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世界大指挥家卡拉扬有一句经典的论述:“任何能够与音乐相伴终身的人,都已经得到了上帝给予的最大恩赐……”
就以现代史上的抗战歌曲为例,那一首首革命歌曲引起听众的强烈共鸣,唤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激励z着中国人民赴汤蹈火,英勇作战。多少中华好男儿就是唱着这些歌曲奔赴前线的。
不光是现在,其实在古代,人们对于音乐的认识就已经很深刻了。《晋书·乐志》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微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说明音乐中的“五音”可以把握人的性格与行为。
在古代把音乐用于战争 ,最有名的当属刘邦和项羽决战时的垓下之战了。刘邦的军队使用韩信的“十面埋伏”战法,天罗地网般把楚军围困在垓下,这时项羽困兽犹斗,垓下战场,杀声震天,两军拚搏,你死我活。
为了进一步动摇和瓦解楚军,一天夜里,刘邦要汉军在四面唱起了楚国的歌曲。楚军听了,益发怀念自己的家乡。
项羽闻听大惊道:“汉军是否已经占领了楚地,要不然如何这么多楚人在唱歌?”
于是惶惶然不能入睡,深夜在军帐里喝酒。他—面喝酒、一边激昂慷慨地唱起歌来: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他的爱妾虞姬也起而和唱: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唱罢,拔剑自刎而死。
项羽见大势已去,带了八百骑兵连夜突围南逃。但跑到乌江,被江水阻隔,被迫在江边自刎。这就是著名的“四面楚歌”的来历。
音乐不光能杀敌,而且还能退敌。东晋时期就有一个将领叫刘琨的,就是用乐曲巧妙退敌的。
刘琨(271年—318年6月22日),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西晋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和军事家。 年轻时曾为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后累迁至并州刺史。
刘琨少年时即有“俊朗”之美誉,以雄豪著名。曾经立下志向:“枕着兵器等待天亮,立志要消灭敌人。要是有人比我抢先一步,那么我也要迎头赶上,争取后来居上。”(“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着鞭。”《晋书·刘锟传》)正因为他少小立志,从军以后作战勇敢,所以提升很快。
公元307年,刘琨出任并州剌史,进驻晋阳城 。当时的晋阳北邻匈奴,是抗敌的前哨,在这里经常和匈奴发生战斗。
一日早起后,还没有升帐呢,就有牙兵来报,匈奴大举进兵。刘琨得报,急忙登上城楼,往远处一看,倒吸了一口冷气。只见城外旌旗招展,黑压压的一片。按他的经验估算,这次来犯的敌兵有十万之众!刘琨急令马上备战。一面严密防守,一面修书请求援军。
敌军的攻城战斗打响了,刘琨引兵鏖战。几个来回,战斗十分惨烈。激战了七天以后,他渴望的援军始终没有消息。此时因城内粮草储备不足,兵士们已经恐慌万状了。
看到士气这么低落,刘琨十分焦急。如果不赶快想退兵之计,这个仗打不下去了。他在城楼上俯瞰着城外的敌营,来回的踱步,瞑思苦想对策。忽然,他灵关一闪,想起了“四面楚歌”的故事。刘邦能用音乐歼敌,我为何不能用音乐来退敌?
于是下令,召集会吹卷叶胡笳的军士全部到帐下报到。命令一下,把将士们给造懵了。心说,这都什么时候了,将军还有心思摆弄你的音乐。但想法归想法,命令还得执行。
很快的一支胡笳战地乐队组建而成。刘琨先让士卒们先熟悉谱子,就是自己创作的《胡笳五弄》乐谱。
半夜时分,月朗星稀,在这寂静的夜色里,一阵阵哀伤、凄婉的乐曲,划破夜空,直传到匈奴的营帐。乐曲充满了惆怅,充满了哀怨;是那么的凄婉,如怨如诉。匈奴的士兵们听得入了迷。随着乐曲的起伏,匈奴兵仿佛听到了家人那遥远的呼唤,一个人一抽泣,引起了共鸣,顿时营垒里哭声一片。
一开始单于还要制止,但一看此情景,是无论如何也制止不住了。这样的情绪,明天还能打仗吗?他也深知士气对军队的战斗力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这仗没法打了。于是深深地叹了口气,下令趁着夜色,悄悄的撤兵。
第二天天一亮,刘琨登上城楼,观看敌营动静。哪里还有敌军的踪影!好似一阵飓风,把敌军都刮跑了,落得个“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将士们一看匈奴撤兵了,不由得欢呼雀跃,喜极而泣。
刘琨智退敌兵,让士卒吹的胡笳是一种什么乐器呢?秦汉时期的胡笳,是将芦苇叶卷成双簧片形状或圆椎管形状,首端压扁为簧片,簧、管混成一体的吹奏乐器。后来开始广泛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
据考证,刘琨他们吹的,是三孔胡笳。演奏时,管身竖置,双手持管,两手食指、中指分别按放三个音孔。上端管口贴近下唇,吹气发音。可发出十二度的五声音阶。多运用喉音吹奏,常用喉音与管音结合同时发出声音,或用喉音引出管音。发音柔和、浑厚,音色圆润、深沉。
1985年,有关学者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罕达嗄图蒙古族自治乡发现了这种胡笳,将其定名为“阿勒泰胡笳”。管身木制,管长58.5厘米、管径1.8厘米,下部开有三个圆形按音孔,上端管口不设簧片。
刘琨创作的作品《胡笳五弄》,包括《登陇》、《望秦》、《竹吟风》、《哀松露》、《悲汉月》五首琴曲,琴曲中融入胡笳音调,描写了塞外荒漠苍凉的景象,抒发了思乡和爱国之情。
刘琨这个创意,谱写了一曲战争的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曾写一首诗作《胡笳曲》:
城南虏已合,一夜几重围。自有金笳引,能沾出塞衣。
听临关月苦,清如海风微。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
最后那一句“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就是赞叹他有创意,用音乐赶走了胡人。
参考资料:
《晋书》唐·房玄龄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