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偏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面对人间胜景,世人皆会生发浪漫之情,就连潇洒至极的苏轼第一次见到西湖时,也情不自禁地将它比为“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明代的袁宏道曾来西湖多次,但为管制所束,心境拘束烦闷,往往不得尽兴。辞官之后,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再次前往波纹荡漾的西湖时,竟像饱受相思之苦的男子,急于要见到心慕已久的佳人一般。
他在杭州城北武林门出发西行,望见保叔塔矗立在山石之中,而内心早就翩翩飞舞,荡漾在西湖之上。杭州人杰地灵,其中胜景无数,保叔塔本也是一处名胜,然而袁宏道竟然对其“视而不见”,只是急于奔赴西湖。
来到湖边昭庆寺,作者略一歇脚,饮茶数杯,便匆匆划船下湖。尽管他对西湖之美自是有所畅想,然而此时此刻深处西湖怀抱之中,零距离感受她的一切,不禁心醉神迷,心旌摇曳。“山色如蛾,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袁宏道如此描述西湖。山峦蜿蜒,犹如女子的娥眉;花红柳绿,好似美人的妆容;微风熏陶,胜过醇香的佳酿;波澜起伏,就像绫罗绸缎般温润优雅。水天之间,美景尽收眼底,令人不知今夕何夕。
这番描述甚至比苏轼那句“淡妆浓抹总相宜”还要让人惊艳,但袁宏道沉浸在这一片景色之中,仍觉不够。尽管他仍极力想从脑中搜寻些词句来进一步形容所见所感,但无论怎样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也无法吐出一字。
如若非要举出一个相似的例子,或许也只有于水边偶遇洛神,目睹其绝世风姿的曹植可以与作者相比较了。然而才高八斗的曹植,还可以将自己的感慨付诸笔下,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来比拟洛神的风姿神韵,写下传世名作《洛神赋》,而袁宏道却在“西子”面前,目瞪口呆,难以言语。
明代学者江盈科读完这篇文章后,云:“中郎所叙佳山水,并其喜怒动静之性,无不描画如生。譬之写照,他人貌批复,君貌神情。”确为中肯之评。
声明: 本文图片来源于“东方IC”,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东方IC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