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元稹:不要批判我,我也许是精神分裂症患者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
元稹,白居易的好基友。因为文采好,早年仕途一帆风顺,时常跟着白居易这个老大哥,参加各种筵席和文学活动,作诗唱赋,调戏陪酒女,日子过得不亦乐乎。
据说男人们的聚会上,不时会有人说起自己的一些风流事,用来炫耀自夸。元稹就是这样的男人。
不仅其故事的女主角常常换人,地点常随元大人被贬的地点换来换去,情节更是风味十足毫不雷同。
女主们有养在深闺的傲娇小姐,交际圈中的才女名流,充满艺术气质的人妻,此外各类歌女名妓,泼辣侍女也常在故事中穿插来去,令人眼花缭乱。
元稹对此津津乐道夸夸其谈,是个风流好色之徒石锤了。不过他意识到这样对自己形象实在不利,于是及时挽尊,闭住眼睛深呼吸,在万籁俱寂的晚上,他从心底找出了“真爱”二字,扑打扑打上面的灰,给每一段风流事都写了最深情的诗文。
这些诗作和文章,把形象快要跌入深渊的自己拉回到了“深情”的高地,即使不再“纯情”,至少还有“深情”。
是,我元微之情人多,但我对每段感情都是真诚的。不信你看这些诗文,字字有情,句句是泪。
咦?这不是现在渣男们被捉奸后的常用托辞吗?也并不新鲜了,一千多年前的元稹大人就已经用过了,建议有心人可以拜元稹为祖师爷。
在这里不得不感慨会认字就是好,简直是自我矫饰的绝好武器。不像那些山野村夫,大字不识,被人误解后百口齐辩也没用,俗话说口说无凭,立字为据就是这个道理。
想要在历史上留下一个blingbling放光芒的好形象,还得靠文字,毕竟当年没有录音设备,说出来的话风一吹就没了,跟没说一样。
更何况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好八卦的众人又不是亲娘,说你的好话有什么意思。
要想形象立得住,还得纸笔上下功夫。文人们深谙这个道理。
但行为和行文的不一致,难免会有些精神分裂的气质。这倒是常见的,古今中外很多艺术家都是精神分裂症。法国作家普鲁斯特也说过:“所有杰作都出自精神病患者之手。”
……
现在我们就按时间顺序来盘点下,元稹大人看起来人格分裂的那些情事。另外因为元大人的故事很丰富,一篇恐怕是写不完的,因此这个系列分成四篇来完成。
第一篇 夜半来,天明去的崔莺莺
- 人格分裂之——薄情寡幸
元稹的好友白居易写讽喻诗、闲适诗都是一绝,元稹比不上,但元稹有他自己的特长,那便是艳诗。
而他最有名的艳诗,叫作《会真诗》,与他的自传故事《莺莺传》互为补充。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元稹22岁这年,去山西蒲州旅游,借住在普救寺里。寺里还有个崔家的寡妇,带着子女要去长安,也暂时借住在寺中。过了两天,蒲州发生了兵变。崔家寡妇非常害怕,因为他们带了很多钱财奴仆,孤儿寡母,恐遭人欺。
这时候元稹想起来,他认得蒲州的军官,就连夜请来保护她们。崔家寡妇非常感激,让儿子欢郎女儿莺莺出来拜谢。没想到莺莺一出,姣花月貌,惊为天人,元稹被一击即中,从此天地失色。
爱上莺莺的元稹百爪挠心,天天写情诗给莺莺求爱。后来终于得尝所愿,在寺庙的西厢里,莺莺夜半来,天明去,二人缠绵旖旎几月有余。
因此,这段爱情是没有什么人阻拦的,也进行的很顺利。然而结局却是烟消云散。原因很简单,元稹为了联姻高门大户,是不会选择虽然有点钱但没权势的寡妇之女崔莺莺当妻子的。
崔莺莺没有哭闹打滚,适时地跟元稹说了拜拜。
元稹时常回忆起这段情事,除了喝醉后讲给酒友们听,还写了这首知名的艳诗《会真诗》,诗句描写非常逼真,甚至开创了色情题材的文学作品之先河,从这方面的贡献来讲,元稹也可以称作色情文学的祖师爷。
拿出几句来欣赏下:
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
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汗光珠点点,发乱绿葱葱。
看吧,描写得细致入微,非常粗暴。
元稹跟崔莺莺小姐相遇,相爱,上床,然后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故事就这么完整的呈现,诗前有引子,诗末尾也有典故来煽情。
其特点在于描写非常逼真,比起这首诗,《玉台新咏》那种被曾称作艳诗的作品,简直可以改名儿歌300首。
那么诗的口碑如何呢?
诗人杜牧看过后,首先怒目圆睁,实名批评:淫言媟语,实在不雅。士大夫们为表清白纷纷站队,羞涩捂眼,跟着大声批判此文低俗又下流,不堪入目。
然而文人们虽白天口水四溅地唾弃,晚上却仍忍不住点灯偷看。
所以,此诗和同系列的传记《莺莺传》的生命力异常强劲,根本不用像别的诗那样担心失传丢佚的问题。
后世文人们一边骂一边暗暗熟记于胸——这可比四书五经有趣。他们津津有味地品咂,不厌其烦地改编。
改编后的作品最有名的是《西厢记》。当然《西厢记》的色情程度比之《莺莺传》,是欲穷千人目更上一层楼,但在元稹的时代,《莺莺传》确实是最大胆的作品。
此诗为何如此风靡?除了描写上对广大书生们的房事起到了引导和幻化的作用,还囊括了书生们对情人的终极幻想关键词:
情场禁地:寺院深深深几许; 神秘诱惑:养在深闺,才色兼备;高贵深情:矜持知书却又热辣主动;呼之则来挥之即去:在不需要的时候主动离开,绝不拖泥带水。
完美的情人在哪里?也许只在《莺莺传》里。元稹的艳福令士大夫们义正言辞唾沫星子乱溅,又暗地里艳羡。
比如他的朋友李绅,就是写“锄禾日当午”那位,按捺不住羡慕,大笔一挥,写下了《莺莺歌》,其中有一句是这样的:“绿窗娇女字莺莺,金雀娅鬟年十七。”,字里行间,又绿又娇,向往之情呼之欲出。
- 人格分裂之——情深绵绵
但《会真诗》对崔莺莺小姐来讲,却实在是不小的伤害。
崔莺莺显然是骄傲的,在元稹薄情寡义,结束这段感情的时候,她没有哭哭啼啼挽留,拉拉扯扯不舍,而是决绝告别,毫不留恋。
这样骄傲的人,元稹却恬不知耻地将他们的羞羞事事无巨细的摆在了众男人面前。如同现在的渣男,录了那种视频,还放在网上给千万人亵渎观看。
更变态的是,在崔莺莺嫁人后,元稹还去找人家老公,要求以表兄的身份再见一见崔莺莺,美其名曰叙叙旧。
结果可想而知,崔莺莺选择了老死不相往来。
此事就此完结。
再续前缘没有指望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元稹的第二人格深情款款地出来了,大笔一挥,另写了首《嘉陵驿》,小标题是:回忆那年在寺庙里的那些事。
墙外花枝压短墙,月明还照半张床。
无人会得此时意,一夜独眠西畔廊。”
二十年后,深情人格的元稹又写了首诗《春晓》来纪念他死去的爱情:
半是天明半未明,睡闻花气醉闻莺。
娃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只不知崔莺莺小姐若看了这些诗,面对元稹大人的不定时精神分裂,或者说其行动上薄情寡义,言语上却又深情自居的双重表现,是个什么样的心情。
至于元稹大人其它的几段风流故事,亦均将其分裂的人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敬请期待元稹情史之(二)(三)(四)。
作者简介:八爪鱼,文艺复兴有助赏物淳朴化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