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曾名《石头记》,作者曹雪芹巧用神话,假借空空道人和石头的对话,写了一篇《告读者书》,告诉读者此书该怎么读,不该怎么读,并通过空空道人读此书的境界变化,说明了读懂它所必经的五个阶段。
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一部《石头记》,为何让修道之人产生这么大的变化,由道向佛了?
笔者不才,试着一探究竟,从而解析出读懂此书所必经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空空道人,以空切入。
空空道人,顾名思义,是一个修道之人,道号为“空空”。
这个道号怎么来的?它来自道家始祖老子对道的解读。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道德经》
这是修道的最高境界——虚空。只有以虚空之静面对万物之动,才能看清楚事物的本质,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
因此,修道有成的人,能够宠辱不惊,以静制动。
空空道人还是个停留在入门阶段的修道者,因此喜欢自我标榜——以空为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越是标榜,说明越停留在常名——表面,而且生怕别人不知道,正如曹雪芹写给妙玉的判词:“云空未必空。”
说空的人,不一定真做到了空,自我标榜的人,未必就真做到了自己所标榜的。
这一点,从空空道人和石头的对话体现了出来。
空即是无,没有,像初生婴儿一样,对世事毫无概念。但当空空道人看到石头所记述的故事,马上有了主观评判。
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
他所强调的这两点,“朝代年纪”、“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是已经形成世风的小说模板,没有这两点,则“世人不爱看”。这说明空空道人心中充满了世俗观念,对世事人情了如指掌且形成了刻板印象。
以空为名的空空道人,空在何处?
因此,空空道人之空,其实是假空,他只是个有着道人身份的世俗之人而已。
对于空空道人的世俗之想,石头给予了反驳:“我师何太痴耶!”
“痴”,是个佛学用语,属于三毒(贪、嗔、痴)之一,可以理解为执念。因为有着执念,固守着刻板印象,所以无法接纳新知。
对此,石头作了进一步解读。
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秽污臭,屠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鬟婢开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
一言以蔽之,空空道人所说的世人爱看的小说,其实都是套路小说,以固定套路来谤人捧己。
套路小说看多了,容易形成刻板印象,无法接纳新知。因此,石头建议空空道人去除刻板印象,尝试新知。
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我师意为何如?"
这话是对空空道人说的,也是对读者说的:摒弃以往套路小说中的才子佳人、大忠大贤的固有执念,以真空来切入,以归零的心态来读它,“换新眼目”。
第二阶段:因空见色。
国人谈色即变,也是因为刻板印象而把色归于情色,耻于谈之。
此色非彼色!
因空见色,见的是什么色?
就用书中人物来打比方:因空见色,好比刘姥姥进大观园。
刘姥姥虽然活了几十年,见多识广,但对于贾府的贵族生活,却是从未见过。贾府的一切,对于刘姥姥来说,就是“空”,无知无识,无见无闻。
当她有机会进了贾府,并且在贾母的安排下游了大观园,她才见到了“色”——美到极致的吃喝玩乐。
空空道人及读者都如刘姥姥这般,没见识过贵族的生活日常,他们的人物关系,他们的居住环境,他们的语言风格,他们的生活礼仪等,都需要我们像刘姥姥一样,以“空”去见识。
见识之后的刘姥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奢靡,一道以茄子为主材的菜,“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二是礼节繁多,“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
作者通过空空道人,提醒读者,要像刘姥姥这样,去见识以贾府为代表的奢靡生活,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呈现出来的儒家礼仪。
这里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只有无尽的物质享受和被礼教束缚而由亲变疏的亲情。
第三阶段:由色生情。
色是欲望之门,物质世界的光怪陆离,最易让人产生欲望,从生理欲望到心理欲望,随着物质满足而不断升级。
书中的物质世界,读者无法在现实中得到满足,于是产生代入感。
空空道人把自己代入了宝玉,跟随宝玉的脚步,去享受荣国府赋予宝玉的特权享受。
宝玉的生活,宝钗用四个字进行了概括:“富贵闲人。”这是物质享受的最高境界,无需奋斗,无需付出,有钱有闲,要什么就自动拥有什么。
饱暖思淫欲,这是自然规律。正处于旺盛期的宝玉,闲极无聊,但把精力都用在了淫欲。
不过,此淫欲非西门庆式的“皮肤淫滥”,而是情淫,警幻称之为“意淫”,并封宝玉为“天下古今第一淫人”。
“皮肤淫滥”者的追求是“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意淫的宝玉追求的是天下美女之情皆为我而生。
女性读者则容易代入为黛玉。黛玉虽然享受到的特权没有宝玉那么多,但她却拥有女孩都想要的一切:外祖母给予物质享受——“寝食起居,一如宝玉”;宝玉给予精神享受——爱情。
这便是“意淫”的另一个含义:想入非非,活在想象里。
宝玉和黛玉又何尝不是活在想象里?作者开篇就说了,“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一切都是梦幻,和想象无异。
但是,如果让这种想象无限漫延,弄得寝食难安,那就会如宝黛一样,弄得一身都是病了。
空空道人正是把自己完全代入了宝玉,才进入了宝玉的命运,与宝玉同喜同悲。
当宝玉“传情入色”时,空空道人也进入了第四个阶段。
第四阶段:传情入色。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生万物,万物本无情,所有的情感都因人而生。正如王阳明所说:“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花本无情,因看花人有情而赋予以情感。
这就是传情入色。花本无情,因我们爱其美而对它产生了情感,想要占为己有并予以呵护。我们和陌生人之间本无情,因机缘巧合得以相识相亲,便产生了情感,以之喜而喜,以之悲而悲。
宝玉的“传情入色”最为典型,宁府小书房的一轴美人画,他也担心其寂寞,“须得我去望慰他一回”;无意中见到了袭人的红衣服表妹,他希望“怎么也得他在咱们家就好了”;刘姥姥故事里的茗玉小姐雪下抽柴,他也一定要去探个究竟,意欲将之拯救出来。
宝玉是多情的,他把自己当成了救世主,以为可以用自己的情感,拯救天下所有美丽的弱女子。他在黛玉面前做小伏低,以满足黛玉的“孤高自许”;他骄纵晴雯,可以用千金搏晴雯一笑;他关照芳官和四儿,把她们从苦役中(他以为的)解脱出来;他替彩云瞒赃,背下偷拿玫瑰露的锅;他帮平儿理妆,为平儿被贾琏凤姐夫妇双管齐下的“荼毒”而伤感;他怜惜香菱,担心她因弄脏了裙子而被薛姨妈责骂。
论多情,谁能多过宝玉?
然而,他的多情带来的是什么后果?
他对黛玉的做小伏低,让黛玉堕入情网不可自拔,最终泪尽而逝;他对晴雯的骄纵,让晴雯忘了本分,“心比天高”。最终在病中被撵了出去,凄凉死去;他对芳官和四儿的关照,也让她们下场凄惨;他替彩云瞒赃,导致贾环对彩云产生了嫌隙;他对平儿的伤感和怜惜,却并不能帮他们解决现实困境。
宝玉的多情,像一剂慢性毒药,让沾他情的人中毒,最终一个个离去,终究是一场空。
第五阶段:自色悟空。
《心经》中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没有什么“色”是可以长久存在的,即使不被命运带走,也会被时光带走。这正是黛玉哭吟《葬花词》的原因,谁都无法阻挡时光对“色”的摧残,花会凋零,人会老去,再美的珍珠,终究会变成死珠子。当“色”逝去,放眼身边,除了“空”还有什么?
这便是僧道二仙对顽石所说的:“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我们空手而来,人生的上半场,拼命做加法,总想拥有更多。到了人生的下半场,我们被迫做减法:精力不济、健康不再,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去。最终,只有自己一个人孤独地离开,什么都带不走。
而且,前期的加法做得越多,后期的减法做得越快,如宝玉这般,好像就在一夜之间,全都失去。
因此,宝玉“因色悟空”出家为僧,与宝玉同悲喜的空空道人也“因色悟空”,改道为僧了。
当他“易名为情僧”时,他才真正悟到了什么是空,不再需要以名来为自己标榜,反而用了个看似与佛家格格不入的“情”字。
为何要“易名为情僧”?宝玉的“空”之所以来得那么快,主要是因为他多情。
多情易苦,天若有情天易老,只有学天地之无情,以万物为刍狗,才能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活得安然。
“情僧”之“情”是用来示警的,时时警告自己忌多情,要无情。
这也是我们读红楼最终要达到的境界,从故事中走出来,从物质之色情感之色中走出来,回归生活本身。
然后,因已悟空,便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被物质诱惑,不因诽谤自弃,淡然地面对阳光和风雨。
这正是作者曹雪芹通过空空道人的转变过程要告诉我们的:人生不过只是一场梦,再美的梦,都会成空,何必执着呢?
相关阅读:
《红楼梦》| 美好的太虚幻境旁边,为何有一处恐怖的迷津?
《红楼梦》| 贾宝玉到底因为什么而出家?答案在这句禅语里
《红楼梦》|红楼一梦,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多少读者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