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能一统天下不是偶然的,而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就和秦的灭亡一样,也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不能说是胡亥昏庸、赵高阴险、秦法严苛、复辟势力其中任何一种因素起作用的结果。今天我不说秦法也不说霸兵,只从秦对外战略的变化情况,来看看秦一统天下的原因。
一、不求虚名,务求实效
攻灭巴蜀不仅仅是一次军事行动,也是一次重大的战略决策和选择。先把自己的硬实力提上来,而不去争虚名,务实而不务虚才是进取的态度。
秦孝公死后,嬴驷继位就是秦惠文王,他听从自己的师傅公子虔的建议,处死了商鞅,但商君虽死,秦法却没有被废除,而是被很好的继承下来了。秦惠文王任用张仪为相国,司马错为大将,连续发动对韩国、魏国的战争,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秦的咄咄逼人,让六国陷入了恐慌之中。公元前318年,赵、魏、韩、燕、楚五国组成了联盟合纵抗秦,齐国没有参加,这个时候的齐国,是山东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他躲在五国之后想坐观成败。
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史书上记载:“巴蜀相攻击,俱告急于秦。”巴就是巴国,蜀就是蜀国,他们位于今天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重庆地区。按照当时的说法就是夷狄之地,他们还是夷狄之长。不仅两国之间互相攻伐,蜀国国君还和他的兄弟内讧。他们和秦国的距离最近,因此,他们都希望得到秦国的支持。这个时候,秦国内部就出现了争论:是不是应该趁此机会把巴蜀拿下来。司马错认为应该趁这个机会,把巴蜀拿下来,而张仪持反对意见,他主张继续讨伐韩国,向东方发展。这不是两个人主张不同的问题,而是秦对外扩张的战略方向问题。一条是向东攻伐韩国和周王室问鼎中原,另外一条是向西南方向,攻灭巴蜀解决秦的后顾之忧。秦惠文王让张仪和司马错辩论一下,看看究竟谁的说辞更有道理。
张仪认为“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周室所在的洛阳,就是天下之朝,天下之市,要争就争这里。
具体的做法就是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和魏国、楚国搞好关系,然后在军事上集中力量对韩国三川之敌用兵,通过对韩国用兵,达到在政治上威胁周王室所在地洛阳的目的。这是王者之业,是秦应该做的事情。如果去攻伐巴蜀夷狄之地,就是舍本逐末,距离王者之业只能越来越远。
司马错则认为“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
具体来讲就是要让国家富强,必须扩大他的领土面积,要让军队强大;必须让国民富裕起来才行;要成为王者,就要广布恩德才可以。只要具备了这三个条件,自然就是王者了。但如今秦国的国土面积不大,军队也不够强大,国民生活也并不富裕,因此国家的实力不足,这个时候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谋取实利,而不是去攻伐韩国的三川,打通通向洛阳周王室的所谓问鼎天下之路,因为这样做得不到实际的利益,同时还会造成韩国和周王室的恐慌。韩国和周王室恐慌了,就会通过齐国和赵国,来和魏国、楚国讲和。我们不是要和魏国、楚国搞好关系吗,如果攻伐韩国和周王室就无法达到这个目的,还会让其他的诸侯们联合在一起反对秦国,到那时秦国就危险了。
那么对于秦国而言,张仪和司马错的建议究竟谁更好一些呢?这要和秦国当时的具体情景结合起来看才行。秦国经历了商鞅变法后,国力逐步增强,到了秦惠文王时,秦国已经成为了强国,但还不具备对山东六国的绝对优势。这种情况下,最明智的做法是进一步增强实力,同时又不能引起诸侯的警觉。没有最好的办法,只有一定环境下最适宜的办法而已,因此司马错的建议比张仪的方案更好。大家知道张仪是能口吐莲花的纵横之士,却不知名将司马错也是一个深谋远虑之人。秦惠文王听了张仪和司马错的谋略后,决定听取司马错的意见讨伐巴蜀,用司马错为主将,张仪辅之。通过攻灭巴蜀,秦国开拓了疆域,稳定了后方,增强了实力。
二、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秦武王的死,标志着秦对外战略的又一次变化和转折,秦昭襄王的继位和范睢的谋划,最终形成了“远交近攻三步走”的行动计划。
秦惠文王死后,秦武王继位。秦国国策开始发生变化,在秦武王的倡导下,秦国进军三川问鼎天下,开始了王者之路。但是秦武王因勇力过人,尝试举九鼎力竭而亡。
秦武王没有儿子,于是流亡在外的兄弟嬴稷,在赵国的支持下回国继承了王位,是为秦昭襄王。秦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就是大名鼎鼎的羋八子,战国著名的女性政治家。羋八子的同父异母弟魏冉,成为了秦国实际上的掌权者。他启用白起为将,屠戮东方六国之兵百万之众,进一步扩张了秦国的版图。但是秦国的大权也掌握在外戚的手里,秦昭襄王很长一段时间里属于提线木偶,权力并不掌握在他手里。
在这个背景下,范睢登场了,当时魏冉已经在秦国主政了三十六年,秦昭襄王也已经五十多岁,对于权力一直在母亲宣太后和舅舅魏冉手里这件事,他一直耿耿于怀,范睢就是抓住了这样一个机会。说到范睢,就不得不说到“睚眦必报”的典故。范睢是魏国人,曾跟随须贾出使齐国,齐襄王看中了范睢的能力,想留下他做客卿,但被范睢拒绝了。这件事让身为使者的须贾很没面子。须贾怀恨在心,于是回国之后便向当时魏国丞相魏齐进谗言,说范睢有通敌叛国的嫌疑,导致范睢差点被迫害致死。范睢后来在好友郑安平的帮助下,通过王稽的帮助,化名张禄来到了秦国。
范睢到了秦国后,发现魏冉正在策划攻伐齐国的刚、寿两个地方。这两个地方距离秦国很远,中间还隔着其他诸侯国,魏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原来魏冉自己的封邑在陶邑,这么做的原因不是为了秦国的利益,而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封地。以国家的名义,来谋求个人的利益就是不智的行为。范睢使用了激将法,他故意拦住了秦昭襄王的车驾,故意说:“我只知道秦国有穰侯魏冉,不知道有昭襄王。”这招果然奏效,秦昭襄王在离宫单独召见了范睢。
范睢向秦昭襄王首先说明了魏冉攻伐刚、寿,是为了私利而置国家安危于不顾的行为。范睢接着分析说:“秦国实力早就在六国之上,为什么这些年来反而没有开疆拓土呢?根本原因在于对外的战略不对头。如果采取远而交之、进而攻之的办法,就能不断扩大秦的疆土,增强秦的实力。韩国和魏国位于中枢地带,是一定要控制的,赵国强大我们就去结交楚国,让楚国来对付赵国,赵国和楚国都被控制了,这样一来齐国也就被控制了,齐国被控制咯,韩国和魏国还有什么机会呢?这样一来,天下的中枢地带就尽在掌握了。”秦昭襄王深以为是,于是拜范睢为客卿,让他来参与兵事,魏冉被逐渐排挤出去了,不久之后,魏冉就愤懑而死。
范睢提出的远交近攻策略,具体来讲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蚕食三晋、控制魏韩,打通秦东出的通道;第二步联合赵国攻击楚国,联合楚国攻击赵国,进而为控制最为强大的齐国做好准备;第三步制服齐国,让他不敢轻举妄动,巩固对魏、韩、赵、楚的蚕食结果,进而达到消灭他们目的,四国如灭,则燕、齐之地唾手可得,秦即可一统天下。范睢的谋略已经不是简单的远交近攻了,而是采取既打击又拉拢的办法,把东方六国各个击破。
三、广纳人才、分化瓦解
终于到了秦始皇嬴政和李斯登场的时间了,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嬴政,无所不用其极的李斯,彻底摧毁六国抗秦的基础。
秦昭襄王去世后,继位的秦孝文王仅仅在位三天就去世了,而秦孝文王的儿子秦庄襄王在位的时间也很短,仅有三年时间,下面登场的就是秦王嬴政。
在嬴政继位的那一年,李斯来到了秦国,并以客卿的身份入仕。不过不久之后,就发生了韩国间谍郑国,用建造郑国渠的办法来弱秦的事件。利益受到损害的秦国本土官员,借此机会要求嬴政驱逐客卿。始皇帝一怒之下,发布了《逐客书》,驱逐入秦的客卿,李斯也在名单之列。李斯不会坐以待毙,于是他写了著名的《谏逐客书》,论述了客卿对秦的作用,并指出不分青红皂白,只要不是秦人就一概驱逐出境,这不是把人才送给敌国吗?嬴政看了李斯的《谏逐客书》后很受触动,于是撤销了《逐客书》,并重用李斯。
李斯的的谋略是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对于六国的人才先用利益诱惑拉拢,如果不接受就派人暗杀,这样一来六国的人才要么被秦国所用,要么被秦国所除,再也没有和秦国对抗的实力了。如赵国的李牧之死,就是秦国收买赵王身边的宠臣郭开,使用反间之计让赵王自断一臂。同样齐国的不战而降,也和秦国收买齐国掌权的权臣后胜,导致齐国隔岸观火,最后放弃了抵抗不战而降。
秦能一统天下不是偶然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对外战略的逐步变化、循序渐进,还有秦法建制在前,霸兵树威于后,能人运谋于内,辨士扬智于外,秦王自律于行,秦人聚力于心。秦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很多第一次和第一个,因此客观来说:没有暴秦只有强秦!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 上一篇:太湖书院:现代园林里的挥斥方遒
- 下一篇:俞敏洪:芳华就是做梦和犯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