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愁容,心忧天下。他愤世嫉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振臂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就是诗圣杜甫。
安史之乱大唐由盛而衰,诗人也颠背流离。一路奔波,奔波一路。国破家亡的伤痛让自己的内心焦虑之极,“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终于在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之处。国家也重整旗鼓剿灭叛逆、收复失地。第二年春暖花开,诗人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著名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而其中的第六首,也就是: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诗人一改常态,极道春天之色彩浓丽,而不是满目疮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与其他诗人的同类题材大不同。如常建《三日寻李九庄》:古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又如王昌龄的《春宫图》: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殿前月高轮。不写清丽,只描浓丽。你看:花开一路处处春色。一个满、一个压、一个低、层层铺排花之多,如置身花海,在花海中徜徉。寻花有果,甚是欣慰。自然总是慷慨的给予我们,更何况对杜甫呢?女为悦己者容,蝶恋花,还是花恋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一起,蝴蝶翻飞、百花吐蕊、你浓我意,却是时时刻刻好不热闹。有舞必有曲,你听娇莺在枝头做了一曲又一曲,此情此景夫复何求?前两句的春花极状静之美,后两句却动之活动之灵,春天就是如此美好。也许在诗人的心中大唐的又一个春天也不远了。果不其然,几年后: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即从巫峡穿巴峡,便下襄阳到洛阳。
春光真好,樊川原上的杜公祠想也一派生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