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韩愈,字退之,用这个字是为了告诫自己退一步海阔天空,然而我这一生也没做到过。
我出身很好,生在官宦之家,但别人总觉得我命不太好。3岁的时候我爸就去世了,我由我哥抚养长大。俗话说长兄如父,我哥待我真的很好。
我从小就有很明确的目标,要做栋梁之才报答我哥。
所幸我读书不错,七岁开始,言出成文,十三岁时就能写文章了。
然而别人说我命不好是有原因的,还没等我自立自强,我哥就去世了。
十九岁,我带着我哥生前的期待,以及照顾孤嫂的责任,步入长安。
02
在这里我认识了名将马燧,看到他,我仿佛看到了大哥。因为他,我驱走了心中最后一丝迷茫,坚定了自己入仕的决心。之后为了感谢他,我曾作《猫相乳》赠之。
游历长安三年,我明确了目标,知道了自己的差距,后来我回到宣城准备考试。
我备考多年,终于在第四次应试后成功了。
就在我觉得自己信心满满的时候,参加吏部的考试又以失败告终。同年,我嫂嫂也走了,我守丧五个月,痛定思痛之下,我决定化悲愤为动力,再考一次。
然而二战失败,三战亦然。此间,我曾三次给宰相上书,均未得到回复。我不服气,写下了《马说》来宽慰自己。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我的伯乐又在哪里呢?
03
日子总要继续,考试失利,我决定换个方式去一展所学,我相信命运会眷顾执着的人。
公元796年七月,我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伯乐,宣武节度使董晋,他推荐我为秘书省校书郎,并出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
我在任期间,勤勤恳恳,全力培养提携张籍等文士,我想把我写文章的心得都传授给他们。同时,我也写文章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此时,又一个意外来临了,董晋逝世了,我的仕途又灰暗了。
此后,我需要找第二个伯乐,恰巧徐、泗、濠三州节度使张建封找来,应他之聘,我出任节度推官,试协律郎。那年,张建封派我前往长安。
再次入京,我觉得我的人生不该止于此,决定四战,我辞职了,再一次参加吏部考试。
这次,我考上了。
果然,坚持就是胜利。
04
我的职场生涯十分曲折,我晚年回想起来,这可能跟我性格过于刚强有关系,或许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成为了古文运动的先行者。
尽管职场几经贬谪,我有不甘,但问心无愧。
我曾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当过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加了“淮西之乱”。我曾谏迎佛骨,被贬至潮州,晚年做吏部侍郎。
中间我最自豪的一笔还没提,我曾三进国子监做博士,担任国子监祭酒,招收弟子,亲授学业。
那个时候的我,推行了古文运动,宣传“文以载道”,写下了《师说》等著作,我的文学成就达到了顶峰。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当然,这些名誉荣誉都是后人评论,我在那时,只是在一丝不苟做事,兢兢业业宣传我在文学上的感悟,希望更多的人受益。
05
我这一生,常有人替我感叹命运不公,年轻时的我也这么想。但晚年,回忆一生,突然发现我这一生足够精彩,我可以笑着去见我哥,告诉他我真的变得很厉害。
我这一生,常常想是不是退一步,别那么刚硬,职场上可能就不会遇到那么多起伏了。不过那还是我吗?
韩愈(768年—824年)
生平简介:
768年,韩愈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他的祖辈都曾在朝或在地方为官,其父韩仲卿,官至秘书郎,在韩愈三岁时便逝世。韩愈由其兄韩会抚养成人。
786年,韩愈离开宣城(即宣州),只身前往长安,欲投奔族兄韩弇。适逢韩弇前往河中,后遇害,韩愈遂投靠名将马燧。后曾作《猫相乳》以感其德。
789年,返回宣城,此后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均失败。
792年,韩愈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终于登进士第。
793年,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词科考试,遭遇失败。同年,韩愈之嫂郑夫人逝世,他返回河阳,为其守丧五个月。
794年,再度至长安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又失败。
795年,第三次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仍失败。期间曾三次给宰相上书,均未得到回复。同年,离开长安,经潼关回到河阳县,于是前往东都洛阳。
796年,韩愈因为受宣武节度使董晋推荐,得试秘书省校书郎,并出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
819年,宪宗派使者去凤翔迎佛骨,韩愈毅然上《论佛骨表》极力劝谏,宪宗愤怒,被贬为潮州刺史。韩愈到潮阳后,上奏为自己辩白。宪宗意欲重新起用韩愈逢大赦,宪宗便于十月量移韩愈为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
820年,韩愈抵达袁州。同年九月,韩愈入朝任国子祭酒,于冬季回到长安。
821年,韩愈转任兵部侍郎。当时,镇州(今河北正定)兵变,杀害新任成德节度使田弘正,都知兵马使王廷凑自称留后,向朝廷索求节钺。
824年,韩愈因病告假。同年12月25日,韩愈在长安靖安里的家中逝世,终年五十七岁。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
代表作:
《师说》(节选)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名句:
1.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与孟尚书书》)
2.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
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
人物关系:
父亲:韩仲卿
母亲:不详
长兄:韩会
妻子:卢氏
朋友:裴度、牛僧孺、令狐楚、李宗闵、李绅、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等。
引用文献:
1.卞孝萱 张清华 阎琦.韩愈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
3.卞孝萱、张清华、阎琦.韩愈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感谢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诸葛学堂”!
特别声明:此文为“诸葛学堂”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