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是游牧民族在中原建立的王朝,自始至终对汉族采取防范和限制政策。元代统治者毫不掩饰地将治下的族群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主要指西北地区各族以及被蒙古人征服的中亚人;第三等是汉人,主要指原先金国统治下的汉族和女真、契丹等族,还包括宋金对峙中四川地区的汉族;第四等是南人,主要指原先南宋统治下的汉族和其他民族。这四等人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权利大不相同。属于第三等和第四等的汉族人,地位最低,备受歧视。
在赤裸裸的民族歧视政策下,汉人很难进入元朝的政府机构。即使进入了,通常也只是充当一些无足轻重的角色。当然也有例外,如元世祖忽必烈时期,有个叫张康的术士,就极受元世祖器重。元世祖为笼络张康,甚至还实施了性贿赂,将宫中一个嫔妃送给张康当老婆。这事在《元史》中有记载,绝非扯淡。
张康,字汝安,号明远,潭州湘潭(今湖南湘潭)人。张康早年丧父,但读书十分用功,对于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河图洛书、太玄甲子数等古代神秘文化术数,融会贯通,游刃有余。南宋时,张康先后在四川制置副使吕文德、参知政事江万里、右丞相兼枢密使留梦炎府中当师爷。南宋灭亡前夕,宰相留梦炎投降元朝,张康不愿跟随,便返回湖南隐居于南岳衡山。
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世祖派中丞崔彧祭祀南岳圣帝,并顺便访求隐居南岳的名士。崔彧之兄崔斌,当时是湖南行省的参政,推荐了隐居衡山的张康,说他上知天文下懂地理,是个难得的人才。崔彧回到京城后,将张康的情况向元世祖做了汇报。元世祖于是派人传唤张康。正好湖南参政崔斌也要进京,张康便随崔斌一起来到了京城。至元十五年(1278年)四月,张康到元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去觐见元世祖。元世祖亲自测试了张康的学识,果然名不虚传,便任命他为著作佐郎。
不过,张康作为南宋遗民,又是地位低下的汉人,对于效力元朝仍心存顾虑。为留住张康,元世祖提出将宫中嫔妃松夫人嫁给张康。不知道是推辞不掉,还是经不住美女的诱惑,张康最后接受了元世祖赐予的官职和女人。
元世祖可能是真心挽留张康。每次召见他,都以礼相待。见面时只称明远之号,而不呼张康之名,以示敬重。元世祖还亲口承诺:“不管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绝不会怪罪你。”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为感谢元世祖的知遇之恩,张康于是尽心尽意竭尽所能为元世祖效力。至元十八年(1281年),张康上奏:“明年是壬午年,太一星将在艮宫的方位,预示有大将流离,参将被囚。星宿对应地上之处,正属于燕地的分野。预计明年春天京城会出现兵乱,事情会触犯到大将和宰相。”第二年三月,京城果然发生兵乱,掌管朝中财赋大权的宰相阿合马被乱兵杀死。元世祖更加相信张康是旷世高人。不过,这事说起来很神奇,实际上可能是故弄玄虚。因为宰相阿合马一向贪赃枉法,早就激起了其他大臣的不满,许多人都想杀他。张康极有可能事先发现了一些苗头。
不久,元世祖打算再次进攻日本,命张康用太一星法推算吉凶。张康经过一番推算后说:“南方刚刚平定,民力尚未恢复,而且今年太一星难以测度,出兵不利。”元世祖听了,决定取消出兵计划。元世祖曾先后于至元十一年(1274年)和至元十八年(1281年)两次攻打日本,每次都铩羽而归。看来他并不甘心,还想再次出兵。幸有张康劝阻,日本才免遭元朝第三次出兵。当然,对于第三次出兵的吉凶,谁来预测都会选择不出兵为妙。因为这个选项对于预测者来说风险最小。
张康不爱财。元世祖曾赏赐太史院一笔钱,太史院根据贡献大小,分给张康一千贯,却被张康婉言谢绝。在张康看来,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太多是累赘,够用就行。到了晚年,张康请求辞官回家,可元世祖不仅不肯接受他的辞呈,反倒提升他为奉直大夫、秘书监丞,直到他65岁那年去世。
张康的传奇人生,后来被人编成元杂剧《张康题壁》。许多史料中都曾提到过该剧,但遗憾的是话本现已失传。(文/谢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