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洪承畴的悲剧:一人之力定清朝大局,却被抛弃落下千古骂名

洪承畴的悲剧:一人之力定清朝大局,却被抛弃落下千古骂名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2-05 05:23:21
阅读:

在明朝末年,曾经涌现过太多的高手,先不说当年大名鼎鼎的吴三桂,就说那个时代陨落的明朝将领袁崇焕,孙承宗,洪承畴,还有袁崇焕。这些人都是能够影响一个时代的大人物,虽然比不过卫青和霍去病这些高手,但至少在明朝也算得上是排名前8的存在。但可惜的是这些名将们注定了没法度过末日的危机,因为没有人能够像于谦一样力挽狂澜,他们要么战死沙场,要么选择了投降变节,例如历史上的吴三桂洪承畴就选择了投降。不过这里也让人觉得有些奇怪,当他们在明朝的那个旧有的体制之下,打了半天没能扭转乾坤,反倒是他们投降以后,却展现了惊人的安抚能力和破坏力。吴三桂直接从山海关打到昆明湖,而洪承畴也由原先的楞头青,直接变成了五省总督,安抚了整个江南江北,奠定了清朝一统天下的根基。

洪承畴的悲剧:一人之力定清朝大局,却被抛弃落下千古骂名

吴三桂的下场我们已经知道了,被骂为汉奸叛徒,但也成为了王。可惜的是,这位洪承畴的人生经历可能大部分人就不知道了,他虽然同样被列为汉奸,但却被自己的主人给抛弃了。他不仅在汉奸的泥淖里面爬不出来,更是被乾隆皇帝定为貮臣传里面的甲等叛徒,为清朝打了一辈子,却换来了一个内外不讨好的下场。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下当年洪承畴的悲剧人生,来反思一下这位汉奸的人生教训。

洪承畴的悲剧:一人之力定清朝大局,却被抛弃落下千古骂名

在旧有体制里面不得翻身的大臣

早在崇祯年间,洪承畴就表现出了惊人的能力,他以一个读书人的身份参与了北方平定乱党的大战,虽说他手无缚鸡之力,但对于战场的适应能力却极强,三下两下就掌握了乱兵的祸乱之源,他直接上书朝廷,认为应该以5省总督的名义对乱民进行围剿,让他们逃无可逃,只能撞向枪口。结果皇帝听取了他的建议,于是让他和卢象升分别总督当时北方的所有的区域,让他们一个往东一个往西拼命的围剿农民军。果不其然,洪承畴的确是有一套,他通过一系列的配合运作战术,结果先是干掉了李自成的前任老大高迎祥,让他全军覆没,随后又在潼关地区设立了埋伏圈,又把李自成的十几万大军给干掉,把他打的只剩18个人逃跑。

洪承畴的悲剧:一人之力定清朝大局,却被抛弃落下千古骂名

但可惜的是,就算他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也难以突破崇祯王朝的困局,那些乱党们先被灭了,后脚又崛起了,朝廷不断加重的赋税让老百姓不堪重负,而洪承畴不断也无法应对越来越坏的格局。最终他前往松锦大战的时候,因为手底下人不听指挥,吴三桂等人率先逃跑,让他只能1万人守锦州小城,最终被迫俘虏。一代名臣在旧有的框架之下,左支右绌难以杀出。

洪承畴的悲剧:一人之力定清朝大局,却被抛弃落下千古骂名

变节之后的力挽狂澜

在投降的清朝以后,历经了众多的磨合过程,洪承畴最终融入到了清朝的体系之中,但可惜的是,清朝政府只知道一股脑的往前面冲杀,而且皇太极在位期间一直对洪承畴保持着极大的戒心,洪承畴依旧在局外。不过在历史记载中,洪承畴为皇太极指明了攻打北京城的方向,那就是先让李治成等人打入北京城,然后借着国内反李的那种情绪,再以帮助崇祯皇帝复仇的名义打入。这样的做法既可以化解原先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冲突,又能够以最大的力量削弱李自成的统治根基。在这样的指导之下,皇太极迅速的找准了入主中原的出路,但他只是把洪承畴当成了一个高级顾问,用完就扔,并不给予他太多的权利。

洪承畴的悲剧:一人之力定清朝大局,却被抛弃落下千古骂名

但洪承畴的计策是非常不错的,八旗军很快杀入了京城,并且联合了吴三桂以为帮助崇祯皇帝报仇为由出征,在攻打李自成的过程中获得了不少人的支持。可以说,虽然洪承畴并没有得到重用,但是他的计策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皇太极去世以后多尔衮上台,但多尔衮在政治上的谋略远不如洪承畴,所以在拿下北京城以后,他自以为乾坤大定,开始搞了留发不留头的残暴政策。果不其然,汉族老百姓虽然被征服了,但是要想来一个移风易俗的,那么百姓肯定是不同意的,于是当时以江阴为代表的南方地区全部站起来反抗当年清朝的政策,清朝又陷入到了大海一般的战斗。这时候洪承畴又站了出来,提出废除留发不留头的政策,并且大规模的推行稳定老百姓的治安,给老百姓土地轻徭薄赋的政策。在这一系列的政策的运作下,入主的八旗军有了严格的治安秩序,而底层的老百姓没有再遭到惨烈的袭击,他们开始过上了有土地耕种,并且没有了崇祯时期的那种不断的苛捐杂税的痛苦的生活

洪承畴的悲剧:一人之力定清朝大局,却被抛弃落下千古骂名

按理来说,清朝的历史已经算是稳定了下来,但紧接着,多尔衮在国家安定不久以后,再一次搞了所谓的留发不留头的运动,结果又来了一个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使得南方人心再次不稳定,于是又展开了一轮新的大战冲突。又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洪承畴再一次出山稳定天下,结果又靠着他高超的运作能力,再加上恩威并用的安抚手段,结果使得南方再一次平息了下来,天下从此归于一统。

洪承畴的悲剧:一人之力定清朝大局,却被抛弃落下千古骂名

悲剧的结局

按理来说清朝能够稳定下来,能够入主中原,除了吴三桂的从龙之功以外,洪承畴的定鼎天下的运筹帷幄的功劳可谓是绝对不能被掩盖。但可惜的是,历史记载中,多尔衮并不怎么认可洪承畴的人生,因此在分封天下诸侯的时候,他让吴三桂成为了王,而且洪承畴的手下大部分都获得了三等的侯爵或者是二等的男爵,但洪承畴却只得了一个四等轻车都尉,更为悲剧性的是,他们还规定了这个爵位只能世袭四代。为了清朝,他殚精竭虑,安定天下,结果换来了一个连男爵的爵位都比不上的最低一等爵位,清朝算是把他用完彻底给扔掉了。

洪承畴的悲剧:一人之力定清朝大局,却被抛弃落下千古骂名

历史学家对此评价,洪承畴是一个乱世之中的大才,但可惜的是他没有坚定的气节,所以他虽然创造了巨大的功劳,但却没有得到双方的认可,老百姓心目中把洪承畴当成了清朝的走狗,而清朝把洪承畴当成了没有气节的人物。再加上当时清朝始终不认可洪承畴的这种政治的软化手段,虽然这样能取得很大功效,但武将集团从来都看不起洪承畴。再加上满清自入关以来都始终保持着传统的习俗,那就是尊重英雄,英雄就是像吴三桂这种在战场上从北杀到南,而不是像洪承畴这种,老是以一种看不懂的手段服软天下,所以统治集团不爱洪承畴。除此以外,乾隆皇帝曾经给洪承畴定下了最后的定义,那就是奸臣,因为在乾隆皇帝看来,每一代朝代更迭的时候,人才固然重要,但是人们的气节更重要,所以无论是对于本朝的安定还是对于前朝的认可,他们都不可能允许洪承畴的功劳的存在。就这样,洪承畴立下千古大功却成为了历史的悲剧,这也是当时没有气节人的典型案例。因此总的来说,一个人无论多么有才能,当失去气节的时候,不仅老百姓看不起他,就连自己的主子也会否认他,洪承畴就在这样的悲剧之中留下千古骂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