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孔融让梨的典故流传千年,但却因为祸从口出招来杀身之祸

孔融让梨的典故流传千年,但却因为祸从口出招来杀身之祸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1-18 12:50:26
阅读:

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和孔融让梨是大家耳熟能详想的故事。《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讲述的就是“孔融让梨”的典故,这个故事经过改变之后就收录到小学的教材里,意在培养小孩子的谦让精神。故事的大意为:孔融4岁时,与兄长共食梨。孔融拿了最小的那个,人们问他原因,孔融答:“我是小儿,应该拿最小的。”这让大家都夸孔融懂事,从而千古流芳。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孔融让梨”的典故并非出自正史,而是出自唐朝高宗之子李贤为《后汉书》作注,引用了《融家传》的一则故事,也就是“孔融让梨”。

孔融让梨的典故流传千年,但却因为祸从口出招来杀身之祸

孔融,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经刘备表荐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

孔融让梨的典故流传千年,但却因为祸从口出招来杀身之祸

孔融长大之后,很顺利的走上了仕途之路,当时他也是文化圈里翘首般的人物,文人士大夫追捧的偶像。有这么多光环萦绕在孔融的头上,他当然像一个香饽饽一样,受各方势力的拉拢了。但是,作为孔子的后代,孔融是很讲究忠孝之义的,虽然他明白,现在的汉室已经如同虚设了,在跟着汉献帝也没有什么前途,但是,这并不是他抛弃汉献帝的理由,汉献帝只要当一天的皇帝,他就是汉献帝身边的臣子。因为汉献帝一直都是被曹操挟持的,与其说孔融是汉献帝的臣子,不如说他是曹操的臣子,毕竟当时把持朝政的人是曹操呀。

孔融让梨的典故流传千年,但却因为祸从口出招来杀身之祸

要说曹操这个人,也是当时非常了得的一个英雄,尤其是曹操的前半生,他还是极力的维持中央的权威的,毕竟,董卓在都城,扰乱朝政的时候,是曹操第一个起兵来反抗,号召大家去杀董卓的。这一点曹操做的还是很得人心的,这一时期孔融在曹操身边,也是尽心尽力的工作。为了帮助曹操,孔融还给曹操举荐人才,那个叫祢衡的少年天才,就是孔融推荐给曹操,尽管祢衡很看不起曹操,还当众把曹操给羞辱了好几回。不过,曹操还是有容人之量的,他并没有把祢衡给杀掉,而是把他给打发到其它人那里去了。照这样看下去孔融还是很想辅佐曹操的吗,那么为什么曹操要杀掉孔融呢?

孔融让梨的典故流传千年,但却因为祸从口出招来杀身之祸

原因是随着曹操地位的上升,他越来越骄横了,现在的曹操根本不把天子当回事,而是把他当成傀儡看待。这是孔融实在看不下去的地方,按照孔融的逻辑,既然北方已经被曹操平定了,作为臣子的曹操,就应该把北方的政权还给汉献帝。可是,曹操一点还权的样子都没有,这让孔融忍无可忍,于是,孔融开始用他的笔讨伐曹操了,他在朝中大肆宣扬曹操有二心,不是个忠诚的臣子。这时候曹操正想去南征刘表呢,孔融在他的后方宣传这些不利于他的言论,对他的名声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曹操就有杀了孔融的心思了。可是,孔融毕竟是个名人呀,若是杀了他,那自己还不被世人给骂死呀。曹操想来想去,要杀孔融并不是不可以,但是,要给他安插一个不忠不孝的罪名,只要让他背上这个罪名,杀了他,就没有人同情他了。

孔融让梨的典故流传千年,但却因为祸从口出招来杀身之祸

“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何解?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翻译过来就是“父亲对于儿子(或说父子之间)又有什么亲情可言?归根到底不过情欲发作的一种本能罢了.儿子同母亲同样来讲又有什么感情了?就如同放在瓶子中的一个东西,出来后就分离了,没有任何关系了”

孔融让梨的典故流传千年,但却因为祸从口出招来杀身之祸

这个在古代倡导孝道的社会前提下,可谓是大逆不道的言论。当时这句话一出,社会上有识之士纷纷指责他,说他是石头里面蹦出来的,天生无父无母。就是这一番言论被曹操抓到,曹操说孔融不忠不孝,然后把他给杀掉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