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喜爱文学,长大后尤其喜爱诗词格律,虽不能提笔赋词,却着实为其入迷。
某日幸读严蕊的“卜算子 不是爱风尘”后,感慨颇丰,思绪早已就滑进了这首词的意境中去了,感叹着词背后主人的命运,钦佩着主人的人格和骨气,虽不为高山之松,亦是挺直了腰板做人的主。虽然自己左右不了生存的环境,却有权决定做好自己的本份,生不能为人杰,却被后人赠与“侠女”的美誉而流传千古。
严蕊:原姓周,字幼芳,汉族,生卒年不详,南宋中期女词人。出身低微,自小习乐礼诗书,后沦为台州(今浙江临海)的营妓,改严蕊为艺名。她聪明美丽,才思敏捷,善操琴、弈棋、歌舞、丝竹、书画,学识通晓古今,诗词语意清新,四方闻名,色艺冠绝一时,有不远千里慕名相访者。
卜算子·不是爱风尘(原文)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有—次,新任台州太守唐与正(字仲友)请她歌舞,同时也想试一试她的才学。便以“红白桃花”为题让她填词。严蕊略加思索就挥笔填好—阕《如梦令》,她写道:“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因为她的聪明与敏捷,又因她的词很有新意,得到了唐与正的赞赏和器重,赠给她绢帛两匹,她的名声传扬了出去。由于严蕊表示厌弃这种侑酒劝觞的生活,唐与正同意考虑在适当的时候,让她脱离营妓,成为—个自由的人。谁知一场厄运就此降落到她头上。
原来唐反对朱熹的儒学道学的理论,被朱熹暗恨在心。又有高炳如等夸大和捏造了许多事情诬告唐,说严蕊仅身穿内衣,服侍唐与正洗澡擦身,甚至公然与他同居,实属大逆不道。一个堂堂太守,竟和—个下贱的营妓胡闹。
朱熹得知便不分清红皂白,控告唐与正和严蕊有私情,为此,他向皇上连上了六道表章。同时命唐与正交出州印,接下来就是发签捕人,传拿严蕊,从正午—直审到半夜。宋朝有法律规定,凡官府举办酒宴,可以召官妓歌舞,但不得留宿夜寝,违者律处。
严蕊关在狱中—个月,朱熹没有料到严蕊纤细的身材,却有铁石般的性格,即使打得遍体鳞伤,也没有说一句涉及唐与正的言词。于是把严蕊转绍兴府,令太守严刑逼供。太守对严蕊朝打夜骂,她依然不肯屈招。在酷刑之下,伤势很重,几乎残死。
狱吏诱供说:“你怎么那么傻,受这罪,早点承认了也不过是杖罪”。严蕊回答:“我是被人家看不起的歌舞伎人,纵是与太守有私情,料亦不至死罪。只是是非黑白不能颠倒,为了减轻自己,而诬陷士大夫,我虽死不为!”字字句句,掷地有声。她虽身为下贱,心却如磐石,坚持做人的基本道德,权威打压之下,决不诬陷他人;酷刑面前,更不混淆是非。其风骨犹如松,情怀似海。
事情一直闹到宋孝宗皇帝那里,由于串相王淮的调解,最后以“秀才争闲气”,将朱熹改任。新任浙东提举到达绍兴,是岳飞的儿子岳霖。他得知严蕊身陷囹圄、无辜受屈,十分怜悯她的遭遇,才将她释放,并判她“落籍”从良,这时的严蕊已被折磨的奄奄一息。释放前,岳霖命她当众做词—首自陈,严蕊不加思索就写了一首《卜算子》示志:“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这是一位身处卑贱但尊重自己人格的风尘女子的一番婉而有骨的自白,但她并没有因此而低声下气,而是不卑不亢,婉转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词婉意切,表现了她误落风尘,向往自由的可贵志气。严蕊这首《卜算子》是以她的血泪铺成的,所以至今读来还有感人的力量。后来严蕊嫁给了—个宗室的近亲,一场风波算平息了。因为这件事,严蕊得了侠女的美名,为了维护正义,甘愿舍已为人,忍辱负重,其凛然不屈的风骨气节,令人可敬可叹。
做人当为坦荡,宁死不曲人性。钦之!佩之!咏之!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