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草原,人们不禁在脑海里勾勒出一幅美丽画卷,蔚蓝的天空,云朵洁白。油油绿草,广袤无垠。无尽苍穹和醉人绿色融合在茫茫天边。就是在这里,草原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他们利用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和生活习俗也创造出了凝聚特色的诸多草原民族乐器,这其中便包括胡笳。
这张照片为大家展示的就是草原乐器胡笳。它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传统吹管乐器,民间又称潮尔、冒顿潮尔,起源于秦汉时期的匈奴时代,盛行一时,唐朝时期广为流传,后来一度成为清代蒙古王府的宫廷乐器。
匈奴民族发明了原始胡笳,它是将芦苇叶卷成双簧片形状或圆椎管形状,首端压扁为簧片,簧、管混成一体。发出的声音凄美、幽静、哀婉,常用于表达悲切、伤感、思念之情,在历史上对胡笳的描述多与战争有关,更有许多文人为此留下不朽诗句。
唐朝诗人岑参的诗中写到: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
紫髯绿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犹未了,
愁杀楼兰征戍儿。
著名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胡笳曲》中也写到:
城南虏已合,一夜几重围。
自有金笳引,能沾出塞衣。
听临关月苦,清入海风微。
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
可见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胡笳扮演着重要的抒情角色,她抒发了连年征战、战火硝烟的时代人们向往安宁,思念家乡的情感。
同样也是这样一件传奇的乐器在匈奴时期,造就了举世闻名的《胡笳十八拍》,它的作者便是东汉女诗人蔡文姬。
蔡文姬命运曲折。在东汉末年恰逢战乱时代,她开始了逃亡生活,不幸被匈奴兵掳去,嫁给匈奴左贤王,在塞外度过十二个春秋,孕育了两个孩子。身在异国他乡,她时刻思念着故乡,曹操平定中原后,得知蔡文姬的下落,便派使者不惜重金赎回蔡文姬。马上就要回到家乡,文姬十分高兴,但面对骨肉分离,她不仅悲从中来。在极度矛盾、痛苦的心情下,蔡文姬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著名诗歌《胡笳十八拍》,称为千古佳作。
文姬归汉后,胡笳随之传入中原,成为胡乐中的重要乐器。形制上也从起初原始的“芦苇叶”,变成 “木管、三孔、两端加角”的造型,后期又将两端的羊角取消,创造成今日的胡笳。
然而历史变迁,转瞬间留下疑问!曾经创下辉煌的胡笳濒临失传,人们不禁猜想胡笳的身影去哪了?我们要找回胡笳,让它回到这蓝天白云,绿草红衣的大草原上,回到它的家乡。
1984年的春天内蒙古赤峰市民族歌舞团为充分发挥草原民族文化艺术优势,经过全面调查研究,决定重新挖掘创造出一批原始的民族乐器,胡笳成为重要的复原乐器之一。
至此歌舞团的敖金生老师就开始了草原乐器“胡笳”的研制及演奏工作。1986年当敖金生老师将胡笳这一民族乐器首次带上首都舞台时,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许多人听完胡笳演奏,热泪盈眶,不禁让人们更加敬佩和赞叹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
现如今胡笳已经重新回到舞台上,它抒发出的情感时而铿锵、时而苍劲、时而奔放、时而悠扬,更多的展现出了当代美好生活,成为草原人民的音乐符号在美丽的大草原上一曲悠扬,静守岁月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