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剑,春秋时期越国青铜器,代表着当时青铜兵器铸造的最高水平。1965年时,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一号墓出土,一经现世,其历经千年而不锈的特性就震惊了全中外,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剑”。
▲越王勾践剑,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藏于湖北省博物馆,2019年3月20日,越王勾践剑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越王勾践剑属青铜剑,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 4.6厘米,正面近格处刻有八字鸟篆铭文,“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正是这八个字,表明了此剑的身份和年代,乃是春秋晚期时,越王勾践的“自用”剑。
▲越王勾践剑,起初时被认定为墓主人的剑,但在解读八字鸟篆铭文后,专家们认定这是”越王用剑“,但对”鸠浅“不解,后又经金文研究专家唐兰考证,才确定下”鸠浅“为“勾践”。
越王勾践剑虽为青铜剑,又在墓穴中历经两千四百余年之久,但是在考古人员发现它时,此剑剑身不见锈迹,刃薄锋利,寒光凛凛,俨然一副旷世名剑的气派。
越王勾践剑产自春秋晚期铸剑水平最高之处——吴越之地,又是越王亲自使用之剑,故工艺精湛,在两千年后的现在仍令人惊叹,可谓是春秋时期青铜剑的最高水准。那么,这柄千年不锈,锐利异常的越王剑,昔年在勾践手中时,是战用之剑,还是礼器佩剑?
▲司马迁:“禹之功大矣,渐九川,定九州,至于今诸夏艾安。及苗裔勾践,苦身焦思,终灭彊吴,北观兵中国,以尊周室,号称霸王。勾践可不谓贤哉!盖有禹之遗烈焉。”
首先,因有实物在世,故可从现代眼光来看待越王勾践剑的用处。剑的好坏与否,主要在硬度和韧性上。我国古代的青铜器铸造技术,排在世界前列,采用的是青铜铸造技术为“铜锡合金”,越王勾践剑亦是如此。
▲青铜剑始于商代,当时困于技术,无法将剑身做长,否则极易断折,故初时的青铜剑剑身一般较短,制作也比较粗糙。
铜锡合金有个特性,原料成分中,铜占据的比例多,剑身韧性更强,不易折断,但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剑的硬度和锋利度。要是锡占据比例大,剑身的锋利度、硬度会大大提升,但会失去韧性,易折易断。越王勾践剑的含铜量约80%-83%,含锡量约16%-17%,另外还有少量铅、铁。单单从这份结构构成,可以看出越王剑韧性是远大于硬度、锋利度的,但是,作为“天下第一剑”,越王剑的设计极为巧妙,剑脊处含铜较多,增加剑身的韧性,消除了青铜剑易折的缺陷,而在剑刃处,则是含锡多于含铜,令越王剑的硬度和锋利度亦不容小视。
▲考古学家谭维四,曾在节目中测试越王勾践剑的锋利度,用此剑在一叠纸上轻轻划过,一下就划破了26张。
从材质、硬度等方面看,依据当时的时代环境来说,越王剑的确有作为战剑的资格,但是,能做战剑不一定就是战剑。第一,越王勾践身份尊贵,自用剑大有可能是平时的佩剑,而当时亦盛行佩剑之风,所以越王剑作为礼器的可能还要大于战剑。其次,从越王剑的装饰上看,剑格上镶有蓝色琉璃、通身菱形纹饰、剑首有十一道规整细致的同心圆,单单从这些装饰上看,此剑的工艺难度极高,这样的剑,如为战用,何必在装饰上绞尽脑汁?
▲越王勾践剑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内铸间隔只有0.2毫米的十一道同心圆,规整细致,是极为困难的工艺。
此外,越王勾践剑出自湖北江陵楚国贵族墓中,作为陪葬品,此剑为礼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对于越王剑为何在此,主要有两种论点,一是勾践曾将女儿嫁给楚昭王为姬,故而越王勾践剑作为礼器送至楚国,以表两国和睦之心。此后,楚王又将此剑赐予手下的某位贵族,故而就成为他的随葬品。另一种论点则认为越王剑是战利品,是前309年至前306年间,楚国攻越国时所缴获,回国后,成为某位贵族的奖赏,最终成为随葬品。
这两种论点虽然说法不一,但都明确表述出一个事实,越王勾践剑虽然锐利无比,但实际上却是礼器之用,或为越王勾践手上指挥军队的仪仗剑,亦或是类于虎符之类的君王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