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仙鹤桥
仙鹤桥,位于蒲江县鹤山街道谭河社区,横跨蒲江河之上。该桥贯通旧城新区,已成为蒲江县城重要的地标建筑之一。
如果,每个城市有一个图腾的话,我想蒲江的一定是仙鹤。
蒲江,自古就是仙鹤集翔的王国。
魏了翁《鹤山集》的《四川茶马牛宝章(大季)修扬子墨池以书索题咏》记载,“子云之师曰林闾,鹤山之下训其徒”,了翁注曰:“子云之师曰林闾翁儒,临卭人也,鹤山为卭之望。”蒲江古属临邛,汉代之鹤山,盖以仙鹤群聚栖息而得名,今蒲江县城鹤山之名由来已久。
蒲江,流传有八大仙人传说。
白鹤山“胡安乘鹤”,飞仙阁“莫公飞仙”、“性醇羽化”,长秋山“王兴得道”、“杨正见食茯苓”、“齐敏白日飞升”,石象寺“严颜骑象”,武夷山“魏鹤山成仙”。汉代,胡安、莫公的成仙故事中,仙鹤成为仙人祥瑞坐骑之物。
蒲江历史文化名人,有“文有魏了翁,武有李家钰”之说。魏了翁(1178-1237),字华父,号鹤山,南宋著名的教育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嘉定三年(1210),魏了翁在白鹤冈建立鹤山书院。魏鹤山之号与书院之名,源于仙鹤之山——白鹤山。
曹学佺《蜀中广记》引《方舆胜览》云:“浴丹池在蒲江县之崇真观,世传轩辕修炼于此,《鹤山集》云:‘嘉泰中,常有群鹤西来翔舞于紫极殿之前槛,自后间岁一至。’《志》云:‘紫极观在蒲江治内’。”宋代,蒲江县城是一幅白鹤群群飞翔曼舞的自然画卷。
清乾隆《蒲江县志》记载,蒲江之山有“龜鹤山”“黄鹤山”“白鹤山”“鍾鹤山”,蒲江十乡有“白鹤乡”,县城之北门曰“望鹤”,有文与可作画之“白鹤馆”,往邛州官道有“鹤仙桥”,佛教禅院有“白鹤寺”、“鹤林寺”。刘庶壇《鹤赋》序:县署有百鹤巢树之风景,《蒲江即景》云:“蒲山何青青,蒲水何渟渟。山青鸣野鹤,水渟怡鹡鸰。”杨开甲《长秋山》诗:“看霞双剑倚,对月一弓弯。城郭应犹是,千年白鹤还。”安中恺有《九日登鹤山归憩观音堂小饮》,陈怀仁、吴治恒、叶光珍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韵”有《鹤山赋》。
千年弹指,岁月流转,不变的仍然是蒲江山水之间,那时时翩翩起舞的白鹤倩影。
时光进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县城建设驶入前所未有的历史时期,蒲江河右的新区日新月异,蒲江河新桥梁建设提上议事日程。
1997年12月,仙鹤桥开始动工修建。1999年6月,竣工投入使用。是桥,以仙鹤命名,盖以彰显蒲江源远流长的文化图腾、传承丰富多彩的文化基因。
该桥,长84米、宽5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建造新颖,设计奇特,四根构造柱长44米,高于桥面32米。桥顶上塑不锈钢仙鹤2只,高达15米,婷婷玉立。
桥头廊柱上,有“仙鹤桥”三字,为廖启清书法。廖启清(1923-2004),蒲江县寿安镇人,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1946年,廖毕业于成都国立师范学校,返乡长期任蒲江县学校教员、文化馆干事。他绘画长于花卉、翎毛,书法擅于楷、行、隶、篆,为知名书画家。他为“仙鹤桥”的题字,系楷书,开合有致,雅朴隽永,堪称上乘之作。
廖启清“仙鹤桥”题字
仙鹤桥,联通蒲江新旧城区的主要津梁之一。桥之左为城市花园住宅小区、辛街,桥之右为艺术中心与图书馆、桫椤湾路。桥之下,鱼翔浅底,鹤鹭齐飞,江草萋萋。桥之两岸,为河滨健康绿道,茶坊、水吧、体育馆次第分布,夏天的小叶榕树枝繁叶茂,秋季的白果银杏金黄满地。
仙鹤桥河滨健康绿道
仙鹤桥夜景
双鹤婷立,翩翩欲舞,这座仙鹤之桥在靓丽的城市景观建设中,逐渐成为一抹令人难以忘却的乡愁记忆。
今天,千年蒲江之上,清江大桥、蒲江大桥、驭虹桥、驭龙桥、仙鹤桥、驭仙桥横卧蒲水连缀新旧城区。仙鹤桥,以独特的造型,挺拔的身姿,融合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最终拔得头筹,成为蒲江著名的地标性建筑。
城中蒲河
(注明:图照来源网络,姓名不知,未具勿怪,敬请谅解,谨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