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虞世南,初唐书法四大家之一,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齐名,后世称“欧、虞、褚、薛”。他是唐太宗时期重要的名臣之一,为“贞观之治”起了积极的作用。为人直言不讳,敢怒敢言。生活勤俭节约,清心寡欲,被唐太宗极其敬重,被称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
虞世南,字伯施,今天的浙江慈溪市人。隋唐时期重要的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唐朝建立的24位大功臣之一,唐太宗曾设置凌烟阁,命阎立本绘制了当初一同打天下的24位功臣,以示纪念。而虞世南就是其中之一。
据说虞世南长相显得比较瘦弱,弱不禁风的样子。但是性格极其刚烈,即便在唐太宗面前,都是直言进谏,颇有魏征的风格,在加上生活作风上,极其勤俭节约,因此深得李世民的尊敬。被唐太宗称赞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经常与虞世南一起讨论书法,甚至发誓称:远学王羲之,近学虞世南。虞世南,被封“十八学士”之一,忠正坦诚,而又博学多才,对后世影响深远。
虞世南这个人,不太喜欢说话,性格沉默寡言,但是在学习上,孜孜不倦,一旦学习起来,几乎是十几天不洗头也不洗脸。可以想象其学习之态度,那时他师从著名的文学家徐陵,被师傅称得到了他的真髓。
与此同时,虞世南认识了同乡的一个和尚,他叫智永,于是拜智永为师,学习书法。我们都知道,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所藏书圣书籍颇多,因此虞世南颇得“二王”笔意,称雄初唐书法界。《书断》中曾把虞世南的隶、行书列为妙品,称其书“得大令(王献之)之宏规,含五方之正色,姿荣秀出,智勇存焉。秀岭危峰,处处间起;行草之际,尤所偏工。及其暮齿,加以遒逸”。
虞世南的书法,继承了王羲之和王献之一脉,其楷书颇有魏晋之遗风,但是又出其左右,结字外柔内刚,笔法遒劲秀丽,笔意圆融中和。北宋的《宣和书谱》认为,虞世南的书法和王羲之不相上下,与欧阳询相比,认为欧阳询外露筋骨,而虞书则内含刚柔,认为君子应该谦虚内敛,所以以虞世南的书法为佳,几无雕饰痕迹或火气,自成“虞体”。
隋唐时的书法理论家窦臮在《论书赋》中认为,虞世南的书法超然世外,下笔如有神来执笔,不急不慢,疏密有秩,无异于稀世珍宝。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曾写诗赞美虞世南的书法代表作《孔子庙堂碑》,称:“虞书庙堂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由此可见,虞世南的书法在后世的影响之大。
史书资料曾记载,虞世南在写书法时,极其重视坐姿和运腕。他说:“只要坐姿端庄,手腕轻虚,即便是秃了的毛笔,不好的纸张,信笔拈来,也能写出别出心裁的书法来。”遗憾的是,元朝以后,虞世南的真迹便看不见了,只有一些石刻书迹,以楷书为多,代表作有《孔子庙堂碑》、《破邪论》、行书有《汝南公主墓志铭》、《摹兰亭序》等。
作者:书法君(原创书法文献,版权受保护,转载请注明)
- 上一篇:还原真相,记住抗日老英雄俞大猷
- 下一篇:佛教没有“鬼节”,盂兰盆节是教你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