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这首诗为什么评价极高?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这首诗为什么评价极高?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2-12 21:56:49
阅读:

诗鬼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峭奇难懂,但向来评价很高,因为此诗具有很高的文学审美和现实意义。从文艺美学的角度来看,繁多密集且多是神秘诡异的颜色意象使李贺诗歌独树一帜。从现实意义来看,这首诗是李贺根据代州刺史阿跌兄弟的英雄事迹而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纪实作品。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这首诗为什么评价极高?

一、奇特的造语、怪异的想象、幽奇冷艳的诗境

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秾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秾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一个"压"字写出了兵临城下的紧张局势;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创造通感的艺术效果,诗歌意象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颈联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有畸形、怪奇的审美形态;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而李诗怪奇、畸形的审美形态,来自于李贺偏执、狭隘的精神境界和审美取向,也得力于李贺对字词的精心锤炼。

艺术思维的逸出常轨,遣词造句的刺激狠透,修辞设色的惨淡经营,意象结构的古怪生新,就是李贺诗歌意象创造的基本特点,他的诗风在晚唐颇有影响力。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这首诗为什么评价极高?

二、内蕴天文学信息

无论军队在城或在野,只要军队上方出现"黑而卑"的云气,皆为不利征兆,若军队在城,则城将被占;若军队在野,则不宜停留。持马王堆帛书的这两则占语以审视李贺诗中的"黑云压城城欲摧",则李贺这句诗的意思豁然明晰,此句要表达的意思便是:黑而卑的云气压在城头,对于守城兵将来说,这是城池将被攻占的预兆(城欲摧)。李贺遣词精准,一个"压"字既写出了黑云对城的逐步逼近,同时也写出了黑云的力度,惊心动魄,一字千钧。本诗首句"黑云压城城欲摧"是用天文学知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城池危殆、守城军队将要战败的意思,而这层意思正好与此诗的末尾两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遥相呼应,表明守城军队最终战败。李贺《雁门太守行》的起首两句一幻一真,虚实相生,奇诡而夭矫。或许正是李贺这首诗中蕴藏着独特的文化信息,才构成李贺此诗英绝沉郁的风骨。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这首诗为什么评价极高?

三、应时而生的纪实作品

李贺使用汉乐府旧题《雁门太守行》来描写"雁门太守"与战争,"半卷红旗临易水"向人们昭示战争发生的地点和影射典故。把《雁门太守行》的题目和本诗所描写的内容及故事发生的地点—"塞上""易水"附近等结合起来,再联系李贺所处的元和时期的实际形势进行考察,可知李贺《雁门太守行》是一首不折不扣的纪实作品。

李贺《雁门太守行》即描写相继为代州刺史的阿跌兄弟的事迹,且择取的仅率师增援易定一役。诗只写了两段,即易定被围,守军奋起抗敌和援军冒死赴救,有写这场战争的结果,因为结果是不堪写的,原因是朝廷因诸军解体,而藩临观望养寇,空为逗挠,以弊国贼;而王承宗适遣判官崔遂上表自首,请输常贼及朝廷除授官吏。宪宗因此就势下台阶,元和五年秋七月,诏洗王承宗,复其官爵,同时搞赏诸道行营将士。

诗中描绘了一幅奇异的边塞风光,刻画了慷慨激昂、战死边地的英雄形象。同时诗中也反映了诗人想要投笔从戎、建功边陲的愿望和报国无门的悲哀。李贺是一个非常关心国家大事的青年,此时李贺正准备参加礼部试,是他一生中处于积极进取的情绪高涨期,所以他根据代州刺史阿跌兄弟的英雄事迹写成这首《雁门太守行》,以表彰"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爱国志,同时抨击专权跋息的藩镇和观望逗挠的朝廷无用将帅。

全诗所反映出的时事以及透发出的对中央王朝的拥护之意,亦与推崇儒学、反对藩镇割据的韩愈冥然契合。张固在《幽闲鼓吹》这部搜集整理的唐朝晚期奇闻怪事集中,写李贺的这首诗使韩愈援带而起的故事,虽不符合史但这样具有小说趣味的事情后广为流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