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得水而秀,水依山而幽。
嵩县,这个山高水长的地方,很多地名都是以河流水域命名的。大概因为灵山秀水的滋养,这里人杰地灵,文脉悠长......翻开千家诗,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宋朱熹的《 观书有感》,就与伊河流域的嵩县“源头村”有着极深的渊源: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提起这首诗,在嵩县可是有很高的知名度,几乎家喻户晓。在嵩县的大坪乡,有“东源头”和“西源头”两个村子;与大坪乡相邻,据“程朱理学”的发源地两程故里不远,还有个大朱村,聚居的是朱熹的后人,至今文公祠尚存;自古以来,“源头活水”就是嵩县八大景之一;至今,源头活水遗址尚在。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诗人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清新淡雅的风景画:半亩方塘清澈见底,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把深邃的蓝天和悠闲的白云倒映其中。若是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什么会那样清澈透亮,因为有汩汩的源头之水长流不断注入进来。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朱熹(1130~1200),谥文公,字晦庵,号紫阳,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远绍孔、孟以来传统儒家思想,继承和改造了“北宋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的学说,融合佛、道二教,建立了庞大的理学思想体系。这一体系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在中国思想史上罕有其伦。它规模最庞大,论证最精密,条理最清晰,代表了当时民族思维的最高水平,从而成为先秦诸子以来的又一座丰碑。
说起朱熹,就不得不说晚年定居嵩县的、朱熹的先师程颢、程颐“二程”。儒学自孔孟后,千载无真儒。程氏兄弟承继了从孟子开始失传的儒家文化,从新表彰了“六经”,阐明正学,开创了“洛学”,上承孔孟之道,下开宋、元、明、清理学之基。二程的理学思想流传极广,朱熹作为二程的后学弟子,对理学发扬光大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理论基础,士人的言行准则,后代的科举考试作八股文所必须依照的思想内容,影响了中国社会近千年历史。
在嵩县田湖镇程村,围着二程祠,现在住着一千多口二程的后裔。朱熹的第六世孙朱裳,慕二程之名,来嵩县于程村旁定居,就有了今天程村旁的朱村,在朱村建有朱熹祠。现在嵩县有朱熹的后人大约3000多人。嵩县境内叫“朱村”的村子还有不少,因为当地人出于对朱文公的崇敬,遂称之为“大朱村”。至于朱熹到没到过嵩县,其诗中“源头活水”是否确指嵩县源头村之“源头活水”,尚无确切考证,但其后人迁居嵩县大朱村、嵩县两程故里系程朱理学之源头、源头村及“源头活水”遗址,确是不争的事实。
当代着名作家阎连科的故乡就是两程故里。他在一篇文章中说:“嵩县虽偏,但却星辰明亮,不仅在历史上曾照亮过中国大地,而且至今还在繁星备至的中华民族的上空闪烁着明丽深邃的光”。
为了一探究竟,我曾专门来到大坪乡东源头村,并找到了源头活水遗址。现在,该地仅存一座小庙房和一条断碑。历经沧桑变迁,碑上的字明灭难读,年代更不复考究。听庙里的和尚讲,这里的水之所以叫活水,是因为历史上这窝泉眼水满自溢,不断的向外涌出甘甜的泉水。这里的水取到家里或盆里或缸里时,会一直旋转七天七之久,古人就认为这水有神灵保佑,不腐不坏,饮了能治百病.此断碑上一个半圆小凹处,史料记载当年曾有一只小金蟾在碑上值班,以保活水永活,南蛮入侵中原后蛮人毁碑盗走金蟾,从此活水不再清澈,泉水渐渐枯干。看着杨柳亭亭的半亩洼地,再也看不出当年的天光云影。花喜雀飞过,唧唧喳喳地告诉我们,经过沧海桑田,变迁无数,这里早已物非人非了。
现在,在朱熹后人聚居的大朱村,还有一处“文公祠”,现在是洛阳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公祠里有一通碑,被称为“出汗碑”,十分神秘、神奇,当地十里八乡还流传着这样的诗句:
大朱村也真宝地,朱子后裔开先基;
方山脚下夫子爷,事出前兆显灵气。
据史料记载,万历三十年(1602年)春,由文公朱熹十三孙,辉宇(嵩籍明朝南府教授),守固(洛邑人,号静源,搏士,任江南风阳府寿州同知),本固(洛阳人,号宜城,嘉靖七年进士)族兄弟三人相商并筹资在嵩县闫庄乡大朱村择地率族众修建文公祠(朱熹夫子庙),经时一年,于明万历三十一年四月竣工,占地一亩一分,建房12间。朱文公彩塑像高2.5米,端坐殿中,有对联;孔孟资不坠,周程籍拆衷;横楣;修明圣学。院内翠柏成荫,碑碣屹立,门前有棵粗大的索罗树,两对旗杆分树于大门两旁,杆顶上钉有斗子,上挂黄龙旗,迎风飘展,巍巍壮观。
文公大殿后墙西侧内嵌有一通古碑,立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九月十五日,内容记载朱子世家河南大梁(今开封)人,唐,宋时期朱氏族人举官功德等内容,字迹清晰,是大朱村始建祠庙的佐证碑,也是夫子庙的传世之宝。
关于此碑的的传说,嵩籍朱氏上了岁数的老人都能说出个大概。《嵩县文史资料》记载;自明,清以来,有年长者见证传记,凡遇大事此碑皆有先兆—出水如注,久擦不于。明崇六年(1633年10月初一)发现此碑出水三天,第二年开始李自成起义军与官兵在嵩县,栾川境内激战三年后于九皋山兵败及呼全军复没;清光绪二年第二次出水,第二年接着出现三年大旱;1925年5月初10此碑再次出水,1926年2月2日刀客火烧大朱村一十八家;民国二十年9月15 ,又见此碑出水,第二年大朱村发生(瘟疫)大家病;民国三十二年9月初五此碑出水一天1944年侵华日本鬼子打进嵩县;1946年4月15日又发现此碑出水,1947年国共两军在大朱村后岭上激战两天两夜;最后一次出水是在1965年10月15日,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历史风云,变幻莫测。此碑异象,抑或巧合。不过,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人们对神秘自然的敬畏和对大夫子朱文公的敬仰、膜拜。
朱熹这首《观书有感》,从古至今解读者甚多,且众说纷纭。嵩县人固执地认为,南宋年间,大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在嵩县看了源头活水,深有所悟,并一气呵成,写下了这首《观书有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副教授陈昌春,深谙诗词文学,他则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了另一种解读。一般的理解认为,朱熹主要出于想象,不可拘泥于细节。而陈教授经过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朱熹曾经居官的浙东有不少传统的水利设施,如陂塘、海塘等。朱熹熟悉水利,他笔下的方塘非寻常池塘(无入口,主要靠老天下雨)可比,它是现代水库的雏形。他心目中的“活水”并非出于想像,而是现实中使用渠道进行引水蓄积的缩影。除了方塘之外,他对于这首诗的独特见解还有:“问渠”之渠并不能用“它”一言以蔽之,朱熹心目中的“渠”至少是双关的,而且重在水渠之“渠”,而非普通人称代词“伊、佢”可比。
历史上,大坪乡因”源头活水‘闻名;当今,大坪乡依然是有名的农业水利之乡。走进大坪,你就可以看到,路相连,树成行,田成方,渠成网,池塘渠网遍布于山坡丘陵农田之间。每次从该乡的宋岭村经过,总能看到镌刻于灌渠闸门上方的“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八个大字,灌渠两侧,还刻有两行毛主席的诗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这红色的标语,唤醒了我们对那个战天斗地年代的记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好像为了呼应这句古诗,当今,在这些灌渠的上游,还真有个水渠的源头——青沟水库。该水库坐落于伊河支流焦涧川九峪河上,建于1958年,峻工于1960年,为中型水库,库容1035万立方米。远远望去,就像镶嵌在黄土坡顶上的一颗碧绿的翡翠。这个水库连接着下游纵横交错的沟渠池塘,成了滋养万物的生命之源。
“半亩方糖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除了青沟水库,大坪乡每个坡顶还因地制宜修建了大小不一的水塘。水塘下雨天可以通过纵横阡陌的小渠最大限度地蓄存地表径流,旱天则可从水库引水过来,以备不时之需。这么多大大小小的水塘,就象庄稼的加水站一样,压住了农民的心花,抵御了老天的无情。站在坡顶向下望去,缠绕在山腰的灌渠像蜘蛛网一样,融通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密密麻麻,曲折错落,几乎覆盖了岭上所有坡地。就这样,水库、水塘、灌渠,就如同从历史的隧道中淙淙而来的源头之水,使得每每大旱之年,这里依然旱涝保收,硕果累累。这里每年的细粮产量都占全县总产量的六分之一,被誉为“嵩县粮仓”。
在穿越时空的一泓清水的滋润下,近年来,大坪乡尝试生态农业与休闲旅游有机结合,春赏油菜,夏看油葵,采摘时令瓜果,食宿农家小院,被誉为“中原花乡”,四方游客云集。源头活水遗址上,新建起了一个石牌坊。就连那个昔日默默无闻、藏在大山深处的青沟水库,如今也成了游人们划船垂钓、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源源活水太山庙遗址
清代的碑碣对源头活水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