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说,建安二年,即公元197年,诸葛亮叔叔诸葛玄死后,家中再无依靠,于是躬耕于南阳,学习庞德公耕读传家,在卧龙岗上开始田园生活,由于生活拮据,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让亮仔不胜其烦,但有没有办法,人得活着,才能用智慧笑傲江湖,于是开始动脑子,想办法。
古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而食,卧龙先生觉得这是一条道,于是留在卧龙岗上转悠,展开了他的试吃之路。自古道义,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让他找了一个神奇的植物,今人称之为蔓菁。
就三下五除二,把它挖了出来,看了半天也不认识,脑袋大,叶子绿,害怕有毒,自己就生吃了一口,觉得水大又脆,味道还不错,等了半小时,人没事就挖了两个拎回家,邻人看见问他,你拿的什么东西?他低头一看,一兜子东西,就顺嘴来了一句,大蔸菜!就这一招,解决了全家老小的食品供应问题。邻人也学他去挖,知道的人越来越多,最后被传成大头菜。(典型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人总是要为理想奋斗的,折腾了刘皇叔三次之后,就随名头大的吓人的刘皇叔出山了,开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一路行军打仗,征战沙场,由于三国时期,连年兵祸,老百姓无心生产,粮食产量极其低,经常是入不敷出,老百姓无粮食,刘皇叔这个主公又是穷的叮当响,经常发生军中断粮的问题,搞的简雍和糜芳很是崩溃,没办法给主公说,即使说了也解决不了问题,就没事给大军师诸葛先生抱怨,现实问题还是要解决的,作为刘皇叔的“大秘”,自然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把他躬耕南阳的秘密武器拿出来用,带着士兵挖大蔸菜,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军中士兵不明所以,一吃还不错哦!也不知道叫啥名,都知道诸葛军师搞的,大家都叫诸葛菜,为蜀国解决了巨大问题。
一招鲜吃千年,亮仔在南征南蛮和北伐期间,遇到粮食不济问题,都用这个办法,姜维在汉中屯田的时候,也用的这个办法,姜维北伐是最不受待见的,虽然为了蜀国,但是支持他的人却不多,粮食问题始终搞的他很胃疼,这一神菜给他帮了很大的忙。
这个诸葛菜还给后世的范晔出了一个难题。
就是写后汉书的时候,发现桓帝的一段话有问题,芜菁是啥?和诸葛菜有啥不一样啊?经过考证,一个玩意,所以他后汉书写的很是自信。
《后汉书·桓帝纪》永兴二年有载:“六月,彭城泗水增长逆流,诏司隶校尉部刺史曰:蝗灾为害,水变仍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其令所伤郡国种芜菁以助人食。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个救命菜到了唐代,还是比较受追捧的,有一个叫韦绚的人,在自己的书里《刘宾客嘉话录》专门谈了诸葛菜,原文如下:
越西州界缘山野间,有菜,大叶而粗茎,其根若大萝卜,土人蒸煮其叶而食之,可以疗饥,名之谓诸葛菜。云武侯南征,用此菜莳于山中,以济军食。”“诸葛所止,令兵士独种蔓菁者,取其才出甲可生啖,一也;叶舒可煮食,二也;久居则随以滋长,三也;弃不令惜,四也;回则易寻而采之。五也。冬有根可斸食,六也。比诸蔬属,其利不亦博哉?刘禹锡曰:‘信矣。’三蜀之人也,今呼蔓菁为诸葛菜,江陵亦然。”
当神菜到北宋,就不再是老百姓临时用来充饥的了,而是逐渐发展成为一道美食了,北宋诗人李廌,号称苏门六君子之一,相当的有名气,吃过一次以后,觉得很对胃口,就写了一首诗,原文如下:
武侯战地记他年,战后犹当是率然。会同渭原惊仲达,尚应江碛感桓玄。背山左泽甘如彼,傍砌绕篱今可怜。莫问兴亡进羹茹,书生赢得腹便便。
大意是武侯先生当年带着诸葛菜打司马懿,打仗打累了,就种诸葛菜,这玩意也比较好活,不管它在山里种,还是在家里种都好活,咱不管诸葛和仲达打成啥样子了,对于我而言,这玩意吃饱肚子太爽了。
到了明代更受爱戴,并且有人研究它的药用价值,太吓人了,有一个大文学家叫张岱的,给诸葛菜起了一个新名字,叫五美菜,还解释的惟妙惟肖,不愧是文学家的笔啊。
《夜航船》记载:“蜀人呼之为诸葛菜。其菜有五美:可以生食,一美;可菹酸菜,二美;根可充饥,三美;生食消痰止咳,四美;煮食可补人,五美。故又为五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