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此人想效仿左良玉跋扈自雄,结果碰上了孙传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此人想效仿左良玉跋扈自雄,结果碰上了孙传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2-17 03:09:25
阅读:

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农历五月初一,刚复职就任陕西三边总督的孙传庭在西安召集众将议事。会上突然宣布崇祯皇帝旨意,逮捕援剿总兵官贺人龙,随后将其斩杀。贺人龙其人跟左良玉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并且贺人龙也确实想要效仿左良玉。之所以会有不同的结局,战歌认为主因在于左良玉面对的是崇祯,贺人龙面对的孙传庭。

此人想效仿左良玉跋扈自雄,结果碰上了孙传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出身武举,屡立战功

贺人龙跟李自成是陕西米脂老乡,常言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可在明末那个时候,这个老乡关系可不是随便就能攀的,就因为贺人龙与李自成的老乡关系,最终让贺人龙送了命!相比较于左良玉的野路子,贺人龙是经过明朝的武科举考试才走上从军之路的,用现在的说法就是科班出身。虽然如此,但贺人龙的勇猛程度比着那些从兵卒经历尸山血海一步步积功上位的猛将们一点也不逊色。每战贺人龙都身先士卒、悍勇难挡,非要把敌人斩尽杀绝,因而得号‘贺疯子’。

人龙者,崇祯初年以守备隶属于延绥巡抚洪承畴麾下。跟着洪承畴,贺人龙算是学到了厚黑的第一课:崇祯四年,洪承畴招抚了一批义军,大摆宴席犒劳他们。借机洪承畴令贺人龙伏兵四周,将其中曾经接受前任三边总督杨鹤招抚,然后降而复叛的三百二十人处死。要是张献忠、罗汝才等落到洪承畴手中,不知要死几回。这件事让贺人龙明白了,仅仅就投降都可以这么玩!打不过可以借投降喘息、缓兵,就是受降者也可以将受抚之人置于砧板或切或剁。事虽然不大,但就此算是在人龙心中埋下了一颗私心、跋扈的种子,只待开花结果。但不是说之后贺人龙的结局就因为洪承畴,面对同样的情况有些人会拿来充实自己、报效国家,有些人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关键还在于自己的选择!

从崇祯六年到崇祯七年,贺人龙的屡立战功:先是当年春,与总兵尤世威收复山西辽州;后又连败贼于垣曲、绛县,因功被提拔为都司;复又连破贼水头镇、花池塞、汤湖村,因山西义军被平定殆尽,乃还陕西;崇祯七年四月击贼隰州,擒克天虎,胜任参将;后追随陈奇瑜剿贼于郧、襄、兴、汉,人龙战功卓著。接下来车厢之围功亏一篑,陈奇渝遣贺人龙追击溃逃的义军,刚到陇州便被李自成击败困于城中。念及老乡的情意,李自成命高杰修书贺人龙劝其投降,贺人龙的反应竟然是不做任何答复。不做答复那意思就是虽然没有同意,但也不拒绝,说白了就是看看形势的发展再说。后来得左光先力救破围,贺人龙将此事隐瞒不报。通过这件事贺人龙心底的那颗种子算是发芽了。

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经历多年战争,贺人龙由于战功卓著与曹变蛟一道成为洪承畴剿贼的左膀右臂。崇祯八年正月,贺人龙受洪承畴派遣援救中都凤阳,战后论功升为副总兵;后随洪承畴、孙传庭转战于陕西、四川,屡战屡胜,败惠登相、援四川、救瑞王。在洪承畴、孙传庭的部下,贺人龙是打击敌人的利器。并且《明史》之中,洪承畴命人龙、令人龙、率人龙、督人龙等记载多次出现。可以说这个时期的贺人龙就是服从命令听指挥,典型的忠臣良将。虽然也动过心思但在洪承畴的驾驭之下以及洪、孙、卢带领的明朝官军节节胜利的背景下,贺人龙还是很老实的。崇祯十一年,贺人龙同曹变蛟一道与李自成大战二十七天,几乎将李自成部剿灭。

同年,清兵入塞,洪承畴率曹变蛟、贺人龙等入为京畿。因同曹变蛟在太平取得大胜,被提拔为总兵官。后洪承畴、孙传庭被留在京师,贺人龙返回陕西镇守。

此人想效仿左良玉跋扈自雄,结果碰上了孙传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杨阁部一出手,良将变跋扈

回到陕西的贺人龙,因为刚刚被提拔为总兵,急切的想要立功表现。尤其是杨嗣昌受命督师后,贺人龙在一开始的表现还是很好的。但是眼见左良玉有好处就上、有功就捞,不行就跑,结果啥事没有。反而实力是一天天壮大、官职是越升越高。贺人龙心中的萌芽开始茁壮成长。

‘及应元军入夔,营土地岭,人龙逗留不至,诸军遂大败,人龙竟还陕’,这是贺人龙第一次违令。说白了就是他的一次试探,果然没什么事。所以‘当年十二月,嗣昌至重庆,三檄人龙会师,不至’。

这就麻烦了,本来杨嗣昌所依仗不过左良玉、贺人龙、猛如虎、郑崇俭四人,其中以左部与贺部势力最大、战力最强。杨嗣昌长于战略,不善阵战,当个参谋长还行,可是这一来,左、贺二人均不听调遣,杨嗣昌就有些玩不转了,以至于经常被张献忠牵着到处跑。当时有一句流行语‘前有邵巡抚,常来团转舞;好个杨阁部,离我三天路’。

该怎么办,杨嗣昌经过深思熟虑,想到了一条妙计:先放出风,要以左良玉不听调遣夺了他的平贼将军封号,转授予贺人龙。这下给贺人龙高兴的,就积极作战,想要尽快通过战功把这个消息坐实。这才有了玛瑙山一战,贺人龙跟随左良玉力战大败张献忠,战后论功贺人龙仅次于左良玉。然后杨嗣昌再以左良玉功大,劝贺人龙等一等。其实杨嗣昌这一计策也算高明,正常情况下,左良玉害怕被夺了官位就不得不积极作战并且服从杨嗣昌的调遣;而贺人龙急于升迁,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官职只有一个,两人相争,势必水火,都不得不依附杨嗣昌。可是丰满的理想往往被骨感的现实所击败,杨嗣昌的计策是很高明,但他忽略了两点:自己的能力和朝廷的实力。杨嗣昌给了两人要不向左,要不向右的选择。可是这两人偏偏给自己制造了另外一个选项:及良玉奏玛瑙山捷,嗣昌语人龙须后命。人龙大恨,具以前语告良玉,良玉亦内恨。结果‘人龙大觖望,效良玉所为,不奉约束,嗣昌亦不能制’。

少了左良玉和贺人龙后,郑崇俭也是阴奉阳违,无奈杨嗣昌以猛如虎统领各镇。猛如虎感其恩,对义军穷追不舍,后遇伏兵败,在南阳被李自成破城而亡。四人俱失,杨嗣昌被张献忠耍的团团转,最终陷藩忧惧而死。

此人想效仿左良玉跋扈自雄,结果碰上了孙传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确认了眼神,遇见错的人

从杨嗣昌之后,贺人龙跟左良玉走上相同的发展之路,不出意外明末的历史中必会出现被人龙南良玉并立的局面。这两人招降纳叛、扩充实力、为祸一方,日子可以说是相当的美好。左良玉坑完了丁启睿,坑侯恂;贺人龙也不甘示弱,你坑两个督师我就坑傅宗龙及汪乔年这两个总督玩玩。明朝要是让他俩这么玩下去,等不到崇祯十七年就得关门。可一个人的复出既解了崇祯的燃眉之急,又造成了左、贺二人迥异的结局。

崇祯十五年二月,眼见形势危急,崇祯想起了已经被自己关了三年的孙传庭。于是连忙召见,听了孙传庭的种种分析,崇祯只一个反应‘悔不当初’。由于两次同李自成交战均不战而走,崇祯觉得贺人龙不能再用,于是给孙传庭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处置贺人龙。要说猛人就是猛人,之前在洪承畴、孙传庭手中,贺人龙只是一柄利剑。没想到两人一走,他还成精了,得令孙传庭表示这事包在我身上,就领着崇祯给的五千精兵赶往陕西。

贺人龙也觉察到了危险的临近,‘人龙驻咸阳虞祸,晓夜为备’。这实际上就是反了,只不过崇祯十五年明朝内只剩下了三支可以依仗的精兵:贺人龙统领的陕西秦兵、左良玉统领湖广之兵、杨文岳统领的保定兵。对于贺人龙要光依着崇祯,那也只能是‘势大,惧其变,恐为乱’,接着就是像左良玉一样笼络着不反。可是孙传庭就不同了,崇祯天高皇帝远的,观遍全陕贺人龙也找不到对手,但孙传庭的实力他是清楚的。到任两月,以两万刚刚整顿卫所、军屯得到的兵马就将明朝心腹之患高迎祥全歼。之所以在洪、孙麾下,贺人龙表现较好,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忌惮二人的能力。

接着就是开头的那一幕,只能怪贺人龙运气不好,碰到了孙传庭。

此人想效仿左良玉跋扈自雄,结果碰上了孙传庭,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贺人龙被杀后有人根据义军‘饮酒相庆,人龙死,关中易取’认为崇祯不该杀他。那么我们看当时的形势,人龙不听节制,先后导致傅宗龙、汪乔年两任三边总督被杀。事后惧罪,驻扎咸阳,日夜防备。如果不是孙传庭处置得当,人龙必反,或者如左良玉般为祸一方。这样的贺人龙被崇祯处置一点都不冤,这样的结果绝对比留着他更好。

大争之世,能逆天改命的不世之材极其稀缺。多的是贺人龙、左良玉这种有一定能力,但却被大势裹胁、私心自用之人。谁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关键就在于对这些人的驾驭。用好了就是刺向敌人的利剑,用不好就是拉了引线的手榴弹,扔出去能炸敌人,攥在手中却能伤了自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