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虎,姜子牙二上昆仑下山时收服的一个怪物。它本来要吃姜子牙,但因为撼不动杏黄旗,因此拜服于姜子牙,做了二弟子。
龙须虎是因为听了申公豹的蛊惑才想尝尝姜子牙肉的滋味:
妖怪答曰:“上仙,吾乃龙须虎也。自少昊时生我,采天地灵气,受阴阳精华,已成不死之身。前日申公豹往此处过,说:‘今日今时姜子牙过时,若吃他一块肉,延年万载。’故此一时愚昧,大胆欺心,冒犯上仙。”
这段文字简直矛盾至极,既然已修成不死之身,为什么还要延年万载?可见要不就是龙须虎脑子有问题,要不就是在吹牛。果然,龙须虎最后还是死了,死在殷商巨人邬文化之手。
封神时龙须虎被封为九丑星。由此也可见龙须虎的丑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封神演义》里对他的形象有一句最简单的概括:
“龙须虎领令出营来,邬文化低头往下一看,大笑不止:‘哪里来了一个虾精?’”
也就是说这家伙猛看像一只跳来跳去的大虾。
另一段是这么描写的:
邓婵玉一见城里跳出一个东西来,自不曾见的。怎见得,有诗为证:
发石如飞实可夸,龙生一种产灵芽。运成云水归周主,炼出奇形助子牙。
手似鹰隼足似虎,身如鱼滑鬓如虾。“封神榜”上无名姓,徒建奇功与帝家。
再给一个特写镜头那就更奇了:
“头似驼,狰狞凶恶。项似鹅,挺折枭雄。须似虾,或上或下。耳似牛,凸暴双睛。身似鱼,光辉灿烂。手似鹰,电灼钢钩。足似虎,钻山跳涧。龙分种,降下异形。采天地灵气,受日月之精。发手运石多玄妙,口吐人言盖世无。龙与豹交真可羡,来扶明主助皇图。”
看到了吧,龙须虎是龙和豹子杂交的产物,骆驼脑袋,鹅脖子,虾米须,牛耳朵,鱼身子,鹰爪子,老虎脚而且只有一只,走路是单腿跳跃,还能发射磨盘大小的石头。
所谓:“古怪跷蹊相,头大颈子长。独足只是跳,眼内吐金光。身上鳞甲现,两手似钩枪。炼成奇异术,发手磨盘强。但逢龙须虎,不死也着伤。”
那么龙须虎这古怪的形象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当初读书至此,我就想到了古书中的"夔"。
后查资料得知,已有人提出龙须虎的形象出自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夔龙”。
所谓夔是一种独腿的龙。
《说文解字》说:“夔,神魅也,如龙一足。”
《山海经》中说夔是一头只有一条腿没有角的牛形怪兽。
“东海中有兽,如牛苍身,无角,一足,入水则风,其声如雷,以其皮冒皷,闻五百里,名曰夔。”
还有古书中说夔走路的样子是“踔而行”,也就是单腿蹦,而这也正是龙须虎的走路姿态。
龙还集合了多种动物的特征,而龙须虎恰恰也是如此;
龙一般都和阳数九关联,所以龙须虎被封为了“九丑神”;
加上龙须虎名字中还有个“龙”,一切都表明他的原型就是夔龙。
关于“夔”的成语“一夔已足”
据说,鲁哀公曾经问孔子,听说古时的夔只有一只脚,是真的吗?孔子答道:夔只是古代的一个人名而已。他最喜欢说实话,专门指出他人的错误,是想帮人避免灾祸,可没人喜欢他这样的。不过夔真的是个好人,所以身边要是有这样的人一个也就足够了。久而久之话被传偏了,“一个夔就足够了”变成了“夔有一足”。
这段故事在《韩非子》和《吕氏春秋》中都有记载。——显然孔子这是借题发挥,是奉劝鲁哀公多听逆耳的忠言。
孔子说的这个人物“夔”是舜的大臣,执掌宫廷音乐,后来舜给了他一块封地——夔国,在湖北秭归那块儿。夔还有个好朋友叫做“龙”(注意不是泛指的龙,这里是一个特定的人名),两人专门给皇帝进谏。夔和龙两大臣常常被人放在一起并称。
为什么龙须虎擅长发磨盘大小的石头?
当夔作为一个人物出现时,他是一个爱说实话的忠臣。找到了龙须虎的根儿——“夔龙”,我们就明白为什么龙须虎最擅长发射大石头了,石乃“实”的谐音也!发大石就是爱说大实话嘛,这种人也只能做姜子牙的弟子帮助武王了,跟纣王肯定势不两立,因为纣王只喜欢谎话,不喜欢实话。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龙须虎是龙和豹交媾所生?
所谓“龙与豹交真可羡,来扶明主助皇图”,龙须虎身上龙的基因有了着落,可这豹又是怎么回事?这就要从他的师父姜太公入手了。
历史上姜尚是著名的军事家,传说留下一部著名的作品《太公兵法》,也叫《六韬》。其中有“文武龙虎豹犬”六种韬略。因此后世就以“龙韬豹略”来代指兵法。原来,“龙豹相交”而生实际上是对太公兵法“龙韬豹略”的一个形象化比喻。
如果说杏黄旗代表的是姜子牙的最高指挥权,那么龙须虎代表的则是具体战术,具体战术永远要服从于整体指挥目标,所以龙须虎自然也就撼不动杏黄旗了。
- 上一篇:古文赏读:游虎丘小记
- 下一篇:散文《虎头山》 作者 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