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韬略,萧何图籍,孔明擒纵。最近有小伙伴提及无当飞军,这源于南中地区彪悍的民风,之前也在文章中稍微谈及了孟获的出身问题,本篇就来专门聊聊孟获这个人。
其实关于孟获的记载不多,不过在《三国演义》中给他增加了一定的戏份,让人们深切地记住了这个配角。先看看孟获的作为,他本身在南中地区有一定的威望,汉、夷双方都被他折服。刘备去世后南中地区就出现了叛乱,越巂xī郡叟帅高定、建宁郡豪强雍闿kǎi、前季汉牂柯zāng kē 太守朱褒均发动叛乱。
这时候孟获还算不上统帅,他是被雍闿派去忽悠夷人叛乱的,也是充分利用他在夷人中的影响力。当诸葛亮率军前来平叛时,叛军自己发生了内讧,夷王高定诛杀了雍闿,而孟获趁此机会代替了雍闿。接下来诸葛亮兵分三路,亲自斩杀了高定,马忠拿下了盘踞在牂柯的朱褒,但是李恢却尝到了败绩。
再往下就是著名的“七擒七纵”,这倒不是小说编纂的桥段,而是确确实实记在史册上的内容。其具体细节无从得知,但诸葛亮的想法很明确,就是要收服南中士人、百姓。从中也能看出孟获的军事水平有限,支持他的人在不断减少,也意味着响应叛乱的人减少了,更有利于收心。
“"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
最终孟获表示自己心服口服,许下承诺南中不会再度叛乱。诸葛亮对于南中地区的安排也很特殊,李恢这个建宁人出任了建宁太守,这违背了东汉以来的“三互法”。永昌人吕凯出任云南太守,这也反映了诸葛亮的思路:以南中人治理南中。顺便,在《滇云纪略》中记载了七擒七纵的全部地点,不过年代隔得挺久远了。
回到孟获身上,他不是什么南蛮、夷人,而是正经的南中大姓出身。“焦、雍、娄、爨cuàn、孟、量、毛、李”均为南中大姓,叛乱魁首之一的雍闿就是本土豪族,李恢的姓氏也是他作为建宁太守的因素之一。诸葛亮在平定南中后,征辟了当地的俊杰,如爨习作为中领军,孟琰作为辅汉将军,孟获作为御史中丞。
“亮收其俊杰建宁爨习、朱提孟琰及获为官属,习官至领军,琰辅汉将军,获御史中丞”——《华阳国志》
“御史中丞”在东汉时期与司隶校尉、尚书令合称“三独坐”,有着监察朝臣的职能,也是朝廷重臣。魏国曾改“御史中丞”为“宫正”,列几个担任过这一职务的人:陈群、崔林、司马懿、徐庶、鲍勋、诸葛诞。感受一下“御史中丞”的重要性,这不是一个夷人能担任的职务,也说明孟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没让他担任辅汉将军,可能是诸葛亮嫌弃他的军事才能吧......说到底孟氏在季汉朝中也有一定话语权了。
与司隶校尉、御史中丞朝会皆专席而坐,京师号曰「三独坐」——《通典·职官》
两字服心知有以,一时成算岂徒云。
- 上一篇: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古风美人油画
- 下一篇:冬游烟台龙口玉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