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爱情,我们常会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但其实,大家知道这句话出处在哪里吗?这句话实际上出自金元文坛领袖元好问之词《摸鱼儿·雁丘词》,而且他作这首词的时候才16岁,正是青春年少的时候,怎么会对爱情写出如此深刻的词文呢?其实主要是因为他在应试途中遇到一个卖野味的,手里拎着两只大雁,据卖雁者描述,双雁并飞,猎人打下了一只雁后,另一只雁不愿独活,从天上一头栽下殉情而亡,多愁善感的元好问有感于双雁情深,将两只大雁都买下后,将之合葬于汾水旁,并立土为坟,取名“雁丘”,又作诗为念,所以有了这首流传千古的《雁丘词》。
摸鱼儿·雁丘词
金 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我们来看这首词,首先就是一句反问句,爱情到底是什么呢?让这大雁不惜以生命来见证,这句反问,融合了惊讶、感动还有同情,当然还有不解,实际上对于一个十六岁的书生而言,爱情到底是什么还真是很难理解,在那个时候,大概依然认为“书中自有颜如玉”吧,对于情爱,尚是将开未开之时,对于情爱应该还是停留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种温吞绵软的浪漫想象中,所以对大雁这种生死以系的壮烈爱情是震撼、感动的;
二句以拟人的手法想象描写大雁的双飞旅程,应该说寥寥几字就解释了大雁的情感基础,天南地北,几回寒暑,两雁相依为命,确实是情深意笃;三句由雁联想到世间男女,其实写的有些超脱,让人感叹这位大才子的超脱思想,当然也许是因为他还小,并未真的明白个中滋味;
四句是想象,也是为大雁代言,写得超脱唯美,万里层云,千山暮雪,这都是大雁眼中的世界,伴侣即逝,孑然一身如何面对这未来的苦旅;五句是写实也是抒情,面对曾经的武帝祭祀之地,当年喧嚣已成过眼云烟,萧瑟寂寥处让人不禁愕然;六句借楚辞之典故祭大雁,愿其不朽;七句说天妒其情,因此事,这对大雁不会和其他莺莺燕燕一般化为黄土,它们会因情不朽,第八句更是说它们的坟冢也会成为一处名胜,让大雁的情殉为后人所凭悼。
整首词用丰富的想象,对双雁的故事展开了描述,并用历史的眼光对双雁情深做了升华,某种意义上也是对雁丘封神了,也使得大雁的忠贞更深入人心,也对作者想象中的纯真爱情做了歌颂与礼赞。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大雁,事实上自古以来,大雁就是忠贞的象征,在古代嫁娶时的六礼有五个都和大雁相关,取的就是大雁信守不渝的精神,而且,古人从事实中总结出来,大雁是君子一般的鸟,仁义礼智信,五德俱全,不弃老弱,是为仁义;守序飞行,是为礼;万水千山,寒来暑往,不迷失是为智;不懈怠是为信,故而五德俱全!当真是好鸟。
回过头我们来看看元好问这个人,其实看到他的名字总让我想到另一个人名:连升三级的张好古,额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这么联想,嗯,但是人家元好问可是正经的神童,人家七岁能诗,31岁中进士,34岁中博学鸿词科,他本身是山西人,鲜卑族,所以金朝是人家的祖国,但郁闷的是没当几年官,金朝就被蒙古给灭了,他到是很有文人气节,没再当蒙元的官,而是静心写诗,他一生写了5000多首诗,没错5000多首,但流传下来的只有1388首诗,384首词,也不少了,而且他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于修史,家里有个“野史亭”,是事实上的《金史》的编纂人之一,但他本人在历史上的风评不高,主要是后期人老了在一些关乎气节上的事情上不是那么坚定吧,人无完人,何况是文人呢。
最后总结一下,《摸鱼儿·雁丘词》因其丰富的想象,华丽的辞藻,高远的历史观成为情诗中的一座高峰,当此时,每一个受尽爱情折磨的人都会长叹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