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边向大家介绍介绍一首情景交融的词——《天净沙·秋思》。这首词出自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之手,相信很多人曾经在语文课本中读到过。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民族高压政策是元朝统治者的政治手段,所以他一直未能得志,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此一生都困窘潦倒,于是在漂泊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是我国元代时著名的大戏剧家和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和白朴一起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所写的杂剧大概有有15种,代表作是《汉宫秋》;散曲大约有120多首,代表作是《东篱乐府》。马致远也是一个热衷于仕途的读书人,但是他青年时期仕途坎坷,直到中年才考取进士,最后才任工部主事。直到经历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晚年时候他才参透人生荣辱,加上对时政不满,却又无能为力,所以选择隐居田园,衔觞赋诗,过起了“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直到终老。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黄昏来临,一天又要结束了。夕阳斜挂在山头,恋恋不舍的样子。眼前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一丝丝催促着它走向风烛残年。古道荒凉,马匹瘦弱。异乡漂泊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断肠呢。而那小桥流水、炊烟人家又那么安详静謚,如此温馨的画面却不属于我,一切一切是那么让人牵肠挂肚。为了所谓的前程功名吗?在这样的黄昏古道上,又是这样萧瑟的季节我该何去何从?只好满怀愁绪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
这是一首悲秋的作品。逢秋悲寂寥,是中华诗词的传统。如此萧瑟的景色与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炊烟人家形成反衬,愈显凄凉,又加上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全篇尽显路途跋涉之艰辛,求功名之困苦,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
从他的作品当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他年轻时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怀才不遇,漂泊数十年,郁郁不得志,所以才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词篇。《天净沙·秋思》虽然属于曲体,但却在诸多方面体现着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这首小令虽然全篇没有一个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深秋图景,也准确地传达出羁旅之人凄苦的心境,所以这首小令也被尊为“秋思之祖”。
作者的匠心独运,成就了这自然天成的佳作,词中有几大特色值得关注。一是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我国古代诗歌极其注重意境的创造,它的本质特征就在于情景交融。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删稿》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作者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正好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更是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前四句所描之景全部为人的情感所服务,作为漂泊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眼中物变成了心中物,全曲情景交融,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二是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情感充沛。意象作为诗歌之中用以表达情感,寄寓思想的艺术形象,地位极其重要。我国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词中排列众多意象表情达意,作者这首小令就很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数十字中有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真实环境,又是忧伤悲凉的情感载体。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取了很多意向。而这些意向使得情与景相结合,能够很好地传达作者的内心情感。众多的意象因为情感线索而串联起来,浑然一体,丝毫不见雕琢的痕迹。
三是作者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游子深秋远行的画面。这首小令中的意象较为常见,作者在创作时可能受到了前人的启发和影响,但他没有一味地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情感进行了再创作。他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漂泊的游子那孤苦情怀的十个意象,从而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将自己的情感融合在意象之中,最后才画龙点睛,揭示主题。
四是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漂泊他乡的愁苦情怀,将个人的情感赋予了浓重的社会意义。寂寥的秋天,是我们在面对秋景时所产生的一种悲苦的情感体验,古典诗歌当中秋天多象征着冷落、萧瑟、凄暗,常常用黄昏、残阳、落叶、枯枝来衬托,成为万物衰亡的象征,所以秋天的景致一方面确能给人以生理上的寒冷感知,另一方面又能引发我们内心当中潜藏的哀伤之情。虽然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也不算新鲜,但由于它精练的艺术表达方式使得中国传统文人的一种情感体验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力,从而引发后人的强烈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