曹操决战,持久侵扰曹操的计策,却被袁绍囚禁,正是因为触及到了袁绍兵强马壮急于求战的心理,反而被囚。所以说游说君主必须要注意避开君主的暗角。
不要触及游说对象的逆鳞。龙有逆鳞,触之者死,君主同样有逆鳞,触碰同样会死(人主亦有逆鳞)。人都有逆反心理,何况是大权在握、掌握杀生的君主,触及到人主的逆鳞,就会受到惩罚。明朝嘉靖皇帝的大礼议之争,杨慎持续不断的上书劝说,彻底的触到了皇帝的逆鳞,所以才会被流放,终身不得回朝,所以劝谏别人,必须不要触及游说对象的敏感点,也就是逆鳞,否则游说不成,必会受伤。
怎么才能游说成功呢?
韩非子《说难》中把游说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一是和游说对象的信任度比较低时或者说是初次游说。这个阶段双方对于彼此没有准确的认识,就必须和游说对象同好同恶,即爱其所爱,恶其所恶;称赞他自认骄傲的事,避开甚至掩饰他自认为羞耻的事情;提高信任度然后开始游说,也就是韩非所言的"知饰所说之所矜而灭其所耻。"战国时期,触龙说赵太后,先表达"丈夫爱少子甚于妇人",与赵太后同好恶;然后以"赵国若亡,长安君无所托"说服赵太后同意长安君入齐为质,就是这种方法。韩非子在这里也举了郑武公伐胡的例子,"对曰:"伐。武公怒而戮之。"就是明白了君主的心理,但是没有掩饰,导致的杀身之祸。所以知道君主的心理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去处理(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
二是信任度较高时。此时君主(游说对象)和说客彼此之间信任度高,关系比较密切,这时候大可不必转弯抹角的来试探君主的心理,而是据理力争,向君主说明利害关系,这个阶段游说已经比较成功了,也就是韩非所言"既渥而不疑,引争而不罪,则明割利害以致其功,直指是非以饰其身,以此相持,此说之成也。"秦末,张良说汉王直接给韩信王印就是到了这个地步。但是游说者还需要注意的是,人的信任是在变化的,君主的信任同样是在变化的,同样的说辞、做法在不同的时期(信任度不同时)是不一样的,在这里,韩非子列举了弥子瑕有宠于卫君的故事,等到,之前的所作所为都成了罪过,所以游说之士不得不考虑君主(游说对象)的变化(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焉)。
结语
君子劝说他人,必须要考虑劝说的方式和方法,还有劝说对象的心理变化,及时考虑好君主反感后的退路。顺而说之,因时而说,因事而说,采用恰当的方式,防止因游说不当而引发的后果,后世君子,不可不慎。
- 上一篇:读《韩非子》——惠子说邹君
- 下一篇:一天一首古诗词|宋代,苏轼《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