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共 3763 字
读 完 全 文 需 9 分 钟
解题:《汉书》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署名班固撰,实际上其成书是经过班彪、班固、班昭共同努力的结果。
班氏世代居住在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更始之乱时从隗嚣避居天水,因为隗嚣割据一方而专门写作了《王命论》以确认汉家正统,这也可以看出班氏的政治立场。班彪在当时即有意要续《太史公书》,还写成了后传数十篇,并认为司马迁虽然是良史之才,但是却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
班彪去世后,他的儿子班固继承了他的遗志,在还乡后进一步补充了许多材料,准备完成他父亲未尽之业,但此时却被人告发私修国史,因此被逮捕并送往京师。他的弟弟班超(没错就是后来担任西域都护,并封到今天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的那个班超)诣阙为哥哥鸣冤,明帝看到班固的书稿并经班彪陈述,了解到班固的创作意图后大为赞叹,令班固担任兰台令史,修《世祖本纪》,书成之后迁为郎,又撰作了列传、载记二十八篇之后,才令他重新撰作《汉书》。但班固并没有完成《汉书》的写作,就因为外戚窦氏之祸而死在狱中。和帝命他的妹妹班昭续成其书的《天文志》和八《表》,《汉书》至此方才完成。
《汉书》成书之后,迅速风靡,达到了“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的地步。原因有二,一是《汉书》“傍贯《五经》,上下洽通”,班固博通经史文章,《汉书》自然包含了相当多的经学成分,同时又完整叙述了前汉的历史,对于当时人想要加强经学修养和认识前代历史具有重要帮助;二是班彪班固父子都认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这就为汉代的统治找到了历史和神学依据,因此得到了汉帝国朝廷的支持而迅速传播。
《汉书》不仅在当时是人们学习和了解历史的主要参考资料,也引起了后来学者的高度重视。在隋唐时代,甚至形成了一门学问叫“汉书学”,唐人刘知幾甚至称《史记》《汉书》“与五经相亚”,可见《汉书》在当时的地位。实际上,在唐前的史学发展史上,《汉书》的地位一直在《史记》之上,是史书中最重要的著作。
前文提到《汉书》具有浓厚的经学色彩,这就导致了《汉书》难读。其书初成时,马融就跟随班昭学习,稍后即有服虔、应劭等为之作注。唐代著名学者颜师古为《汉书》作注时,就收录了前代注家23家,可考而没有收录的还有不少,可见注家之多。
自颜师古注出后,其他诸家尽废,而颜注也逐渐和班文并行,形成了文不舍注,注不离文的文本面貌。现在能够看到的《汉书》注文合刊本是北宋景祐年间的本子,历代亦有刊本,今天阅读则以中华书局点校本为最通行本。清代学者王先谦在颜师古基础上更进一步,写成《汉书补注》,也是研究《汉书》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近人杨树达《汉书窥管》则就《汉书补注》的问题进一步进行研讨,也是阅读《汉书》的重要参考资料。陈直的《汉书选》、鲁西奇《何草不黄:汉书断章解义》可供一般读者学习。
《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汉书
作者: 班固 校注:颜师古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1962-6
在介绍《史记》时,我们已经谈及点校本二十四史的缘起,这里就不再详述了。前文也提到,《汉书》和颜注是一体,凡说《汉书》,必有颜注,而《汉书》难读,非要借助颜注才能读懂。
颜师古注释《汉书》具有复杂的政治背景,他奉太子承乾之命注释具有为后汉寻求政治合法性的《汉书》,本身就是这一政治背景的体现。但颜师古注在政治背景之外,又继承了他的祖父、叔父以来颜氏家族的一贯求实的学风。在《汉书叙例》中他说:
凡旧注是者,则无间然,具而存之,以示不隐。其有指趣略举,结约未伸,衍而通之,使皆备悉。至于诡文僻见,越理乱真,匡而矫之,以祛惑蔽。若泛说非当,芜辞竞逐,苟出异端,徒为烦冗,祗秽篇籍,盖无取焉。旧所阙漏,未尝解说,普更详释,无不洽通。上考典谟,旁究《苍》《雅》,非苟臆说,皆有援据。
大意是说:凡是旧注说得对的,皆存其文;凡是略说的,都推其文义以求通达;至于存在知识上明显有问题的,则匡正其谬误,以存真祛惑;对于异端邪辞,浮华空言,则一无所取。对于所注内容尽量找到经典上的依据,而非虚语臆说。
根据颜师古的自述,我们可以搞清楚很多事情。第一是在保存旧注方面,颜注中大量的旧注让我们不仅知道当时的学术风貌,还能看到注释演变的脉络;第二是对比颜注中所引诸家及其他未引之人,大致可以判断当时人的学术风貌和学术旨趣;第三是对于颜师古本人的学术特点能够进行系统研究。当然,这些都是阅读颜注带来的,最重要的还是通过颜注能够读懂《汉书》。
虽以颜师古之博洽,但仍有其未知的领域,在《汉书·天文志》中,颜师古未作在其他地方所用的“师古曰”,而是全录前代人的看法。这是受到家学的影响和当时天学主要是南方学者的专利造成的。颜师古这种实事求是,不以不己知而废前人之说的可贵精神,值得在今天的读书治学中提倡。
《汉书补注》
汉书补注(全十二册)
作者:班固 / 校注王先谦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2009
《汉书补注》是清代学者王先谦对颜师古《汉书注》所作的增补,因此名之曰“补注”。《补注》在颜注的基础上做了大量增补,并且纠正了很多颜注的错误,是清代《汉书》研究的巅峰之作。
《汉书补注》有几个特点,第一是弥补了关于天文、律历方面颜注的缺失。《律历志上》,颜注语焉不详,《律历志下》和《天文志》颜氏基本无注。王氏采钱大听《三统术衍》、《三统术铃》和李锐《三统术注》及其他学者的有关校释,加以自己的考订,为《律历志》、《天文志》作补注。这就弥补了颜注之缺,为研究科技史提供了方便。第二是对于地理的补注尤其卓越,其中不乏亲自考察。在对夷水入江这个问题上,他就亲自考察,他“实亲见之”,对胡谓的说法进行了批驳,并且“地理之学,非可臆测为能”的观点也很值得肯定。第三是他对于不能确定的问题存疑,如《地理志》:“南郡”一临沮……阳水入河行六百里。”王氏为此查证了郦道元《水经注·漳水》引此亦作阳水,批评了吴卓信、王鸣盛、段玉裁的种种臆测,最后指出:“‘阳水入污’四字难通。此条盖有夺误,所当阙疑。”他对弄不清楚的问题不武断、不曲解,这是严肃的科学态度。
总之,阅读《汉书补注》能够充分体会到清儒实事求是的严谨治学态度和精深的考证功力。同时对于很多颜注没有解释而今人已经不能明白问题,也能较好地学习和理解。
《汉书窥管》
汉书窥管
作者:杨树达
出版社:上海古籍
出版年:2006-12
《汉书窥管》是杨树达先生积三十年时间写成的研究《汉书》的著作,是他阅读《汉书》及《补注》的成果。纠正了王先谦的许多问题,是研读《汉书》不可不读的著作。
杨树达先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具有深厚的小学功底,尤精于训诂学。陈寅恪先生称他为“赤县神州训诂小学之第一人”,以义宁之渊深博雅尚且如此推崇可见其学力之深厚。自然,以此学力积卅年之功写成此书,可以想象其在《汉书》研究中的地位了。
杨树达多指出王先谦的错误,如《郊祀志》:“臣望汾阴直有金宝气”一句,师古以“直”为“当”,即“在汾阴方向的天空上有金宝气”,“盖气在天空,方所无由确指,故举汾阴而云直”,这个说法本来是对的,但王先谦却训直为特,确定为汾阴位置(确切的地点)有金宝气,于理似有不通。如此细微处亦能区分,不能不感叹杨树达先生学力之深厚。
又如《高帝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债)”,钱大昭引南监本、闽本“责”作“负”,寻文义亦当作“负”为是,唯《史记》作“责”。王先谦从其说。但杨树达根据百衲本影印最早的景祐本作“责”,认为作“负”是据颜注妄改,因为颜注以“负”释“责”。可以说此条是从文献和学理两个方面对此条进行了校勘,能够得文义之正。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阅读《汉书窥管》,对于理解《汉书》中的疑难字词和疏通文义具有极其重要的帮助(当然意义远不止这点),但由于书中并未将《汉书》原文全部录入,而是只指摘相关文句,因此对于此书应当与《汉书》原文对读或熟悉文本之后阅读为佳。
《汉书选》
汉书选
作者: 冉昭德 / 陈直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09-5
《汉书选》是郑天挺先生策划的“中国史学名著选六种”中的一种,选文由陈直先生负责。陈直先生是著名的史学家,尤其精于《汉书》,其《汉书新证》广泛采用金石材料对《汉书》中的史实进行考辩,深得王国维“二重证据法”之精髓。
历来选本难做,因为选本好坏能够直接反映选本制作者的学力,《汉书选》也不例外。其说明中就指出,选文针对的对象是高等学校学生,选文的标准是注重反映西汉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并且能够反映班固的史学思想,选文还考虑到各阶层的情况,文章的文学性和避免与《史记》大量重复,还吸收了前人和当时的最新成果,添加简要注释(虽然简要,但是却应该重视)。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好选本。
以汉高祖论功臣为例: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通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嫚而侮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在这里陈直先生注文中涉及五个词,分别是“通侯”“高起”“嫚”“运筹帷幄”“填”。值得注意的是“通侯”和“填”。“通侯”下注到:“即彻侯,爵名,第二十级。”这里已经涉及到秦汉时代最重要的官僚体制二十等爵制,对于引导读者理解秦汉社会构成具有重要意义。又“填”下注到:“同镇。”这可以和《史记·天官书》中“填星”“镇星”等相联系,对于《史》《汉》研究均有提示作用。总之,陈直先生的《汉书选》对于初次接触《汉书》的读者来说,无论是选本质量还是注释质量,都非常值得推荐。
作者八砖,上海市儒学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