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高中的语文课上都学习过韩愈《师说》一文,今天我们从《师说》中来解读何为师?何以为师?
《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一、
何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是身为师者的“职责”。所谓“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师”,所以父母的责任也是传道、授业、解惑。
解惑:孩子对世界的充满了强烈的好奇,父母需要及时地给予耐心地解答,这里的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伤害了孩子的好奇心,对未知的探索是孩子成长最纯正的动力。法国伟大的教育家卢梭说过:教育就是成长。子女教育的过程就是孩子因为好奇心驱使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过程!
授业:是知识的教育和技能的训练。是大脑的教育,是一种生存、生活的教育。
传道:传道不是说教,不是讲道理,“道”是智慧,是解答关于人生根本问题的智慧。是“心灵”的教育,是一种生命的教育。
现代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把“授业”和“传道”混为一谈,如果说学校的教育更多地是承载“授业”的职责(知识、技能的教育),那家庭的教育需要承载的更多是“传道”的职责(智慧的教育)
二、
何以为师呢?不在于生乎吾前还是生乎吾后(不在于年纪的大小),而在与其“闻道”的先后。谁先“闻道”--“悟道”,谁就是老师。
道之所存,师者所存也。即师者是依附于道的存在的。先有“道”然后有闻“道”的师者,然后师者才能传道授业解惑也!
所以要想成为师者,你需要“闻”--“悟”那早已存在又无处不在的“道”。在你“悟道”的过程中,你的心就逐渐不再造作,你的心就逐渐没有问题了,整个世界也就没有了问题。
教育是父母自我觉醒,自我成长,圆满自己的过程。借着子女和教育这一道途,你向外引导子女,向内引导自己的心。这样在你实现圆满的过程中,孩子也必然实现自身的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