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搏击高手打败“太极宗师”炒得挺火,而且炒进了一个误区:明明是“功夫打假”,却正演变为“门户之争”甚至“中外之争”。
其实这种争论完全没有必要,所谓武术,就是人们在与禽兽和敌人搏斗中总结出来的战斗方法,经过千百年的磨练,才形成了最简洁有效的克敌制胜招数。
看过电影,也看过真人“武术表演”,练猴拳的先四脚着地乱跳着抓耳挠腮一番,练太极的先起个“云手”,要是碰见一个愣头青,上去一棒子就撂倒了,就是不会武功的街头混混,碰见摆架势的“宗师”,一顿板砖乱呼,“宗师”也没辙。
闲话说的有点多了,咱们书归正传:武术本是杀人技,真正高手在军营。
大家都知道抗倭名将戚继光,但是不知道当年抗倭战场上,还有个俞大猷,武功比戚继光更高,战功比戚继光更大,而且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官职也在戚继光之上,这是这位仁兄都有些点儿背,总是被别人冒领军功,还经常替别人背黑锅,但是结局还不错,被朝廷追赠赠左都督、谥号武襄。
俞大都督不但是一个军事家,诗词也写得不错,而且更是一位真正的武林高手,他的武功还曾折服了少林寺一众高手。
俞大猷早就提出:在海上打倭寇,无非是以大船打小船,以众击寡,以大铳打小铳。而在陆地上,那就要靠集体的力量和过硬的武功。他先后写了《兵法发微》、《洗海近事》、《镇闽议稿》、《广西选锋兵操法》,把武功与实战最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特别是他写的《剑经》,更是堪称棍法的实用科学,我没说错,《剑经》讲的是棍法,不是剑法,但是也可以用来使枪,连戚继光看完《剑经》都拍案叫绝:“千古奇秘尽在于此,近用此法教长枪收明效,极妙!极妙!”
俞大猷本来是学剑的,而且是有名的荆楚长剑,就是靠着出神入化的剑法,在抗倭战场上斩掉无数倭寇狗头,自己却毫发无伤,倭寇的武士道和东洋刀,小鬼子的什么富田流、一刀流、北辰一刀流、无刀流在俞大侠的剑下,就是花拳绣腿不堪一击。
俞大猷曾经上过少林寺,当然,既不是去学艺,也不是去挑战,而失去友好交流去了。
幸亏俞大猷跟戚继光一样,还是个儒将,能诗善文,所以那段往事才以文字形式流传了下来,要不然笔者又会被喷“污蔑少林”了。
俞大猷在《诗送少林寺僧宗擎有序》中说:“予昔闻河南少林寺有神传击剑之技,后自云中回,取道至寺。僧自负精其技者千余人,咸出见呈之。予视其技已失古人真诀,明告众僧,皆曰:‘愿受指教。’予曰:‘此必积之岁月而后得也。’”
俞大猷与少林寺武僧交流很是愉快,他的武功也得到武僧的认可,少林寺的小山上人(千万别误会,不是日本人)还派了宗擎、普从两个武僧到俞家军效力,以便随时接受俞大猷传授的阴阳变化真决,宗擎、普从二人跟随俞大猷在俞家军中,跟倭寇死磕了三年后,在实战中把棍法操练得炉火纯青,长棍也成了抗倭利器,后来苏杭两地的寺庙还组织了一支上百手持长棍的僧兵,打得倭寇屁滚尿流,以至于史书记载,拎着棍子的少林僧兵在杭州湾及松江府一带与倭寇作战多次,无一败绩,令倭寇闻风丧胆,倭寇们见到光头掉头就跑,而僧兵们创造的记录是猛追六天,一直撵到嘉兴,连倭寇的家属也全都用棍子砸死了。
俞大猷和僧兵的经历告诉我们,武术本来就是从战斗中来,到战斗中去的。所以真正的武术,是要应用于实战的,就像王宝强在电影里说那样:“即分高下,也决生死”。
学得满身武艺,却不能铲奸除恶、保家卫国,那还有个鸟用?
- 上一篇:康里巎巎《渔父辞》字帖,附释文
- 下一篇:传奇传说: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