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还原真相,记住抗日老英雄俞大猷

还原真相,记住抗日老英雄俞大猷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10-30 15:16:17
阅读:

9月19日,日本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凭借国会中的议席优势,在国会参议院全体会议上强行表决通过安保法案。此举让人觉得将日本带入准战时体制。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中日的战争吧。

俞大猷,这位抗日老英雄,没有出现在教材里,同时颠覆了抗战神剧创造的神话。既没有手撕鬼子的神勇,也没有从裤裆里掏出手榴弹。他是真刀真枪,冲在抗日第一线。

还原真相,记住抗日老英雄俞大猷在《大明雄风:俞大猷传》里,曾纪鑫先生记述了俞大猷长长的一生故事,传奇而又饱含情感,将一位可歌可泣的老英雄立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1503年,俞大猷出生于福建泉州,少读私塾,随后习武。在20岁时从军,镇守金门。在这里逐步展现了他的军事领导才能。他不仅传授武术、练兵,还积极地推动地方民主建设(此前金门人彪悍,常常以武力解决争端)。

在俞大猷的一生中,几乎都在与日军作战,战功显赫,他所率领的“俞家军”甚至能将敌人吓退,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在曾纪鑫先生看来,俞大猷是剿灭倭寇的关键性人物,不仅与戚继光媲美,甚至超乎其上。但长期存在的重戚轻俞、扬戚抑俞现象,导致戚继光“一枝独秀”。

多年来,由于朝廷腐败,缺乏完善的军事机制,俞大猷虽然战功累累,却经常被弹劾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领军功,但俞大猷却从来不会计较,仍旧全力打击日军。

在明代抗日战场上,俞大猷的战绩包括:

1539年8月,剿灭金门海寇,具体战果不详,这是俞大猷第一次战场展现出他的军事领导才能。

1553年,攻剿驻军普陀、列港、新河日军,连续获胜。

1554年3月,攻击日军,战局不利,4月在吴淞所大败日军。

1555年,转战金山卫、陆靓坝、茶山等地,取得王江泾大捷,水路并举歼击日军,有功无赏。

曾纪鑫先生在对俞大猷的战绩做过统计之后,认为:

纵观俞大猷的抗倭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到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俞大猷在浙江、南直隶抗击倭寇。这一阶段的倭患,主要是王直、徐海、陈东、麻叶等与倭寇合流的海盗为非作歹,也是倭寇势力最为猖獗的时期。七年之间,俞大猷几乎参与了消灭他们的所有战役,可谓战功赫赫。第二阶段自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任福建总兵官,到倭患基本平息。这一时期,俞大猷先是取得了著名的平海卫大捷,然后转战广东,破倭于邹堂、海丰等地,吴平率残部逃入安南,被追踪而至的明军彻底歼灭。可以说,嘉靖年间所取得的几次具有决定意义的抗倭胜利,都离不开俞大猷“谋定而后动”的正确指挥与身先士卒的勇猛顽强。

在军队领导方面,俞大猷创立兵车营,设计创造了用兵车对付骑兵的战术。这些军事技术革新,在对日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俞大猷在带领军队方面,讲求人性化管理,以德服人,自己严于律己,从不克扣粮饷。这样的军事领导,在当时也是极其罕见的。三百多年之后,有一支部队传承了这种军事文化,他们在军队的管理方面强调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与俞大猷的管理思想极为相似。

说道思想教育,那是源于俞大猷有远大的抱负。因此,在俞大猷的一生中,追求 “内圣外王”的崇高境界,内圣即自省,严于律己;外王则讲求治国平天下,是一种经世之术。他在《与何吉阳书》中写道:“妄意道德、事功、文章,三者合为一贯,有则俱有,无则俱无。”俞大猷以德立世、以德服人、以德感人,一个德字,贯穿了他的一生。

这样的精神境界,超越了阶级,也超越了时代。从近代民主思想中依稀可以找到与此相似的地方。这说明俞大猷在战场上,在地方文化管理中,都有十分独特的一面。

1579年,俞大猷以77岁的高龄病逝于故乡泉州。在今天的泉州,建有俞大猷公园,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俞大猷作为抗日英雄,被更多的人记住,也是历史的必然。上个世纪的抗日战争,远远超过了俞大猷时代,在军事技术方面,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即便如此,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在美国人的帮助下,终于赢得了战争。相比较而言,俞大猷与戚继光以本国军队对日作战,其取得的成绩也就更值得为人瞩目。

《大明雄风:俞大猷传》 曾纪鑫著 九州出版社2015年9月初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