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诗以通俗闻名。据说白居易每次写诗为了追求直白好懂吗,都会将新的诗作读给没有文化的老妇人听。如果老妇人听不懂,就修改诗作,直到老妇人能够完全听懂为止。白居易的这种诗作风格在现代赢得了很多人的好感。比如《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都是脍炙人口的好诗。但是因为其创作风格的通俗易懂,也被许多评论家认为白诗过于肤浅和直白。虽然白居易的诗简单易懂,但是其表达的思想却并非简单。有时候,看似直白的语句正是蕴藏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后宫词 白居易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这首诗是白居易唯一被选入《唐诗300首》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的主人公是一个不幸的宫中女子,她的心愿只有一个,就是盼望着君王的临幸。然而,这个愿望始终没有实现。白居易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女子从充满希望到转变为失望,再转为苦望最后变为绝望的过程。有现实到幻想,有幻想到痴想,再跌入现实,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幸者的深切同情。
首句写女子夜不能寐,梦想着君王的到来。泪水湿透罗巾,但是最终一直等到深夜,听到君王在另一边寻欢作乐的音乐之声。这便是失望的过程。主人公红颜未老,却已经失去了君王的恩宠。这是她的怨。最终希望成为了失望,最后成为了绝望。
但是这种绝望并没有让她彻底死心,她一直等着,等着,想着君王总会想起她的时候,万一一会来呢。于是就一直这样等着。但是最终幻想还是破灭了,一直等到天明也没有等到君王。
这首七言绝句看起来简单,却一气呵成,言简意赅,词浅意深。将宫中女子内心世界描写得非常细腻。从充满希望到最后的绝望,将整个希望的过程写得生动且可悲。其实白居易正是借助这个女子等待君王宠幸的过程来写人生希望的破灭。
从充满希望,到希望的破灭其实就是一个过程。人生有希望的时候满怀喜悦,即使再苦再累,也不怕。因为希望的存在,因为希望的力量,都会让人满怀激情,始终坚持。然而,伴随着第一次的失望来临。希望成了一种苦苦的等待和挣扎。然而人生充满不确定性因素,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当所有的希望最终破灭的时候,只会进入到一种绝望的状态。最难过的是,人生不老,青春还在,却已经走向了幻灭的边缘,人生只剩下了绝望。
这其实就是人生的无奈。白居易通过一个幽怨宫中女子。描绘了整个人生的绝望。因此这首诗怎么会显得肤浅呢?这完全就是语浅意深。看似写宫中幽怨,实际上写的是人生,是绝望!人生从满是希望到失望,乃至绝望,不就是这个宫女的守望过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